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廉(1938—1994) 原名何焯廉。民国27年(1938)8月出生于小榄。国内知名摄影家。政协中山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常委。自幼喜爱美术,经常在家中习画。1954年中山师范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58年调到中山展览馆负责美术工作,1959年起调入中山县文化馆,任美术摄影辅导干部、文...[详细]
民国15年(1926)出生于秘鲁首都利马市,女,祖籍大涌。拉丁美洲加勒比中国人民友好总会理事、秘鲁中国(简称“秘中”)文化协会秘书长、秘中0总经理。秘中未建交前,接管《公言报》,办成介绍中国发展情况的报刊,冒着危险将一部有关新中国发展的电影拷贝带回秘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抄家和问话,但仍不...[详细]
何派行(1510—1577) 字应充,号方洲,宋正和五年状元何卓裔孙,祖籍四川,先世迁居小榄。明嘉靖十三年(1534)乡试甲午科第16名举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旋调福建太平府知府。嘉靖四十一年(1562)入京觐见皇帝,授太仆寺少卿,发山西办案。后晋升太...[详细]
何士祥 字景祥,小榄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未科会试第三十二名武进士。殿试三甲第八名,选蓝翎侍卫。授海安营守备、调崖州营守备,擢硇州营都司、碣石镇中营游击。每出洋剿捕,必亲冒矢石,军工屡著。继任崖州护理参将、吴川都司平海参将。后升福建水师参将,授武义都尉,署香山协副将(从二品)。卒年...[详细]
民国19年(1930)6月11日出生,小榄人。高级讲师,中共党员。1948—1958年在小榄东区小学、永宁小学任教师、教导主任。1959—1969年,先后任中山县文教科干事、斗门中学副校长、县教育局秘书股长。1969年起任中山师范学校校长至1990年退休。注重调查研究,按教育规律治校办学。积极...[详细]
民国31年(1942)10月出生,三角和平村人。1968年广州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突出中医特色,中医药治疗率各项主要医疗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对蛇伤引起的急、危并发症,以及其他疑难病症有较高的治疗水平...[详细]
何镇浪(1920—2003) 原名润昌,小榄永宁人。民国24年(1935)考入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院(今湛江水产学院),1938年9月参加革命,10月离开学校到广东沿海各县调查渔业状况。不久,日军大规模入侵广东沿海,调查组被打散,往香港找到当时在香港工作的廖承志,提出北上要求。后廖承志委托...[详细]
民国18年(1929)9月出生,别名三梳,横栏四沙低沙(今新茂村)人。1947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长。1947年10月参加东北四平保卫战、李家堡战斗;1948年9月参加辽西会战、锦州战役,立大功。1949年1月参加天津战役,立二等功,同年4月随部队渡江南...[详细]
黄佛颐(1880—1946) 字慈博,号慈溪。香山县人。黄映奎之子。清宣统元年(1909)拔贡第一。任广东通志局分纂、香山县修志局分纂、广州时中学校校长等。博学多才,工诗文词,对广东文献尤有研究。著有《广东宋元明经籍椠本纪略》、《绍武实录》、《广州城坊志》、《广东乡土史》、《拜欧草堂诗词集》...[详细]
黄广庆(1912—1982) 大涌青岗村人。早年香港英华书院毕业。民国22年(1933)8月入读广东航空学校,为第七期学员,后又在广州燕塘陆军学校受训。编入广东空军第29中队,后任韶关航空站站长。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广州、武汉、重庆等地三大空战,屡立战功。1937年8月起一年多参加在广州、南雄...[详细]
黄汉强(1929—2005) 长洲西村人,华侨家庭出身。少时就读烟洲小学,毕业后入读广州广雅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57年毕业,在广西从事教育工作。1974年定居澳门,任澳门《华侨报》经济版主笔和副总。80年代起,参与创建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任多届会长。同期受聘任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特...[详细]
民国16年(1927)5月出生,祖籍中山县。国家田径教练员,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父亲黄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被党中央派往莫斯科。母亲也是中共党员。在周恩来亲自安排下,其刚2岁就跟随母亲到苏联。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其,5岁时被送往第一...[详细]
黄剑培(1935—1982) 号烟洲澳父,长洲人。中山美术先驱,擅长水墨人物画。少年时曾参加地下组织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中山县筹建文化馆时便进入文化馆工作,并在早期的《中山农民报》任数年。1965年到广州美术学院进修,名画家方人定为其班主任。在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师从留学...[详细]
黄锦棠(1912—1944) 曾用名黄颉、黄贯夫,民国元年(1912)2月15日出生于长洲北村。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广雅中学)毕业后回到中山,先后执教于烟州小学、北山小学、会同小学、牛起湾小学、雍陌小学、县立一小及周崧小学。在中共党员孙康、叶向荣(叶蔚文)、李琴芳等人教育影响下,1937年加入...[详细]
黄乐天(1907—1979) 原名黄忠干,曾用名黄强,张家边濠头李家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四区委响应县委号召,成立战时服务团,任濠头乡战时服务团支队长、游击队训练班指导员,向学生、群众进行抗日宣传。民国28年(1939)底,国民党中山当局倒戈相向,缉捕中共党员,其根据上级指示转入地下革命...[详细]
民国2年(1913)出生,原名黄祖耀,长洲后山村人,漫画家、书法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报业家和小说家黄冷观之子。 1932—1949年,任上海大众出版社《大众画报》、《小说半月刊》。1949年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80年代后...[详细]
民国34年(1945)12月出生,沙溪龙头环村人,研究生结业。沙溪理工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1995年被评为中山市十杰市民。1996年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中山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中山市教育名师等称号,同年,教育管理科研项目《从管理求效益》获广东管理科学奖二等奖。主持教改研究项目,其中《培...[详细]
黄绍芬(1911—1997) 笔名黄克,清宣统三年(1911)5月2日出生于沙溪象角大兴村。国内知名电影艺术家、摄影家。中山师范毕业后,民国15年(1926)往上海在民新影片公司当学徒,先做童星后学照明、洗印和摄影。1930年与孙瑜合作成功拍摄处女作《故都春梦》。后民新影片公司改组为联华影片...[详细]
黄石生(1916—1944) 沙溪塔园村人,出生于港商家庭。民国25年(1936)县立一中高中毕业,于五区三乡桂山小学任教。1937年在五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山县中共党组织恢复活动后,早期发展的党员之一。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冬受中共中山县委委派,到东江惠宝人民抗日总队受训,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