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瑶 (1919—1943)淄博市临淄区郑家六端村人。中共党员。1938年1月参加革命,曾任泰山军分区直属队队长。荣立二等功1次。1943年8月牺牲于莱芜。 ...[详细]
张雪 (1932~2002) 笔名戈华、烈石。山东临邑人。中共党员。1946年毕业于渤海第二中学。1947年参加革命,历任鲁渤贸易公司出纳,德州粮食公司秘书、科长,山东省粮食厅科员,西藏工委计划局科长,淄博市粮食局科长,淄博日报社主任,《世纪潮》、《新大陆》杂志主编,高级。山东省新闻学会理事...[详细]
张营存(1921—1948)费县张家沟人。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沙土集战役中,他所在一排担任主攻任务,在正、副排长负重伤,全排仅剩不足一个班的兵力时,时任班长的张营存率队继续前进,一举攻入敌师部。战后立一等功。1948年5月,被授予“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详细]
张渔 (1906—1941) 原名张福荣。临淄县端智乡赵王庄(今属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 人。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应聘在县立西关小学任教。1937年底,参加了临淄县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后任三支队十团一连连长、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区长, 1940年12月任县长。1941年7月,被错划为“...[详细]
张云菲 (1902—1984)原名张栋,字耘斐。郯城县马头镇人。6岁入私塾,后在本镇竞进小学读书。毕业后任小学教师10余年。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郯城县民众动员委员会、鲁南民众动员委员会四分会、山东抗敌协会四分会宣传部长,山东省文化协会部、山东省教育厅编审科。曾主办抗日《动员报》。1948...[详细]
张闵斋 (1906—1965)临淄县安仁乡(今属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 呈羔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冬,在广饶组建抗日游击队,后编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39年任临淄县淄东区委会主任、区长。1945年历任县民政、司法科长,县敌工部副部长等职。1948年12月起先后任临淄县...[详细]
张真 (1917~) 原名天璞。戏剧评论家。山西临汾人。1940年毕业于辅仁大学。1942年后,在江安戏剧专科学校任教。1947年在北平参加祖国剧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42年后历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师,华北大学三部文艺学院教师,中央戏...[详细]
张志法 (1920—1981)沂水县张家荣仁村人。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任乡总支书记。1956年回村任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挖渠引河水、建塘坝,扩大水浇地1680亩。1958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1964年11月18日,《大众日报》曾介绍了他实行农业科学管理的经验。1979年当选...[详细]
张志桂(1912—1963)女。沂水县江峪村人。1942年3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第十团政委陈宏有个刚满3个月的女孩叫鲁生, 因为孩子的妈妈在八路军医院工作,日夜操劳,营养不好,没有奶水喂孩子。为了保全孩子的生命,陈宏托区妇女救国会干部请张志桂代为抚养鲁生。张志桂当时也有一个刚满月的孩子,但她...[详细]
张宗文(1903—1971)沂水县大罗章村人。全国先进生产者。1939年曾任八路军地下交通员。1943年春,响应抗日民主政府发出的“发扬‘南泥湾’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带头组织村民成立消费合作社,并被推选为经理。1946年任杨庄区联合供销社主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调任沂...[详细]
赵斌(1917—1939)字杰三。苍山县河头村人。193 8年5月参加临郯青年救国团,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当选为中共临郯县委委员,任青年部长、青年抗日救国团组织部副部长兼临郯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会长。1939年11月20日晚,敌人向中共临郯县委驻地涌泉一带“扫荡”,赵斌带领青救团警卫...[详细]
赵德发 (1955~) 山东莒南人。中共党员。山东大学中文系专科毕业。当过教师、机关干部,现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日照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天理暨人欲》、《青烟或白雾》及《震惊》、《魔戒之...[详细]
赵登勋 (1919—1971)曾用名刘润生。临邑县人。1939年6月任陵县五区动委会武装科长。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月任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县委委员。1944年底参加渤海区的整风学习后,调任中共三边县委宣传部长、临邑县委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初期,任河北省杨忠县 (当...[详细]
赵富海 (1945~) 笔名百川。山东临清人。198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专科。1973年任共青团郑州市委副书记,1975年任郑州柴油机厂党委副书记,1994年任《郑州法制报》总,1999年任《跨世纪》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2004年任郑州市作协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详细]
赵光田(1918—1964)蒙阴县大山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 即带领群众绿化荒山,到1952年,植树3000余亩,发展经济林200余亩。是年被评为山东省林业劳动模范。后到本县运输公司工作。 ...[详细]
赵怀祥(1911—1980)临沂大岭村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53年任本村农业社社长后,带领社员向粘土地里压沙改土,兴修水利,把全村1600亩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使粮食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皮棉亩产达到35公斤。1954年,他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195...[详细]
赵家勤(1942—1975)沂南县大头庄人。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任蒙阴化肥厂(军工802厂) 建厂指挥部副指挥。1971年11月任蒙阴县化肥厂副厂长。他靠自学掌握了化肥厂生产全套技术和企业管理,在“文革”时期全国小氮肥不景气的情况下, 使该厂仍盈利5439万元。1975年4月,...[详细]
赵吉祥 (1923—1952)莒南县址坊村人。1940年参军。194 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任连长。 在同年9月的辽沈战役和冬季的平津战役中,各立大功1次。1950年任营长, 10月赴朝作战。11月率全营夜行70公里,消灭李承晚部队1个营。战后, 三十八军为他记大功1次。翌年任团参谋长...[详细]
赵连科(1899—1972)平邑县龙汪河村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村长。新中国建立后,他带领群众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力发展畜牧业。至1957年,全村生猪存栏1000头、 羊300只,还办起15处养鸡场和养猪场。1957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