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劼恒 [公元1902年-1961年]

  • 岳劼恒(1902~1961)又名陋吾、鲁吾。陕西长安庙张村(今属西安市未央区)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大学,毕业后又在母校工作四年,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还在法国《物理学报》《物理化学学报》上发表了《酒石酸几种复盐的实验研究及其在物理化学上的应用》等论文十多篇,对...[详细]

虞庆则 [隋][?-598年]

  • 虞庆则(?~598年),京兆栎阳(治今陕西临潼)人。本姓鱼,先辈仕赫连氏时,迁家于灵武(今宁夏陶乐)。世代为北边豪杰。父虞祥,北周时为灵武太守。虞庆则自幼性格雄毅、洒脱。身长八尺,胆略过人,长于骑射。常身披重甲,左右开弓驰射,而且能讲一口流利的鲜卑语,州郡豪侠都对他十分敬畏。早年只知打猎,后折节...[详细]

宇文忻 [隋][公元522年-586年]

  • 宇文忻(522~586年),字仲乐。祖籍朔方(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后迁至京兆(治今陕西西安市)。祖父莫豆于,北周时为安平公。父宇文贵,为北周大司马,封许国公。宇文忻善于骑射,以勇略闻名,是隋朝著名的将领。 他自幼胸怀大志,常和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相比,并对人说:我若能与他们...[详细]

于休烈 [唐][公元692年-772年]

  • 于休烈(692~772年),唐京兆高陵县(今西安市高陵县)人。玄宗开元初年考中进士,擢贤良方正制科,为秘书省正字。开元二年(714),唐朝与吐蕃发生边界战争,吐蕃多次派使者求和。先前出嫁吐蕃的金城公主上 书玄宗,要求双方和好。开元十八年(730),唐朝廷与吐蕃恢复了友好关系,双方互派使者往来。来...[详细]

张迺葳 [公元1891年-1950年]

  • 张迺葳(1891~1950)字警伯。陕西户县人。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宣统元年(1909)随蒋介石、张群、何应钦等在日本拜谒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 辛亥年武昌起义前夕,张响应中国同盟会号召,中断学业,与蒋介石、何应钦等回国参加武装反清斗争,任武昌新军指挥部之副队官(...[详细]

张保续 [宋][公元899年-962年]

  • 张保续(899~962年),字嗣光,北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父亲张洪曾任唐左武卫上将军,他以荫补太庙斋郎。后梁时充任四方馆通事舍人。后唐天成(926~930)年间,领瓜州(治今甘肃敦煌西)官告国信副使。后晋天福(937~944年)年间,历太府、光禄二少卿。开运二年(945),契丹精兵数...[详细]

张策 [公元1911年-1999年]

  • 张策 (1911- 1999 ),陕西省高陵县人。1927年入西安中山学院读书,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高陵县特支书记,红二十六军政治工作人员,陕甘边区中共特委委员,中共陕甘省委常委兼白区工作部长,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委员兼蒲城中心县委书...[详细]

张纯 [汉][?-56年]

  • 张纯(?~56年),字伯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高祖父张安世,西汉昭帝时封为富平侯;父亲张放,成帝时任侍中。张纯少年时承袭了富平侯的爵位和封地;在哀、平二帝期间任侍中。王莽新朝时位至九卿。 东汉政权建立之初,张纯投奔刘秀,得以保全其爵号和封地,后改封武始侯。建武五年(29),任太...[详细]

张定和 [隋][?-607年]

  • 张定和(?~607年),字处谧,京兆万年(今陕西临潼县)人。隋朝著名战将。早年家境贫寒。但他却很有志向。平陈之役开始。他积极应征入伍,准备参战。临行前,苦于没有钱,便想将妻子的嫁妆卖掉。其妻坚决不给,张定和无奈,毅然从军。战斗中,他勇猛无比,立下战功。文帝闻知,拜他为仪同,并赏物千段。于是他愤然...[详细]

张光晟 [唐][?-784年]

  • 张光晟(?~784),京兆盩厔(今陕西周至县)人。行伍出身。天宝末年,安禄山叛军攻潼关,他于乱军中救过大将王思礼性命。后王思礼任河东节度使,擢他为兵马使,累奏特进,试太常少卿,后任代州刺史。 代宗大历末年迁任单于都护,兼御史中丞、振武军使。代宗嘱其谨慎守边,防御回纥。他在镇,“威令甚行”。...[详细]

张俭 [唐][公元591年-650年]

  • 张俭(约591~650年),字师约,唐初将领,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人。其祖父、父亲在隋朝为官,他是唐高祖李渊的从外甥。唐王朝建立,李渊授他右卫侍郎。贞观初,累迁为朔州(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刺史。 唐初,-厥兵力强盛,不时出兵侵扰边境,颉利可汗动辄向唐边地的守令索要财物,“缘(沿)边诸州,...[详细]

张景文 [公元1911年-1935年]

  • 张景文(1911~1935)女。名亦作静雯,曾用名秀云。陕西蓝田人。早年就读于陕西省教会学校、陕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九一八”事变后,领导女师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国,揭露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并烧毁了反动分...[详细]

张俊德 [公元1923年-1977年]

  • 张俊德(1923~1977)又名克明。陕西户县人。1944年初中毕业在家乡户县终南小学任教,开始研制月地运行仪(又名三球仪)。由于天文学、机械制造学方面的知识缺乏和器材条件困难,曾几次-停止试验,但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51年获得成功,受到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教育...[详细]

张廓

  • 原名张铁路,字道生、廓之。河北新城人。先后入中国作协文讲所、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学习。历任内蒙古银行、内蒙古科委干部,≮蒙古青年》、《这一代》杂志,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教师。香港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美国海外华人艺术家协会、巴黎A PART艺术家协会会员。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文集《草...[详细]

张松平 [公元1907年-196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张松平(1907~1966)陕西长安人。1931年12月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五军四十三师特务连司务长,第十五军军医处司务长,第三十七团卫生队队长,军团供给部管理科科长、军实科科长、援西军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参加了长...[详细]

张蔚森 [公元1906年-1930年]

  • 张蔚森(1906~1930)乳名群才,曾用名生才、雨生,化名陈生才、陈才。陕西长安三桥车张村(今属西安市未央区)人。16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学。时值魏野畴、吕佑乾等先后在三中执教,张受他们的影响,逐渐懂得一些革命道理。1925年5月初,军阀吴新田部士兵开枪打伤西安省立一中学生,激起全...[详细]

张午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张午 沈阳军区原副政治委员。 张午同志是陕西长安人,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收发员、学员、干事、副科长、教导员、宣教科长、副团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政委,沈阳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军副政委、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详细]

张锡华 [公元1914年-1964年]

  • 张锡华(1914~1964)山东临朐人。1925年迁居西安今新城区。1932年考入齐鲁大学医学院,1939年毕业留校任眼科助教。1941年至1947年,先后在中央医学院、成都市存仁医院、四川省绵竹仁泽医院任眼科总医师、住院总医师和院长。194 7年夏赴英国伦敦皇家眼科研究院进修。1949年获英...[详细]

张玉德 [清]

  • 张玉德(生卒年不详),字比亭,陕西鄠县(今户县)人。青年时期勤奋好学,尤喜习诗文。20岁肄业于荐福寺(今西安市小雁塔)。他曾撰成《雁字回文诗》360首,倒顺皆可成句。后刻苦学书法,吸收前人各家之长,善写楷、行、草、隶、篆五种书体,尤以行草见长。他将《雁字回文诗》以楷、行、草、隶、篆五体书成诗碑...[详细]

张云山 [公元1877年-1915年,陕西辛亥革命先驱]

  • 张云山(1877~1915)字凤岗。陕西长安人。父母早逝,两兄长外出谋生,他寄居族人家中。稍长帮人劳动糊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陕甘总督兼新疆巡抚陶模为镇压西宁回民起义在陕西募兵,张入伍随-战甘肃、青海、新疆,积功升任都司。后退伍在兰州组织戏班,因遭当局缉捕而逃亡伊犁,联络当地头人反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