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进 [公元1911年-1973年]

  • 王玉进(1911~1973),原名王朗波,黎族,黎母山镇茅桥村人。家境贫穷,1939年投奔革命,在澄迈县美合村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卜壳 班班长,1945年升任琼崖纵队四支队二大队中队长。指挥作战很有谋略。一次,他带领两个小队在南渡江上游阻击来犯的国民党澄迈县游击大队...[详细]

王赞襄 [明][公元1532年-1593年]

  • 王赞襄(1532~1593)字辰台,号澄原。澄迈县贵平乡安宁都(今属美亭乡);大美村人。父亲王震,号阳川,以文章扬名州县,收徒掌教于富实都合峰书馆(今永发墟南渡江大桥边)。 传明嘉靖十年(1531年),王赞襄将出生时,大美村后有一棵椰子树,从顶端分长三茎,结实青,壳独异,经飓风,一叶不损,村...[详细]

王泽义 [公元1916年-1943年]

  • 王泽义(1916~1943),又名王正义,黎族,红毛镇什建蒙村人。兄弟姐妹6人,排行第二。全家靠种4亩水田过活,度日艰难。他10岁下地劳动,15岁进私塾读书。两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家务农。 1941年夏,他跟随王高定等到儋县一带给人看风水混饭吃,以减轻家里负担。在那里,他耳闻有一支专为...[详细]

王珣章

  • 王珣章,男,汉族,1951年7月出生,籍贯海南省琼山县,印尼归侨,文化程度博士,教授。1996年9月加入中国致公党。 人物履历1965年从印尼回国。 1968年在海南儋县国营西联农场当工人。 1973年在中山大学读书。 1976年在海南华南热作学院(现海南大学)任教师。 19...[详细]

王昭信 [公元1918年-1951年]

  • 王昭信(1918~1951),黎族,保亭县保城镇什聘村人,后移居春天龙则村。曾在琼海县加积觉民小学念书。后被选送到广东省仁村师范读书。1937年抗战爆发,该校被迫迁址,王昭信离校回家。 1942年,国民党保亭县政府命王昭信取代梅有仁任保亭县抗日游击队队长。同年,中共琼崖特委加强保亭县的抗日民...[详细]

王正成 [公元1915年-1979年]

  • 王正成(1915~1979),又名王佬龙,黎族,红毛镇毛西村人。兄弟五人,王正成排行第四。家穷,12岁外出打工糊口,干过农活,当过木工、砖瓦工。1943年参加王国兴领导的“白沙起义”。起义前夜,王国兴等首领被国民党白保乐三县联络所所长李有美扣押。群众组织敢死队营救,王正成勇当队长,手持 ,带队突...[详细]

王政强 [公元1922年-1951年]

  • 王政强(1922—1951)水满峒牙排村(今通什市五指山乡牙排村)人。黎族。王鸿信之子。白沙县第二区联防后备大队长。小时读村小学,后到安定县岭门圩李有美家读私塾二年,粗通文字,能写信件。长大后,掌管水满的地方武装,-抗共,成为通什地区最大的掌握有一支土豪武装的头目。民国33年(1944年),任白...[详细]

王政群 [公元1921年-1951年]

  • 王政群(1921—1951)水满峒牙排村(今海南省通什市五指山乡牙排村)人。黎族。王鸿章之子。白沙县第二区“剿共”副总指挥。小时曾读村里小学,但识字不多,出社会活动后要写书信公文,都由其舅父王和兴代笔。他有一手射技,射箭、打 都很准。父死后,乡内、家族内的大权全掌握在堂叔王鸿信手中。王鸿信之子王...[详细]

王志平 [公元1918年-1970年]

  • 王志平(1918—1970)原名昌禹,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四更村人。参加革命后改名志平。11岁进私塾读书。1932年失学后在面前海、大洛湾当了四年盐工。1937年又跟着父亲到三亚榆亚盐场当盐工。“七·七”事变后,在村中夜校念书,并参加工人 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7月参加琼崖抗日自卫...[详细]

王仲琳 [公元1892年-1955年]

  • 王仲琳(1892~1955),黎族,红岛乡白岭村人。家有良田3000多亩,山岭两座,方圆80华里,牛600多头。九代不扛犁耙,全靠盘剥过活。清同治十年(1871),他的祖母出殡,从家门至墓穴,全程15公里,白米铺路,布篷蔽日。下葬时以两名童男童女陪葬,穷奢极恶仿效帝王家。 1927年,王仲琳...[详细]

王宗佑 [清][公元1660年-1722年]

  • 王宗佑(1660~1722),字右君,号鹤洲。乐会白石乡(今温泉镇石塘村)人。少年聪颖,十二岁应童子科,名列前茅。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乡试,中举人。四十五年(1706),授四川温江县令。上任之初,逢大凶旱,着民日夜劳作,疏通江安堰,引水灌溉全邑农田,消除灾魔威胁。次年夏,温江发大水,冲决金...[详细]

万民一 [公元1906年-1944年]

  • 万民一(1906~1944),原名蔚周,字秉文,仲文之胞兄,白马井镇人。1925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后读中山大学文科肄业。1927年受嫌疑而在广州被捕入狱两年。出狱后赴沪就读,后任上海文化学院国文讲师。1931年于海康县立师范任教,次年于上海任一家评论周刊主笔,尔后任厦门市政府顾问兼社...[详细]

翁桂清 [公元1887年-1968年]

  • 翁桂清(1887~1968),又名翁经哲。字明轩,万宁县后安坡仔村人。幼时聪颖,与友玩耍常出奇点子。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琼崖中学后,曾担任宏文学校校长,治学严谨,教学相长。后远渡南洋,跟杨曾甫(黄埔军校办公署长)共事。1926年,回国从军,跟随陈铭枢军队,受陈器重被推荐任海陆丰县县长,继任龙岩、南清...[详细]

文国宪 [公元1906年-1971年]

  • 文国宪(1906—1971)字协轩,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日新村人,1915年考入昌江县第一高小学校就读,1923年以黎童的身份考入广州教忠师范学校,在穗读书期间,参加了符倬云、刘开汉、吴永泰和史丹等人发起成立的“昌江县改造同志会”。文国宪的任务是撰写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宣传革命道理,宣传共产...[详细]

文考兴 [公元1904年-1941年]

  • 文考兴(1904—1941)又名靠兴,黎族,感恩县古镇州峒(今属东方县抱板镇)居便村人,出生于一个黎族贫农家庭。15岁时,接受过两年私塾教育。1939年下半年,中共西南临委为发动群众,配合独立队第四大队开展山区游击战,创建了那等、红草、乐安、居便、乐昧、二甲以及黑眉岭等山区革命根据地,积极协助筹...[详细]

文龙会 [公元1872年-1929年]

  • 文龙会(1872~1929),字云招,号“桃园一汉”,万宁东澳丰登村人,自幼聪敏好学,通经史诸书。清宣统己酉年(1909),以拔元分授广西督学。后归里任县学校长,积极创办乡学,开设学堂,广招门生,教泽遍及万阳。与蔡凤翔(三孟)齐名,时称“县南二俊”。其学识深广,文章练达,诗联更佳,县内多处可见其...[详细]

文其儒 [公元1920年-1977年]

  • 文其儒(1920—1977年),昌化镇人(原籍东方县四更镇旦场村),出身贫苦农家,7岁给地主放牛,后在家务农。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编入正规军,历任排长、副连长、参谋等职,参加20多次战斗,荣立战功多次。1949年在四川黑水阻击战斗中,立一等功。1950年,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战斗,1956...[详细]

文尚炯 [公元1882年-1950年]

  • 文尚炯(1882~1950),字毅甫,万宁县后安吴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入庠(秀才),后毕业于广东法政学堂。民国11年(1922),当选为万宁县县长,后又曾任文昌县县长、澄迈县县长、上海公安局秘书等职。日军占据广州时,避难澳门凼仔岛,不久,赴韶关在广东省银行任职。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省银行...[详细]

温祥发

  • 温祥发(1901~?),海口居仁坊人。16岁考入琼崖中学,20岁考入北京大学,主修哲学兼修英文。1927年毕业,应聘在广州省立一中任教。1928年春,返乡任琼山中学校长。2年后,重返省立一中任教。1932年,到重庆七中任教。1933年,在广州市师范学校任教。在教学中研究教育心理学,翻译美国詹姆士...[详细]

文先元 [公元1915年-1946年]

  • 文先元(1915—1946)乳名守仁,化名文海,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日新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7岁进入私塾读书。1931年秋,上小学就读。1932年春,转到英显中心国民小学特别班就读。1933年6月,转到昌江县第一高小学校读书。1935年7月,在昌江县一高小学毕业后,考取广东省第六师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