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劲武

  • 民国27年(1938)出生于斐济,祖籍沙溪。8岁随父亲移居澳大利亚。中学毕业后,协助父亲经营1949年开办的华洋杂货瑞田公司及中药业务,业务量在当地华人杂货业中居第二位,1958年父亲去世后,接替独力经营。任新西南威尔士洲移民局咨询委员会、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澳大利亚华人福利联合促进会、美化德...[详细]

方少穆 [公元1915年-2005年]

  • 方少穆(1915—2005) 字秉维,沙溪濠涌村(今大同村)人。该村商人方林好第六子,兄方少逸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少穆民国25年(1936)在广州市广雅中学投身革命,1937年参加广州战时服务队,并回中山组织下乡抗日宣传队。1938年赴延安学习,1939年在延安中国人民抗...[详细]

方少逸 [公元1911年-2006年]

  • 方少逸,1911年8月出生,广东中山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参加“ ”,1947年后参与了民革的筹备工作。早年参加中山大学抗日剧社。1935年参加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并任广州分部负责人,主编《在抗战旗帜之下》半月刊。1936年代表广州学生界赴上海出席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详细]

方唐

  • 民国27年(1938)12月出生于小榄。原名陈树斌。漫画家。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学成才,1980年考入《羊城晚报》,以“方唐”为笔名创作漫画。兼擅国画、书法。历任《羊城晚报》美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漫画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详细]

方一谦 [公元1909年-1961年]

  • 方一谦(1909—1961) 字匡民,沙溪濠涌村人。父亲方棣英在香港经营织造业,颇有名声。幼时受教香山籍进士张丕基。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教育学系毕业,品学兼优授荣誉文学士衔,深得郑洪年、周谷城、曹聚仁等教授赏识。民国23年(1934),受聘为中山县立女子中学教务主任。1939年,县立一中、县立女...[详细]

冯峰 [公元1915年-2000年]

  • 冯峰(1915—2000) 沙溪上亨村人。早期经常组团回家乡演粤剧,后加盟薛觉先的“觉先声”粤剧团,曾是红遍广东省、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粤剧艺人。50年代进入电影界,从事电影业,与名电影演员张瑛、冯应湘等合拍多部电影。自编自导《亡命十五年》和《细路祥》。1951年,由于脸部肌肉萎缩...[详细]

冯林润

  • 民国23年(1934)出生,横栏四沙村人,1955年省农业干校毕业。先后在小榄、坦背、东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共40年,任站长、镇农办主任,农艺师。60年代,通过试验、示范、表证,推广高产、优质、高糖、早熟的甘蔗良种,既大面积提高甘蔗亩产,又为中山提供大量良种。80年代推广种植杂优水稻,研究开发...[详细]

冯秀琼

  • 民国33年(1944)10月出生,女,中山人。1968年12月武汉工学院本科毕业。市凯达精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分厂厂长、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6年从湖北省调回中山工作,带领职工开展TQC活动,使部分原材料实现国产化,1990年节约外汇69.4万美元,降低生产成本136万元。主持...[详细]

甘子源 [公元1927年-1998年]

  • 甘子源(1927—1998) 原名甘容添,参加革命后改名为甘子源,南蓢石门人。民国32年(1943)10月参加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194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5月在抗击日军的三山虎战斗中负伤,获战斗英雄称号。伤愈后随部队转移至东江,1946年底任中山特派室政治特派员黄旭的警卫员...[详细]

高汉 [公元1890年-1953年]

  • 高汉(1890—1953) 环城寮后村人,侨属子弟,毕业于晚清政府广州海关学堂并留校任教,后秘密加入革命党并发展党员。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首任其为粤省海关主任兼拱北海关关长。在任期间,力挽国家海关自主权和行政管理权,打击私枭、遏制-从港澳0,获孙中山书赠“博爱”、“和平”两条幅。日军侵...[详细]

高永

  • 民国19年(1930)出生中山县石岐。原名高泳森。1947年考入中山大学。1949年参军,入解放军两广纵队文工团,1954年转业到地方。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曲协第二、三、四届理事,广东省剧协、摄影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联第二、三、四届委员,中山市文联第四、五届副主席。政协中山市第五届委员会...[详细]

古念良 [公元1918年-1991年]

  • 古念良(1918—1991) 又名锡麟,五桂山桂南马溪村人。民国28年(1939)1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攻读时参加中国共产党,任该校文、理、法3所学院的分支书记,一边学习,一边参加革命活动。皖南事变后,受组织委派与妻子沈吾华(沈钧儒侄女)一起到滇西北开展革命工作,任武定地区7个县的中心...[详细]

郭华秀 [公元1894年-1924年]

  • 郭华秀(1894—1924) 又名励之,字干鸿。香山县人。幼喜果树园艺。民国2年(1913)入读香山师范,翌年转读广东农林讲习所农业班。1916年毕业后,任岭南农科大学园艺助理员、园艺科教员、广东省第二、三届农品展览会审查员、美国农业部调查员等。致力果树园艺的研究,是广东早期知名果树专家。1...[详细]

古润金

  • 1959年1月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第三代华裔,祖籍五桂山。马来西亚侨领、实业家、慈善家。在马来西亚和中国经营房地产、酒店和美容护肤品、保健食品等。1994年投资5亿元人民币在石岐区创办完美日用品公司,任董事长,公司连续多年是中山市十大纳税大户之一。任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署理会长、马来西亚中山...[详细]

海辛

  • 海辛 (1930~) 原名郑雄。广东中山人。毕业于香港南方学院文艺系。1945年后历任杂工、徒工,香港凤凰电影公司职工,香港中联电影公司编剧。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银色的漩涡》、《岐江浪跃》、《叛逆的女儿》、《十字路口》、《金色的喇叭》、《紫色的牵...[详细]

何大章 [公元1916年-1996年]

  • 何大章(1916—1996) 小榄镇西四宅巷人。中共党员,国内知名地理学、气候学专家,民国27年(1938)中山大学地理系毕业,在学时遍游塞北江南,对广东南昆山及珠江三角洲地理形势进行多次考察,对澳门的历史地理有深入研究。 1940年,中山文献委员会成立,由郑彼岸主持,负责修纂《中山县志...[详细]

何定江 [清]

  • 何定江 字景宗,号静轩,小榄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恩科第二名。殿试二甲第一名武进士、金殿传胪。由三等侍卫拣发福建,补长福营右军都司,调补闽安标水师营都司。拿获洋匪,补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嘉庆二三年(1797—1798),升补授福建澎湖水师副将(正二品)。多次缉获洋匪海盗,补授金门...[详细]

何福友 [公元1927年-1996年]

  • 何福友(1927—1996) 坦洲七村永祥队人。民国16年(1927)4月9日出生于斗门县六乡镇。知名中山民歌手。政协中山县、市第一至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937年起,跟随父辈学唱民歌。1953年开始文艺创作。1954年冬,全国民间艺术会演在北京举办,作为正式代表赴京演出,演唱自编的《福友进京...[详细]

何光尧 [清]

  • 何光尧 字允昭,号蓂石,小榄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武举。投效曾国藩湘军,保荐蓝翎游击,调长江水师统领;克复安庆,赏换花翎,以参将尽先补用,暂补温州中军守备署游击兼巡防营统领。旋由左宗棠奏保副参归两广督标效力,充任全省巡洋兵轮统领,委署水师右营游击。总督奏保以总兵记名简放,授武义...[详细]

何俭强

  • 民国33年(1944)6月出生,小榄镇人。大专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中共党员,全国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1年起从事教育工作,1968年9月至1971年4月任中山县神湾中学首任校长,1971年5月至1975年4月在中山县文教卫办公室任干部,1975年5月任中山市杨仙逸中学校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