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荣,生于1912年,字子仁,马麟长子,马鸿逵之女婿(马银莲之夫)。民国18年(1929年)后任西宁宁海军银褐马队营长。民国22年(1933年),到宁夏与马步芳堵击孙殿英。马麟任青海省主席后,任骑五军副军长,未就职。民国25年(1936年)还乡。民国34年(1945年)与其弟马步援分家,住居集...[详细]
马步援,生于1916年,马麟次子,马步荣之弟。1937年在永登任国民党骑一师师长之职,旋在骑五师步兵旅旅长马呈祥处任副官长,因与马呈祥不和,离职回家。1938年夏赴重庆国民党军事高教班受训。1945年马麟去世前回家。1949年8月临夏解放前夕逃往国外。漠泥沟乡 临夏县辖乡。1955年为漠泥沟...[详细]
马步洲,生于1933年3月,回族,康乐县草滩乡草滩村人。1951年9月参加工作,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康乐县法院干事、州中级人民法院庭长。1963年,任康乐县副县长。1971年,任东乡族自治县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东乡县委副书记。1978年11月,任东乡族自治县革委会主任。1981年...[详细]
马伏海,字呈瑞,经名哎布里则吉,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胡门门宦的创始人。原为东乡县达阪乡红泥滩村人,后举家迁居广河县。自幼在本村清真寺习读阿文,好学勤思,聪慧过人。及长,常负笈求师于四方。乾隆十一年(1746年),赴西安求学于崇文巷化觉清真寺,攻读三年,领悟弥深。后自称于乾隆十四年...[详细]
马福禄(1853年——1900年8月13日)幼年入私塾就读,读书过目成诵。后弃文习武,投师于靖远大芦唐门下,专习弓箭刀石之术。清末安宁营管带、简练军记名总兵,与马福祥,马福寿并称为西北三马。 少时受伊斯兰教传统教育,并习兵练武,光绪二年(1876年)中武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赴京会试中...[详细]
马福寿 (1866~1956)字静庵,临夏人,回族,马福祥之三兄.宁夏马家军自马福寿兄马福禄起,镇压起义军,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战死正阳门外。自1895年--1949年,在宁夏拥兵长达54年,历、清末、北洋、国民政府直到新中国成立,马家都在宁夏 乃至西北发挥着重要作用。马福寿本人早年任昭武巡防军统...[详细]
马福祥(1876年2月4日——1932年8月19日),甘肃省兰州府河州城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军事委员会委员,绥远都统,安徽省主席,青岛特别市市长。北洋将军府祥武将军。中华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领袖,与马福禄、马福寿合成西北三马。 清光绪二十一年间(1895)与其兄福禄招募丁勇,组织民团,协助清...[详细]
马光宗(1903-1987) 中将。回族,号耀武,甘肃广河人。 1930年3月任第15路军骑兵2团上校团长,1935年参与围堵红军西进,1936年6月21日红军包围下马关后,马鸿逵部骑兵营长孔庆福和县长董天祥率部死守,马鸿逵亦从银川派出骑兵部队前往助战。红军为避免伤亡,采用政治攻势,围城两个...[详细]
马国仁(1875——1914),字相臣,东乡族,广河县人。青年投军,出身行伍,清光绪年间在甘军董福祥部任简练军后旗马队管带。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其叔马福寿等随甘军入京,在廊坊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奋勇当先,以战功升任游击。辛亥革命爆发后,任马安良西军左营管带,奉命随固原提督张行志入陕西镇压起义...[详细]
马国珍(1870-1963),字席儒,回族,通称"五十哈智"。毕家场门宦创始人马宗生的第十代后裔。祖籍陕西长安,清康熙年间迁居河州。生于临夏市八坊,自幼入清真寺念经,钻研伊斯兰教经典至25岁"穿衣"。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甘军马福禄部随军阿訇。1900年参加抗击"八国联军"。 民国17...[详细]
马海晏(公元1837-1900年),回族,属中国伊斯兰教虎非耶花寺门宦,曾受教于马占鳌阿訇,有军事才能,为马占鳌所器重,常倚以陷阵。 马海晏,1837年出生在临夏县漠泥沟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字德庵,又字清庵,回族。幼时学习打猎,青年时以"驮脚"为生,往来于河州、兰州、拉卜楞等地之间,主要从事...[详细]
马鸿宾(1884—1960),字子寅。甘肃省临夏县韩家集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从先世属于临夏老教毕家场门宦。父名马福禄,字寿三,曾率回民军队马步七营旗,编为“简练军”,驻防山海关等地。1954年马鸿宾当选为第一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马鸿宾为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详细]
马悙静 生于1910年,曾用名马敦静,马鸿逵次子。自幼随父生活在宁夏,稍长入军旅,在其父部下任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任一六八师第三旅少将旅长,民国三十年(1941年)任宁夏保安处中将处长,1944年任十一军中将军长,1945年任宁夏三青团干事长。1947年11月解放军出兵围攻陕北军事重镇...[详细]
马悙靖 字立青,马鸿宾三子。少时随父任所读书,为人敦厚诚朴,稍长即入军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任三十五师一零三旅二零五团团长,后任旅长、八十一军参谋长。1938年5月,在日伪大军从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头进犯的重要关头,马悙靖率八十一军赴绥西抗战,军部驻临河。面对陆空联合、步炮联合的三万...[详细]
马经武 生于1934年,回族,祖籍马集镇多木寺村。其父20世纪40年代中期曾任国民政府青海省财政厅厅长、建设厅厅长职务。1949年解放前夕,马经武随家人前往台湾,后侨居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当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古老的神州焕发生机,敞开胸怀拥抱世界时,马经武率先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和家乡亲友取得联...[详细]
马继援,甘肃省河州(今临夏自治州)人,马步芳之子。1945年1月毕业于民国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国民革命军西北军政公署副长官,兰州战役总指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12岁时,由南京中央军政部委任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1934年任第100师手 ...[详细]
马莲舫(1899-1983),回族,原籍临夏市城关乡胡家庄,后迁居临夏县井沟乡。幼时入大拱北念经。1951年去四川阆中县蟠龙山巴巴寺拜师学医,历时10年,苦心钻研中医学理,掌握了“珍珠丸”、“万灵丹”、“风明散”等成药配置秘方。学成后归乡,先后在宁夏、夏河、临夏市八坊医院、市医院中医科为病人精心...[详细]
马明继,回族,临夏市人,临夏州汽车运输公司第二分公司货车驾驶员。1988年企业实行第一轮承包,完成货运量5765吨,货运周转量17.7万吨公里,营运总收入42.32万元,盈利6.12万元,累计节油5128公升,安全行驶72.23万公里,超额完成任务。他技术精良,车辆保养始终呈最佳状况;吃苦性强,...[详细]
马明智(1915-1994),回族,临夏市人。自祖辈就喜花卉,父元阁更是以育花为业,所育花卉临夏八坊有名,马明智自幼耳濡目染,爱花成癖,所育花木为人钟爱。民国三十三年(1944)马步青修建蝴蝶楼时请马明智专司务花,他对各类花草树木均有研究,经他在蝴蝶楼培育的牡丹,姹紫嫣红,品名繁多,多为陇上之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