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则望 [公元1920年-1993年]

  • 李则望(1920-1993 )山西安泽人。1937年参加牺盟会。同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代科长。1945年毕业于延安俄文学校。后任华北联合大学俄文系教员。建国后,历任驻赤塔总领事馆领事,驻苏联大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参赞,外交部第二亚洲司...[详细]

李正刚 [公元1905年-1960年]

  • 李正刚(1905~1960),字继唐,号坚松,今临湘市羊楼司镇人。民国15年毕业于湖南省第三联合中学,旋即考入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入胡宗南部。在国民党政府军队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总队长、第十七军十二师少将师长。“芦沟桥事变”发生后,积极投身对日作战。1949年1...[详细]

黎自格 [公元1896年-1945年]

  • 黎自格(1896~1945),字亦僧,今临湘市白羊田镇人。 讨袁时投笔从戍,历任连长、营长、团副参谋长。北伐时,任第八军三师九团少校团副。民国17年,任二路军总指挥部中校参谋。21年,带职入湖南陆军干部学校工兵科集训,毕业后任工兵营长。27年,任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导区保安司令部兼岳阳警备司令部上校...[详细]

龙泽厚 [公元1860年-1946年]

  • 龙泽厚(1860~1946年),字积之。两江镇信果村头村人。出生书香世族,父龙朝言为翰林院庶吉士。他被推选为优贡生。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到四川任知县,不久代理广东翁源县知县。看到腐败的清王朝对内镇压劳动人民,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内心十分愤慨。光绪十八年(1892年)辞官回乡,途经广州与康有...[详细]

卢干城 [公元1891年-1920年]

  • 卢干城(1891~1920),字露保,号干城,派名遵圣,今临湘市城南乡人。民国初年中学毕业。中学读书时,品学兼优,倜傥不群,善作诗对。有诗集一册,毁于“文革”。现存佚诗30余首。 他自幼爱读《孙子兵法》,中学毕业后曾练拳舞棍,武艺高强,跑能超过犬,跳能蹦过风车。民国4年5月,袁世凯接受日本...[详细]

陆翰文 [公元1890年-1948年]

  • 陆翰文(1890—1948),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参加光复会。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加入光复军敢死队,参加光复上海、杭州与攻克南京等战役。1913年,接办私立回浦高等小学校,1914年8月,任校长。1916年,投入反袁斗争,被推举为浙江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详细]

罗锦山 [公元1828年-1918年]

  • 罗锦山,名光诚,字云卿,笔名锦山,汉族,河州北乡罗川村(今永靖县刘家峡镇)人。生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卒于民国7年(1918年),享年90岁。他一生怀才不遇,专攻书法,自成一派,是名著陇右的书法家。 罗锦山天资聪颖,秉性刚直。他幼时好学上进,才华出众,不足20岁就中了秀才,选为贡生。后...[详细]

骆少廷 [公元1886年-1940年]

  • 骆少廷(1886~1940年),民间彩调艺人。生于四塘乡池头村,后定居于两江圩。擅演丑角,其他行当也胜任。对剧情体会深刻,做工精细,造型逼真,表演活灵活现。他表演过的剧目达百余种,其中尤以《龚裁缝裁衣》脍炙人口。他将龚裁缝当着顾客的面偷布的伎俩表现得维妙维肖,一连串量布、喷水、熨布、剪布、藏布的...[详细]

罗霞天 [公元1898年-1980年]

  • 罗霞天(1898—1980),临安於潜景村浪山(今属太阳镇)人。青少年时曾以刘大白等为业师,刘为其取霞天之名。后留学德国柏林大学经济系。北伐时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北伐军入浙后,罗积极参与“清党”,为当时国民党CC派中坚之一,曾任国民党中央执委。1933年,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创建,罗任政治总教官。1...[详细]

罗映珍 [她用爱唤醒了沉睡三年的丈夫]

  • 罗映珍,女,1978年,中共党员,从1998年9月起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作为一名 的妻子,罗映珍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但热心本职工作,而且热爱公安事业、关心支持缉毒工作。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的奉...[详细]

鲁效孔 [公元1864年-1946年]

  • 鲁效孔(1864-1946),临夏县三角乡大鲁家村人,早年就读于王朝弼私塾,后又考入甘肃师范,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赴新疆阿尔泰教学。民国五年(1916)返乡后在刷达小学任教。民国十一年(1922)任凤林小学校长,民国十二年(1923)担任导河县(今临夏)立初级中学教师,民国十四年(1925)担任导...[详细]

鲁效祖

  • 鲁效祖,字绳伯,临夏县北塬大鲁家村人,甘肃文高等学堂毕业,于金树仁在甘肃政法学堂同学。民国四年(1915)杨增新从河州知州升任新疆都督,鲁效祖随杨增新去新疆,任希尔津河县县长,阿尔泰道尹等职。民国十七年(1928)杨增新被刺,金树仁任新疆省主席兼总督,鲁效祖任省政府秘书长,后任高等法院院长及驻苏...[详细]

卢耀天 [公元1916年-1999年]

  • 卢曜天,1916年出生,韩集镇姚川村人,无党派人士。1935年,临夏中学初中毕业,获头名殊荣,当年赴省会考,名列前茅,一时传为佳话。1947年,当选临夏县参议会议员,曾为减轻农民税务负担、掩护中共地下党员等做了许多有益工作。1949年,国民党"马家军"韩起功部从姚川村抓兵5人,他冒险进城,以欢送...[详细]

马璘 [公元1853年-1931年]

  • 马璘(1853-1931),字玉清,东乡族,东乡县北庄人。早年随马占傲征战,因功积职。清宣统三年(1911)任马安良精锐西军分统,随马安良赴陕西进剿革命军,攻乾州未克,清帝溥仪退位,随部退驻兰州。1912年7月升任凉州镇总兵,翌年代马安良署理甘州提督,马安良病故后代理甘州提督,后改任甘州镇守使。...[详细]

马麟 [公元1873年-1945年]

  • 马麟,1873年出生。字勋臣,甘肃省河州临夏县人。马海晏之次子,马麒之胞弟。幼读私塾。1895年河湟事变,与兄招募回勇,维护地方。民国时出任国民政府甘肃保安司令,国民革命军骑兵暂编第1师师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1900年八国联军犯京师,和马麒随父海晏赴北京,参加庚子之役,抵御洋人侵略。...[详细]

马麒 [公元1869年-1931年]

  • 马麒(1869-1931.7),回族,乳名尕七,字阁臣,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人。马海晏之长子,马麟之胞兄。 清末至辛亥革命 1894年(光绪20年),随其父加入董福祥领导的甘军。义和团之乱中,马麒随甘军参战,其后驻留北京,负责慈禧太后的警卫任务。1900年其父马海晏死后,...[详细]

马安良 [公元1855年-1920年]

  • 马安良(1855-1920),回族,原名马七五(左宗棠赐名“安良”),字翰如,经名阿卜都尼·默知德,甘肃省河州(今临夏自治州)临夏县西川莫泥沟人。马占鳌(官至补用总兵衔)之长子(次子马国良、三子马遂良)。为中旗正旗官。1912年10月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北洋政府甘肃提督。北洋陆军大将衔。 清...[详细]

马彪 [公元1885年-1948年]

  • 马彪(1885——1948),字炳臣,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人,行伍出身。马海晏(马步芳的爷爷)六弟马海清的长子,马步芳堂叔,国民革命军中将衔。 人物经历 马彪自1915年起历任宁海军防务支队(司令马麟)中下级军官。 1932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亲英派派兵攻占玉树,引起青藏战争,马...[详细]

马步瀛

  • 马步瀛,字子洲,马步青,马步芳之弟(同父异母),马麒三子,马海宴之孙。 曾任西宁城防副司令。1949年,马步瀛随马步芳等前往麦加朝觐,马步瀛因中暑去世,其小妾(藏族)改嫁同在麦加朝觐的一名宁夏阿訇。漠泥沟乡 临夏县辖乡。1955年为漠泥沟乡,1958年并入马集公社,1961年析置漠泥沟公...[详细]

马步青 [公元1901年-1977年]

  • 马步青(1901-1977),字子云,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人,为马麒长子, 马步芳之兄。早年随父马麒加入宁海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 国民革命军骑兵第5军军长,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步青在台湾历任“-”中将参议,台湾“-”国策顾问,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