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鼎(1895—1942)今仲村镇三合四村人。他从青少年时期就追求进步,追求光明,反对封建势力,具有民族气节,早年即参加革命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面对将要- 的严峻局面,他与鲍天仇、唐绍典、王保胜、张振等一起率先在费(县)西北成立了一支百余人的民众抗日武装“常备军”,在蒙山一带进行...[详细]
唐万成,1913年6月出生,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唐汪乡塔石沟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唐万成生于一个贫苦的雇农家庭。靠给本村放羊渡日。16岁时,被西北军抓丁,在冯玉祥的部队当兵。 1931年12月,...[详细]
王保胜(1907—1970)今仲村镇北仲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中。1931年10月在吉林参加抗日义勇军,历任班长、排长等职。1936年6月,因病与部队失去联系而返回老家,不久参加费县六区抗日游击大队。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和唐绍典等组织抗日自卫队。1939年7月,六区抗日游击...[详细]
王春英,女,1912年生,今丰阳镇朱家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任本村村长。1942年,八路军战士的军服供应很紧张,王春英就带领妇女们种棉花。当地没有种棉习惯,她对姊妹们说:“前线缺啥咱种啥,不会就学。”她们边学边干,年底,收了2000斤籽棉,全部交给了区政府。从1943年到1947年,鲁南军区医院的一...[详细]
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原临沂市苍山县)人,一生阅历丰富,文思不俗,勤奋不懈。1949年去台湾,1978年后移居美国纽约。 王鼎钧曾用名方以直,1925年生,抗战末期弃学从军,曾在报社任副刊主编,也当过教师。 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品红豆诗人的诗》,...[详细]
汪桂茂,字月培,明末清初朴里(今柏林镇汪家坡)人。生卒不详。明代崇祯年间贡生。曾任江西星子县训导,后升山东省莱阳县教谕,时值明灭,未赴任,遂绝意仕进。居家读书,至97岁尚吟哦有兴。著《县志补》4册。乡里称其高才博学。...[详细]
王敬明同志生平(1918-2006)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北京航空学院原副院长、离休干部(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王敬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9月18日凌晨1时59分逝世,享年88岁。 王敬明同志,1918年10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费县一个贫农家庭,1937年...[详细]
王景生同志生平(1922-2007) 原中共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常委、秘书长,原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太原钢铁公司党委书记,离休干部王景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月20日3时40分在太钢总医院逝世,享年85岁。 王景生同志,1922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安泽县城关村(现古县城关镇)。1...[详细]
王力生(1918—2000)原名王桂艳,曾用名王艳,今地方镇人。1933年秋,考入费县师范讲习所第二期。1936年毕业后,受聘到地方小学任教。期间,参加了费县师范讲习所每周六晚上举行的在校学生的读书会,由李平、李祖恩二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了党在费县发动的武装暴-动 。1938年3月...[详细]
王舒(?—333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处明,东晋初年官员。侍御史王会之子,丞相王导从弟。 307年(永嘉元年),王舒跟随司马睿渡江,是随晋元帝渡江的“百六掾”之一,先后任镇东参军、溧阳令。313年(建兴元年),任后将军司马裒的谘议参军。317年(建武元年),升任车骑司马。在司马...[详细]
王肖武(?—1652)名俊,字肖武,亦作小吾。明末清初山东农民起义军领袖。祖籍兰陵,至其父迁居今魏庄乡吴家庄。其妻李姓,娘门梁邱。王肖武原家道富有,在开明山前有很多田产,雇用一些佃户为其开荒种地,意图通过捐资纳粟取得功名。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山东因遭受极为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赤地千里,哀鸿...[详细]
王义美,今地方镇东固村人。元朝中统三年(1262年)以质子应募从军,不久被选为管军百户,成为入侍元世祖忽必烈的禁军。至元五年(1268年)元世祖亲征叛王海都于北庭,王义美随驾北征,奋勇作战,攻营俘敌,屡建奇功。至元九年因功升千户把总。至元十四年任汉军总镇,与元帅刘深南收残宋。他有胆识,多智勇,战...[详细]
王依群(1920—2001)原名王瑞昌、王芝,今地方镇人。1934年,在费县师范讲习所读书,受地下党组织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以教员身份开展地下工作。1938年3月任中共费县工委宣传干事。6月任费县一区区委书记。9月任费县第一游击大队教导员。1...[详细]
王允之(303年—342年),字深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将领,侍御史王会之孙、抚军将军王舒之子,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的堂侄。 王允之出身“琅邪王氏”,早年曾揭发王敦反叛图谋,并随王舒居于荆州、会稽等地。苏峻之乱时,王允之代任扬烈将军,领东方义军屡战叛军,在平叛中建立大功。战后获封...[详细]
卫长君,原名卫长子,后改表字为长君。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卫青、卫思后卫子夫的长兄。官职为侍中。 卫长君出生于汉文帝末年。身世寒微,其家号卫氏,在当时的平阳侯封邑境内。其父早卒无载,母亲冠以夫姓称卫媪,曾为平阳侯家僮,一说侯妾。 卫长君是家中长兄,下有三个妹妹三个弟弟,分别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