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萍(1914—1943)原名凤泰。沂南县留田村人。193 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夏被安排在上海党中央特科工作。1935年夏任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师政委。1940年任冀南行署-侦察科长,曾将日军翻译官从据点中抓出枪决,在集市上处决敌宪兵队长,并只身入敌监狱救出冀南行署秘书长。1943...[详细]
徐华清(1788—1850) 字际唐。临淄县徐家圈村(今属淄博市临淄区)人。幼年入塾,喜爱武功。其父徐相臣,按其志向,延师习武。1807年—1808年(嘉庆十二、十三年) 乡试、会试连捷。及殿试,又夺魁,成为临淄历史上惟一的武状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出任直隶提标右营游击,后升任甘肃省参...[详细]
许继祥(1934—1971)莒南县许家黄庄人。1955年参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退役后不久即到路镇机械厂任车间主任。带领工友改制成功新式步犁和三腿木耧。1959年被评为山东省工交基建积极分子。 ...[详细]
徐敏山(1905—1966)沂南县岸堤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冬在反“扫荡”中带领县大队与敌作战72次,被鲁中区党委、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947年任沂南县副县长,带队频频打击地主还乡团,立特等功1次。1957年任济宁专署副专员。1963年任山东省南四湖工程局党委副书记...[详细]
徐农(1917—1949)沂水县徐家洼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沂水长安区委书记。1949年奉命南下,任浙江省汤溪县委书记,领导开展新解放区的各项工作, 并多次率大队配合主力部队剿匪。同年7月,县委机关遭敌包围时牺牲。 ...[详细]
徐轶千 (1896—1969)又名陈家驹。临淄县孝感乡长胡同村(今属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 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先后在河南省第三师范、第五师范,武汉中华大学附属中学任教。1928年任山东省立第四师范校长。1935年,受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派遣去欧洲各国考察教育,对德国的法西斯学校...[详细]
许绍棣(1900-1980),字萼如,临海县(今临海市)张家渡人。复旦大学商科毕业。1928年,任浙江省立高级商业学校(即发展至今的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继任国民党浙江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是浙江CC派的核心人物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任蒋介石南昌行营秘书兼设计委员,旋奉派赴欧考察,回国后于1934...[详细]
徐慎韬(1871—1965)字金六。临沭县徐贺城人。一生执教近50年。1939年夏,时年68岁参加了抗日青年训练班,步入革命队伍。1940年任临沭县参议会参议长后,经常骑着毛驴走村串巷宣讲抗战道理。后又任滨海专区副参议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详细]
徐思美(1904—1969)平邑县里山蒋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带领群众开展互助合作运动,1951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53年后,带领群众整地造田300亩、 植树万株、建果园70亩。1956年被评为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 ...[详细]
徐泰贞(1884—1959),字干卿,莒南县壮岗镇大莲花汪村人。1893年入读塾师。1907年考入山东省立临沂师范,是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因鼓动学生闹学潮被清政府所通辑,被迫逃往泰安、日照等地。1911年辛亥革命后,重返学校,并于当年毕业。毕业后即返回家乡,输资办学。1934年开始与谢辉等...[详细]
徐腾蛟(1898—1933)字孟章。郯城县胜利乡徐圈子(今南刘宅子)村人。自幼上学。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村党支部书记。1933年春为苍山-筹集0弹药, 将自家的100余亩田地和其他物品变卖。苍山暴 动时任“中国工农红军郯城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失败后,为继续秘密建立工农武装,又...[详细]
徐湘南(1909—1929)字占恒,号凯风。沂水县司马村(今属沂南县)人。1928年春组织沂水县南乡农民协会并为负责人。 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中共沂水南乡区委书记, 兼管莒县特支工作。翌年2月任沂水县农协常委。他在几十个村庄组织农协会, 发展党员。1929年5月,国民党沂水县党务指导委员...[详细]
徐增阳(1891—1984)沂水县张家庄子村人。1950年他对棉花实行科学生产管理, 使皮棉亩产达到49公斤,他种植的玉米和地瓜亩产分别达到250公斤和2500公斤。 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后又连续3次获省生产模范和农业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详细]
徐志芳(1892—1981)女。临淄县敬信乡荣家庄(今属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乡)人。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妇救会会长。她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其长子荣子修、次子荣子敬带头参军。组织妇女缝军衣、做军鞋、支援前线,并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1940年后,临淄县大部沦入敌手,抗日组织转入...[详细]
阎超(1907—1985)原名阎习文,又名阎金铭。淄博市临淄区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副总队长、苏鲁支队作战科长、教导二旅五团作战参谋、县游击大队长、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参谋长、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南第一军分区参谋长、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详细]
杨财恭(1939—1967)蒙阴县谢家庄人。1958年入蒙阴纤维厂当工人,大搞技术革新, 提高了工效;并经常帮助同班组的职工解决技术上的问题。1959年,他所在的班组超额完成绳索10635公斤。翌年,他被省人委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 ...[详细]
杨成忠 (1913—1947)沂水县河奎村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书记。 1940年夏, 任柴山乡总支委员、村支部书记,不久任高桥总支书记。1942年8月担任柴山区委书记, 组建了区中队,使柴山区成为沂北行署模范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沂城区委书记、东庄区区委书记。1947年4月...[详细]
杨春蛾 (1963~) 女。山西曲沃人。九三学社成员。198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同年参加工作。历任山西忻州高丘学校教师,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忻州市第一、二届政协常委。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一路走来》,诗集《我所呼吸的空气》,散文诗集《与你同行》,文化散文《五台朝顶...[详细]
杨次章 (1879—1957)名孔宪。 沂南县朱家里庄人。自幼读书。有4子2女。1932年长子杨荫田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他变卖家产,五去济南,配合中共地下党组织营救杨荫田出狱。 1938年2月,次子杨云田与他人一起组织起百余人的抗日队伍, 他把家里的粮食全部拿出来供应部队。6月,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