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 [汉][公元195年-256年,曹魏著名经学家]

  •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 人。三国时曹魏著名经学家,王朗之子、司马昭岳父。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世袭父亲兰陵侯爵位,任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曹芳被废,他以持节兼太常迎接曹髦继位。又帮助司马师...[详细]

王献之 [明][公元344年-388年]

  •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因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其族弟王珉继为中书令,也以书法著闻,因称王珉为“小令”。 王献之初娶郗昙女,后尚新安公主,其女被立为安僖皇后,“后亦善书...[详细]

王衍 [晋][公元256年-311年,西晋大臣]

  • 王衍(256—311年),字夷甫,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西晋大臣,喜谈老庄,倡导玄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王衍出身士族,父王义为平北将军,与正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是从兄弟。王戎善清谈,对他有较大影响。少年时代去拜访“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山涛目送他远去的身影说:“误天下苍生者,...[详细]

王羲之 [晋][公元330年-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

  • 书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详细]

韦步彩 [清]

  •  韦步彩(公元19世纪),字重雅,清,韦寨人。嘉庆庠生,道光六年(1826年)捐为福建省延平县试用县丞,后升为台湾府参将,夫妻在台湾指导人民耕织,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百姓称颂。...[详细]

卫青 [汉][?-前106年,十七史百将传]

  •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元光二年汉武帝决定改变西汉初期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和兵力,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共有...[详细]

韦仲魁 [清]

  •  韦仲魁,字象时,号大公。清,迎仙店北仁和寨人。父韦宁国,雅号老宁,富有田产,乐善好施,为乡里仁人。仲魁受父影响,幼聪颖好学,及长,昼学文,夜习武,颇有长进,得师器重。18岁中武解元,26岁取武进士,善骑射,常使60斤重大刀。光绪年间任云(南)贵(州)协镇都督,一面练兵戍边,一面领导兴水利,建学...[详细]

卫子夫 [汉][?-前90年]

  •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女,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公车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详细]

武乙 [商][?-1113年,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

  •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庚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3年,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一说死于战事,葬于殷。 武乙在位时,巫教势力极大,经常假借天意钳制商王的行动,武乙便想方设法打击巫权。有一次,他命工匠雕了一个木偶,...[详细]

武之望 [明][公元1552年-1628年,明末著名医学家]

  • 武之望(1552~1628年),明末著名医学家。西安府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出身于耕读之家,少年时刻苦好学,经史子集无不通晓,被誉为“关中鸿儒”。 武之望淡于名利,一生未追求功名。他因子孙辈患麻疹时苦于乡间无医诊治,便亲自尝试,在钻研前人医学典籍的同时,翻山越岭采撷草药,治好了子孙的病。...[详细]

萧思话 [南北朝][公元6年-455年]

  • 萧思话(公元四○六年――四五五年)字文休。南北朝南兰陵人。孝懿皇后弟子。元嘉中为青州刺史,孝武时征为尚书左仆射,后拜郢州刺史。思话少未知书,以博诞遨游为事,好骑屋栋,打细腰鼓,侵暴邻田,人患毒之;后乃折节,好书史,武帝一见,便以国器许之。历十二州,杖节监督者九焉。爱才好士,人咸归之。工书,书断称...[详细]

萧子云 [南北朝][公元487年-549年]

  • 萧子云(487-549)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景齐,南兰陵人。为萧嶷第九子。萧子云从小勤学而有文采。26岁写成《晋书》,30岁任梁秘书郎,后迁太子舍人,著《东宫新记》。后累迁北中郎外兵参军,晋安王府文学、司徒、主簿和吏部长史兼侍中等职。他还善于草隶书法,善效钟元常(钟繇)、王逸少(王羲之)之...[详细]

谢榛 [明][公元1495年-1575年]

  • 谢榛(1495—1575年),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李攀龙、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之一。其诗及诗论,在当时及其后,都有较大影响。 谢榛是一位布衣诗人,一生浪迹四方,未曾入仕。眇一目,自幼喜通轻侠,爱好声乐。16岁时写的乐府曲辞...[详细]

谢道清 [宋][公元1210年-1283年]

  • 谢道清(1210年-1283年),临海县(今临海市)城东下渡人。宋理宗的皇后,宝庆三年(1227年)九月,进封为贵妃,十二月,册封为皇后。德祐二年二月,元军进驻钱塘,为保全临安城,道清派左丞相吴坚等,赴元大都将降表进呈给元世祖忽必烈,南宋至此基本告亡。谢道清74岁那年,离开了人世,归葬于家乡。 ...[详细]

邢侗 [明][公元1551年-1612年]

  •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明嘉靖三十年生于临邑县万柳村一个书香门第。邢侗资秉聪慧,7岁能作擘窠大书,剑拔 张,气势生动;13岁作雅宜(王宠)楷书;家多藏书,14岁能读所藏。18岁考取拔贡,隆庆四年(1570)应诏进京,尽友...[详细]

徐晃 [三国][?-227年,十七史百将传]

  •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详细]

徐陵 [南北朝][公元507年-583年]

  •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徐陵既擅宫体,亦为骈体大家,并都取得较高成就,是南朝后期重要的文学家。 徐陵幼小聪悟,“八岁能属文,十二通《老》、《庄》。及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史》本传),其父徐搞为萧纲的文学侍读,徐陵亦因之得以出入萧纲的府第。萧纲策立为太...[详细]

羊欣 [南北朝][公元370年-442年,东晋、南朝宋时著名书法家]

  • 羊欣(370—442年),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人。南朝宋著名的书法家。 羊氏为泰山名门望族。羊曼、羊续、羊秘、羊固、羊绣、羊祜等,都是羊氏家族的著名人物。这个家族“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晋书·羊祜传》)羊欣属于羊祜的伯父羊秘的一支。父亲羊不疑。羊欣随家族南渡后,历仕...[详细]

养由基 [春秋战国]

  • 养由基,嬴姓 ,养氏,字叔,名由基(亦作繇基),公元前7世纪出生于养国(今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 养由基自小就很会射箭,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被称为神箭手。 楚庄王时,令尹(相当于宰相)斗越椒叛乱。庄王张榜招贤:“胜越椒者,即为令尹。”校兵养由基出,愿与斗互射三箭。斗三箭...[详细]

阎立本 [唐][公元601年-673年]

  • 阎立本:(?—公元673年),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出身绘画世家与父亲毗,兄长立德均擅绘画、工艺和建筑。当过右相、封博陵县男、中书令。他工书法,擅画人物、车马、台阁。他能“变古象今”,笔力圆劲雄浑;尤精肖像,长于刻画性格。画作有公元六二六年作《秦府十八学士》、公元0三年作《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