樊建成(1914~1986),壮族,古蓬乡龙利村那益屯人,童年家境贫寒,只读了三年书便辍学。十多岁开始拜木匠师傅学艺。经过多年实践,竟成为有名的木匠师傅。 他擅长制作家具,特别对香火堂的设计制作技术更精。1943年,被征入伍,六个月后逃亡回家,重操刀斧。他制作的高柜、桌椅、床架、神...[详细]
郭炳祺(1912~1969),汉族,1912年生于思练街。幼年在本地读书。1932年考入国民党中央军校炮兵科,193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37年进南京炮校受训,结业后,升任副官上尉参谋。次年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大学第十六期受训。1940年毕业,后升任少校参谋、中校作战 科长、一七。师参谋长等...[详细]
郭润吾(1913~1987),汉族,山东省沂南左泉村人。1955年从宜山县调到忻城城关苗圃工作。郭润吾继承了自家的祖传秘方兼自学草医。他精研医术,在工作之余,为人治病。他医治骨伤、骨折特别拿手。即使是粉碎性骨折,经他下药治愈者达百分之百,且能恢复肢体 功能。 如1978年6月,李正娥左手被机...[详细]
黄格胜,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壮族,1950年9月出生,广西武宣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因文革辍学,致公党成员,1970年5月参加工作,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班国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历任广西省文联副主席,广西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为国家级优秀专家并享...[详细]
蓝海朝(1519~1579),壮族,明代广西忻城县遂意乡敢妹村人。 19岁就担任了农民起义军的领导。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率领众兄弟及全家老小迁居到今上林县乔贤镇龙头村女仙洞安营扎寨,开荒种粮、练武。他创作了“打官司,揪土豪,获财物,归公家,充军饷,济民饱”的三字经。1554年成为...[详细]
蓝可尊(1958~1983),1958年出生于忻城县遂意乡南康村的一个壮族家庭。1975年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977年应征入伍,在广西军区某部特务连服役。 蓝可尊在连队里,勤奋好学,刻苦训练,入伍第二年就加人中国共产党。在连队几年,他先后任过副班长、班长、团侦察参谋、特务连连长等...[详细]
蓝信祥(1911~1963年),壮族,原名樊敬寿,1911年生于宁江乡尚宁村板社屯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有兄弟四个,信祥排第四。少时,父母双亡,他跟随二哥到城厢街打工,由于家道清贫,无钱娶妻,1933年到城厢街上蓝家人赘,改名换姓为蓝永清。夫妻俩除了酿酒还做 粉摊,生意越来越旺,资金也逐年增多,...[详细]
蓝延春(1958~1979) ,1958年生于新圩乡丹灵村古眼屯的一个壮族农民家庭。1975年7月毕业于新圩中学高中部。 1976年3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三二一七部队服役。 一直担任连队卫生员。他能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术拔尖,连年评为卫生员标兵。1979年2月, 对越自...[详细]
梁瀚嵩(1886—1949) 壮族。字浩川。宾阳人。1914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16年起在陆荣廷部先后任连长、营长和南宁造币厂厂长。1924年在李宗仁部任团长,北伐战争中晋升师长。1930年任广西民团副总指挥兼南宁区民团指挥官。1936年被撤广西民团副总指挥职,之后历任南宁、桂林、武鸣等区...[详细]
李大寰(1905~1967) ,壮族,初中文化。1905年出生于古蓬乡三浪村。1945年2月,任古蓬乡乡长兼抗日自卫队大队长,组织领导当地群众开展抗日斗争。解放战争初期,与韦盛经、樊茂春等人组建人民武装队伍,担任三浪(枝林) 武装基干队长。1947年9月16日,参与 指挥古(蓬) 思(吉) ...[详细]
李国芬(1900~1985),壮族,1900年出生于古蓬乡板乐村。少年时在家乡读私塾。1918年在庆远中学毕业后,考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1919年毕业后,在国民党第七军部任通讯员。1930年后,在国民党第十五军一二八团任通讯排长,后调第五战区长官部任通讯连长。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详细]
李介文 (1927.7—) 原名李登和,四川宜宾人。擅长中国画、版画。 1949年入重庆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后转入西 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在部队文工团从事美术工作。武钢画院专业画家。曾任美术室主任,文联副主席,工艺美术师、高级研修员。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版画展及全国美展。作品有...[详细]
龙绪理 (1941.12—) 四川宜宾人。擅长雕塑。196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后在甘肃省博物馆工作,副研究馆员。《非洲母亲》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故乡行》、入选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神州气概》入选首届中国体育美展,《 丝绸古道》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奖。曾参与《收租院》泥塑群雕创...[详细]
罗成文(1911~1959),壮族,欧洞乡欧洞街人,自幼聪颖,性格开朗,好交朋友,他个子高,故人称外号长子。曾在私塾读五六年书,后转入庆远闲城小学就读。因兄弟多,家庭贫困而辍学,在家协助父母亲务农和经营小生意。后来得到同街柯连琨先生的热情帮助和辅 导,加上勤学苦练,文化水平提高很快。同时得到...[详细]
罗素仙(1924~1949),女,曾化名为张芝、韦凯。1924年生于宜山县庆远镇一个商人家庭。1940年秋,在庆远中学毕业,因家庭生活困难无法继续升学。1942年上半年,经人介绍到庆远表证中心校任教师,在校期间,她多次利用校会讲话,影射批评国民党当局政府腐败、 压榨人民的现实。 ...[详细]
罗志宏 (1911~1946) ,壮族,思练区卜佑乡宿邓村加碗屯人。年幼时读过三年私塾。 1927年,父母相继去世,成了孤儿。由于无父母管教,整天游手好闲,遂渐染上了偷、, 、嫖等恶习。他跟走江湖的拳师学得一手好武艺后,更加放荡不羁。民国22年(1933年)当兵,在龙州教导队受训毕业后任过几...[详细]
卢学言(1914~1990),壮族,1914年生于北更乡弄兰村江滂屯。少年时代因家贫,无钱入学读书。其0三代均系有名石匠。他从小随父学石工,从观察石头到拿铁锤、握钢钻,进而打片石、料石,都刻苦用功,精心研究,很快就学得了打料石技术。他所打的料石,不 仅表面平整,而且线条匀称,粗细分明。特别在...[详细]
莫承宣 (1911~1966) ,1911年生于思练区卜佑乡卜佑村。童年跟随父亲在私塾读书。1926年春,考入广西省立柳州中学,同年秋因参加 学校强令穿戴制服制帽的-被勒令退学。次年考入广西省立庆远中学。他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先后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 1930年秋,初中毕业后任思练小学...[详细]
莫江白,曾用名莫思贤,原姓蓝。1918年6月生于忻城县思练区石龙乡下寨村一个壮族农民家庭。l921年其父蓝翠宽被人害死后,随其母改嫁至石龙乡九伦村,后被卖至大塘街小贩莫绍祥并收为养子,遂改姓莫。 江白l 0岁进校读书,学习用功,成绩优秀,考取省立庆远十一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取桂林地方建设干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