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伟 (1966~) 原名竹雄伟。浙江上虞人。1988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现供职于宁波《文学港》杂志社。宁波市作协副主席,市政协常委。1996年开始发表小说。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越野赛跑》、《爱人同志》、《爱人有罪》,中短篇小说集《乡村电影》、《水上的声音》...[详细]
白 薇 (1893-1987) 全国政协委员,现代作家。 湖南兴宁县(今资兴市)人。原名黄彰,女,1893年2月5日出生于兴宁县秀流村。其父黄晦,曾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她少年时期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萌发反封建意识。1915年,就读于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勤学苦读,诚恳待人,被...[详细]
柏青 (1953~) 原名张柏青,笔名柏青、弘引。内蒙古突泉人。中共党员。 1979年毕业于白城师范中文系,2001年又毕业于长春税务学院研究生班财政学专业。曾任教员、、基层干部,现为内蒙古国家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内蒙古作协副秘书长。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20...[详细]
白涛 (1959~) 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右前旗人。大学本科毕业。历任包头市总工会干事、职工学校校长,市科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内蒙古青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诗集、散文集《此山彼海》、《苍狼泪》、《心上的故乡》、《蓝色的母亲河》、《从...[详细]
巴·那顺乌日图 (1945~) 蒙古族。内蒙古科右前旗人。中共党员。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任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驻哲盟记者站站长,内蒙古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内蒙古广播电视科研所所长。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生活之路》、《花的世界》、《绿满草原》...[详细]
薄皇后,名不详(?—公元前148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汉景帝刘启的第一任皇后,与汉景帝祖母薄太后同族,和汉景帝做了20多年的夫妻,但是汉景帝却并不宠爱她。汉景帝为太子时薄氏为太子妃,无子无宠。公元前157年,汉景帝登基后,立为皇后。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废黜薄氏的皇后之位,退居别宫。汉景帝...[详细]
边震遐 (1935~) 浙江诸暨人。中共党员。1950年肄业于上海南山机械职校。同年参军,历任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福州军区政治部、福建日报社、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级文学。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峡谷回声》,长篇报告文学《朝鲜战争中...[详细]
蔡人灏 (1963~) 笔名东方浩。祖籍浙江温州,生于浙江嵊州。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绍兴师专中文系,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曾在中学任教12年,1995年调嵊州市文联,任副主席兼秘书长。2005年任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详细]
曹建平 (1968~) 笔名黑陶。江苏宜兴人。199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无锡师范学校任教。1993年起,供职于无锡江南晚报社。江苏省作协理事。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散文集《夜晚灼烫》、《泥与焰》、《绿昼》、《漆蓝书简:书写被遮...[详细]
曹里怀 (1909-1998)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空军副司令员。 湖南省资兴县(今资兴市)人,I909年11月15日出生于资兴县柏树村一个贫苦家庭。1926年从县乐成高小毕业。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同年5月在井冈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三十二团二营技术书记。1929...[详细]
曹末风 (1911~1963) 浙江嘉兴人。中共党员,民进成员。大学毕业。1932年起历任北京平民中学、青岛女中及上海培成女中教员、教务长,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之江大学、贵阳师范等大学教授,商务印书馆编审、出版部部长,华东教育部高教处副处长,上海市高教局教学处处长、副局长。1924年开始...[详细]
曹辛之 (1917~1995) 笔名杭约赫。江苏宜兴人。民进成员。1935年起任江苏小学教师,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学员,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历任晋察冀边区抗战建国教学团团员,重庆、上海、香港生活书店,北京三联书店美术室主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宣传科长、设计组长、。民进...[详细]
陈遐瓒,字普元,始兴县沈所乡兴仁里村人。1926年10月1日出生于书香之家,从小接受新文化熏陶。1932~1944年,先后在学哲小学、始兴县立第一小学、中山大学附中学习。1944年考入中山大学英语系。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回到始兴,在始兴中学任英语教员,同时参加抗日同盟,从事中国...[详细]
陈胤(572年-?),南北朝人,陈朝废太子、吴兴王。后主陈叔宝的庶长子,母为姬妾孙氏 孙氏是陈叔宝少年时候的侍妾,因生产陈胤难产而死,嫡母沈婺华心生怜悯,收养了陈胤。陈宣帝就将陈叔宝这第一个儿子当成嫡出看待,下诏曰:“皇孙初诞,国祚方熙,思与群臣,共同斯庆,内外文武赐帛各有差,为父后者赐爵一...[详细]
陈柏中 (1935~) 浙江新昌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天山》、《新疆文学》及《中国西部文学》、副主编、主编,编审。新疆文联第四届委员、副主席,新疆作协第四届理事、常务副主席、名誉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新疆兄弟民族文...[详细]
陈半丁 1876年(清光绪二年)5月14日出生。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坎坷。为谋生,十四岁就在兰溪一店当学徒。十五岁在转至钱庄学徒中开始接触笔墨,自此一发不可收,自言当时“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十九岁时随表叔吴石潜(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来上海于严小舫之小长庐馆拓...[详细]
陈椿年 (1931~) 江苏宜兴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作协文学院讲习所。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苏南文艺》,江苏人民出版社组长,《雨花》杂志诗歌散文组组长、主编,《十字街头》主编,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多幕剧剧本《敌我之间》,长篇...[详细]
陈大梅1921年农历二月生于始兴县沈所镇外营村。家有祖母、父母亲及兄弟多人。小时候曾在本村读私塾,后寄养在舅婆家并在其村里的一间小学读书,继又转入县城始兴县立一小直至毕业。 陈大梅因家庭贫穷,无法继续供其读书,只好跟着父母在家务农。1941年陈大梅已是20岁的青年了,按国民党当时的规定是:“...[详细]
陈方畴,1926年生于始兴县沈所镇兴仁里村。1944年在始兴中学初中毕业,1945年始兴沦陷,在陈遐瓒教育指引下,加入青年抗日同盟,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1947年在志锐中学高中毕业,下半年在肇庆郁南师范教书。1948年初在曲江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49年6月出狱。9月始兴解放后,历任县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