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淞 [宋]

  • 陆淞,[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人,陆佃之孙,陆游胞兄。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 南渡初,有宗室子某,寓居会稽,园亭甲于浙东,座客皆为一时名士,淞亦茌列。有姬盼盼,为淞所属意。一日,偶睡不侍觞,淞因问之,呼之出,枕痕在脸,为赋瑞鹤仙词。其词一时盛传。后盼盼...[详细]

陆叡 [宋][?-1266年]

  • 陆叡(?-1266),字景思,号云西,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 淳佑中沿江制置使参议。宝祐五年(1257),白礼部员外郎除秘书少监,又除起居舍人。后历官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淮西总领。《全宋词》存其词三首。同年(公元1266年)去世的名人: 赵葵 (11...[详细]

鲁芳桂

  • 鲁芳桂 原名钱琴花。女,演员。浙江嵊县长乐人,1923年12月出生。1933年招入由临安人鲁伟举办的科班“民生剧社”学戏,工小生。后科班改为“鲁家小京班”,以京剧为主、兼学越剧、绍剧,文武戏都演。教她的老师越剧有“矮尼姑”、马潮水、财标师父;京剧有吴月楼、叶师父等;绍剧有小董师父等。因她形象好...[详细]

罗珦 [唐]

  • 罗珦(生卒年未详),会稽人。唐代宗宝应(762—763)年间赴京师-,授太常寺太祝。 曹王李皋先后任江西、荆襄、山南东道节度使,珦历参幕府,累迁至副使。李皋卒,李实为留后,因克扣军士衣食,酿成哗变,焚掠城中。珦捕斩为首者十余人,命军士退出所掠物资,免罪不问,事态遂告平息。召为奉天令。奉天靠近...[详细]

罗梅影

  • 罗梅影 女,服装保管员。1923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农村。1935年到上海做佣工。1944年8月进雪声剧团学习戏衣穿戴和保管,做袁雪芬的“-大衣”,受益于袁雪芬的改革影响和服装指导。能积极配合韩义、张坚安的服装设计工作,首先在越剧舞台上采用不反光面料,如绉缎、珠罗纱、乔其纱。如《绝代艳后》中...[详细]

罗万化 [明][公元1536年-1594年,明朝状元]

  • 罗万化(1536-1594),字一甫,号康州,会稽伧塘(今浙江上虞长塘)人,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文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升侍读,因不肯奉迎权臣张居正,多年不得升官。居正卒后升任国子祭酒、南京礼部侍郎。因父病故而守丧回乡,曾赈灾活人甚众。丧服满后任南京吏部侍郎,升礼部尚书、国史馆副总裁。因不满...[详细]

罗志摩

  • 罗志摩 男,一级舞美设计师、赏石家。浙江嵊县人,1930年2月出生。中国舞美学会顾问,浙江舞美学会名誉主席。抗日时期沦落为乞,曾拜民间乐师学艺,演奏江南丝竹。日寇投降后,继父业学牙医。1950年参加浙江省文工团乐队。1952年任浙江越剧团二胡、琵琶、箫、笛、小提琴和钢锯琴演奏员。1954年考入...[详细]

卢时俊

  • 卢时俊 男,二级编剧。浙江嵊县城关镇人,1934年11月出生。1950年11月考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学戏。1955年任上海越剧院一团干事。1956年被上海市文化局派驻少壮越剧团任辅导员。1958年任上海市青年越剧团艺术指导员。1959年进上海戏剧学院首届戏曲编导进修班学习。1960年回上海越剧院...[详细]

陆西星 [明][公元1520年-1601年]

  • 陆西星(1520-约1601年),字长庚,号蕴空居士、方壶外史。兴化人。道教“东派”之祖,《封神演义》作者。他早年孤苦,聪明过人,尝为名诸生。曾九试不遇,遂弃儒服为黄冠,当了道士,为后世道教信徒尊为“东派”之祖。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南华真经副墨》8卷、《方壶外史》8卷、《楞严述旨》10卷、...[详细]

裘绿琴

  • 裘绿琴 女,演员,浙江嵊县崇仁人,1927年1月9日出生。幼年家贫失学,参加当地科班学戏。在老师精心教导下,经几年刻苦努力,成为在沪、杭一带较受观众喜爱的小生演员。解放前后,几次组团并担任剧团领导和主要演员,先后有南京市新声越剧团、芜湖市越剧团、杭州市越剧团等。在上海曾参加和平、光明、天鹅等越...[详细]

吕渭老 [宋][宋朝词人]

  •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其早期词作多抒写个人情趣,语言精炼,风格秀...[详细]

吕原 [明][公元1418年-1462年]

  • 吕原(1418—1462),字逢原,号介庵,秀水(今嘉兴)人。 吕原的父亲吕嗣芳是万泉教谕,兄弟吕本,是景州训导。父亲年老后,就养于景州。不久,父、兄相继而亡,家贫无钱归丧,只能薄葬于景州。吕原经常到墓前恸哭,引得过往之人都跟着心酸落泪。很久以后,吕原才侍奉母亲南归还乡,家境更加贫寒。一日,...[详细]

吕造 [宋]

  • 吕造父子二人均为状元,同在翰林院任职翰林,皇上命作《重阳诗》,吕造素不学诗,心中惶惧,诗云:“佳节近重阳,微臣喜欲狂。”皇上大笑,旋令外补。故当时有云,“泽民不识楷杷子,吕造能吟喜欲狂”。 据元好问《续夷坚志》中记载:吕造的祖父吕延嗣,父亲吕忠嗣,俱第状元。吕造未第时,梦见有好几条龙蜿蜒自天...[详细]

马岱 [三国][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超的从弟。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马岱追随兄长马超逆战曹操于潼...[详细]

马阿顺

  • 马阿顺(生卒年不详) 男,演员。四大名丑之首。原名金阿顺,浙江省嵊县马塘村人。幼年丧父,随母改嫁至嵊县马家村。1900年后,拜落地唱书祖师金芝堂为师,学唱书。1906年小歌班诞生后,入班工丑。与名旦卫梅朵组成戏班,演于嵊县城乡,是著名的“梅朵阿顺班”开创者。1917年6月,与卫梅朵、张云标等进...[详细]

马潮水 [公元1885年-1974年]

  • 马潮水(1885—1974) 男,演员、戏教师、编导。浙江嵊县马仁村人。越剧创始人之一,“越剧之家”创建人,男班著名老生演员。马自幼入私塾念书,1899年因家贫辍学,拜相来炳为师唱“落地唱书”,他从传书宝卷中学语汇,丰富唱书内容情节,致使唱书有声有色,生动感人。1906年初春,在浙江余杭陈家园...[详细]

马鉴源 [清]

  • 马鉴源,字养之,清代杨村(今南市镇杨村)人,贡生,初入学,即立志发奋,听说贺复斋先生在三原“清鹿书院”讲授程朱理学,便赴其门下,拜师求学。学业精深,被称为贺先生的高足弟子。文学以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的文章为师。虽意境不及,百文章颇具锋芒,旨在匡正时弊。人如其文,鉴源赋性耿直,言行有礼,他一生学百不厌...[详细]

马良忠 [公元1925年-1991年]

  • 马良忠 (1925—1991) 男,演奏员、作曲。浙江省嵊县马仁村人。14岁辍学务农。自幼受家乡民间文艺影响,爱好音乐,少年时就会吹笛子、拉二胡和打击乐的演奏,做过道士。1944年6月到上海,先后在全香剧团、东山越艺社、雪声剧团担任乐师。1950年4月,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任乐队伴奏。1954年...[详细]

茅盾 [公元1896年-1981年,著名作家]

  •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详细]

毛蝴蝶

  • 毛蝴蝶 女,演员。浙江绍兴人。1925年2月出生。原名傅毓珍,7岁时过继邻居毛家。13岁进绍兴的笃班吉庆社学戏,启蒙老师为刘君玉,先学花旦,后改小生。15岁出师,随表姐赵瑞花去宁波插班演戏。16岁表姐又带她去上海,在通商、环龙等戏院演出,成为当时中型剧团里的主要小生。1945年后演艺大进,开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