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陈慧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海口港务秀英客运轮渡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1971年8月出生,1997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 张陈慧同志始终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创先争优、甘于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参加工作18年来,爱岗敬业,一直扎根装卸生产第一线,从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海南港航控...[详细]
张光琼(1907~1975),海南省文昌县罗豆农场潭罗村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八期炮兵科、陆军大学训练班。1923年起,任广东西路讨贼军副官、连长,粤军第一军第一师连长、营长,广州大本营海军陆战队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官团大队附。1927年任黄浦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教官。1929年起,...[详细]
张积成(1917~1986),海南省琼山县国营桂林洋农场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生活艰辛,性格倔强,17岁时投奔琼崖工农红军。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47年10月至1948年12月,调任琼崖纵队第五总队第十三支队副支队长。1949年1月至1950年4月,先...[详细]
张儒群(1932~) 海南省五指山市番阳镇空透村人。黎族。1947年9月参加琼崖纵队,历任战士、通讯员、警卫员。194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转业回地方工作。历任乐东县文教科科员、组织部干事、共青团副书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语言研究委员会翻译科副科长。1964年7月,任保亭县人民政府办...[详细]
张世英(1918~1990),海南省琼山县三江镇人。1918年2月13日在泰国出生,6岁时回家乡,读完初小,外出当泥瓦工,后续读高小,接受革命思想。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培党小学当教师,开展中共党的工作,并担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日本军队侵琼后不久,参加琼崖游击队抗日独立...[详细]
赵孟乔(1883~1921),原名赵士槐,字赞谟,号雅斋,海南省文昌县头苑镇横山村人。青年时由前清朝广东武学堂选赴日本留学7载。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随同孙中山组织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在-辅佐孙中山筹办扩充军队,培训干部。先后任国民党广东督练公所委员、都督府人事科长、都督府参谋、陆军司副司长、...[详细]
郑长和 (1892—1967),原名郑家福,字寿卿。琼海塔洋镇高郎村人。琼剧著名演员。民国初期,主演《广东开科》,饰庄有恭,以声取胜,一鸣惊人,名声大噪,轰动海南剧坛。成名之后,仍虚心好学,常向谭岐彩、陈俊彩等名伶请教,博取众长,精益求精,锐意创新。他主演《林攀桂上金銮》中的上金銮一段戏时,表...[详细]
征军(1912~1946),原名施启达,辈序名施继仕,海南省琼山县演海镇成美村人。少年随父在海口读书,14岁进入广州知用中学。1932年到上海法学院读书。受进步思潮洗礼,参加蒲风、穆木天等诗人组织的中国诗歌会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日本大学深造,课余从事诗歌创作并担任“左...[详细]
钟锦泉(1868~1961),原名钟斗兴,祖籍海南省琼山县灵山镇福同村。家境贫困,清光绪六年(1880年),随父亲到海口铜锣园天主教堂(今海口市大同路)当童工。神父教他学习英文、法文,且吸收他参加了天主教。七年,又安排他去香港薄扶林区圣心学校读英文、法文。十四年(1888年),修完学业后与父亲一...[详细]
钟元海(1933~) 海南省五指山市通什镇番中村人。黎族。1948年3月,参加琼崖纵队,在第五总队六团二连当传令兵、一营部、团部当警卫员。1948年6月,在六团侦锋连当侦察班长、副排长。1950年3月,任六团侦察连副连长、连长。1952年2月,任澄迈县土改工作队队长。1955年1月,转业到海南...[详细]
周以康(1905~1960),海南省三亚市保港镇港门村人。1917年入读崖县崖城第一高级小学。1925年秋,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同年以黄埔学生军的身份参加国民政府为统一广东举行的第二次东征,被编入第一营。1926年参加北伐,随张贞师部进驻福建,先后任连长、营长和云霄市长等职。1936年任...[详细]
朱德荣 (1953~) 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毛召村人。黎族。1986年5月,任保亭县畅好区委副书记兼人民武装部部长。1988年,任通什市毛道乡委副书记、乡长。1989年10月,任通什市毛道乡委书记。1991年4月,任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武装部政治委员。1994年,任乐东县常委、武装部政治委员。1...[详细]
朱明国 (1957~) 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毛召村人。黎族。研究生、高级政工师。1974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3月,任海南省保亭县委常委。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中央党校三年制研究生班学习。1984年9月,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州直机关党委书记。1988年8月,任海...[详细]
卓浩然(1889~1978),别号养吾,海南省儋县和庆镇美扶村人。自小入乡塾受教,后进入那大灵光中学(美国基督教学校)就读。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20年考入该校哲学系。1924年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25年任陵水县县长。1926年调任海口市民政局局长,仅半年便弃政从教。同年8...[详细]
朱润深 (1894~1957),万宁和乐镇勤寨村人。医学博士、海南医院第一任院长。童年丧母,家境清贫,由祖父朱守京抚养,人勤寨私塾就读。他天资聪颖,读书用功,得到教会的赏识,被送人杭州三江大学就读,2年后,转入湖南湘雅医学院学医。毕业后,同谢志光(国内现代著名医学家)一起在美国耶鲁大学学习,获...[详细]
朱治安(1906~1980),海南省万宁县北坡镇保定村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曾获德国医学教授奖励的金牌。1927年毕业后,留校当助教。1934年调任广东省英德县卫生院院长。1935年至1945年,历任海南医院主治医师,琼崖守备司令部野战医院中校军医、上校院长。1946年9月,根...[详细]
蔡邦政(1880~1953)又名邦献,字惠农。海南澄迈县老城乡(今老城镇)拔南村人。清岁贡生文广东法政专门学校毕业,考取县佐。先后历任广东省徐闻县专审员、翁源县勘灾委员、广东救国军第三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国民政府澄迈县县长。 1921年至1925年,蔡邦政任国民政府澄迈县县长期间,组织澄琼临股...[详细]
蔡笃诚(1915~1995)原名蔡笃育,从军后改名蔡笃诚。海南澄迈县加乐乡效古村人。1935年秋考入澄迈中学读书,学业优异。1938年3月,考取广州军官学校。不久抗战告急,随校迁渝。于山城中苦攻读军事和政治,苦练杀敌本领。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卫立煌部队当排长,开赴中缅边境抗日前线作战。由于他英勇...[详细]
蔡大元(1918~1950年)出生于梅山镇梅东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秋,考入港门五高小学,在校长何绍尧和进步教师的教育下,常与学生一起向群众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 1939年2月日军侵占崖县,蔡大元参加“抗日救国后援会”,跟随孙珠江等在保平、东盐灶、梅山一带进行抗日活动,破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