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会作(1914--2003) 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上密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五军宣传队队长,军委总供给部政治指导员,军委四局三科科长,西北供给部粮秣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供给部副部长...[详细]
秋瑾(1875~1907),女,原名闺瑾,字玉贞,小字玉姑,后易名瑾,字璇卿,号竞雄、鉴湖女侠,别号汉侠女儿,另署秋千。祖籍绍兴山阴漓渚(福全)人,出生于福建闽候县。 秋氏为山阴望族,几代官宦。自幼喜好诗文,尤慕剑侠,豪爽奔放。稍长,随四表兄习棍棒拳术、骑马击剑,性格倔强。光绪十七年(18...[详细]
(?—?),字不详,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累举不第,归里苦读。至天宝初始登进士,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尝相唱和。官至太子右庶子,致仕归,时年八十馀,继母健在,给俸禄之半,以孝称。年九十六,以寿终。诗擅五言,善摹湖山景色。 ...[详细]
皎然(720—792),俗姓谢,字清昼,又称昼公,长城(今长兴)人。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出家为僧,受戒于灵隐寺,久居吴兴杼山妙喜寺。唐大历中,颜真卿为湖州刺史,贞元时,李洪为湖州长史,都与之往还。与韦应物、刘禹锡、灵澈、陆羽诸名士往来酬唱。其诗以山水游赏、宗教和生活为主要内容,也有部分表现边塞...[详细]
会稽人,,后为世子刘昱之师,颇受信任。公元456年,佃夫等杀前废帝,立彧为帝,是为宋明帝。继因平定长史邓琬之乱,迁龙骧将军、司徒参军。后为太子步兵校尉参预朝政,权压人主。横征暴敛,人有逆之,祸害立至。大收贿赂,生活奢侈,诸王莫及。广用亲信。公元472年,明帝死,立太子刘昱为后废帝,佃夫加给事中、...[详细]
商喜:(约活动于十五世纪中期),字惟吉,一作恒吉,濮阳(今河南濮阳)人,一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宣宗宣德(一四二六~一四三五)间供奉内廷,授锦衣卫指挥。精于绘事,尤善长历史画。 四仙拱寿图商喜,字惟吉(一说恒吉),明朝人,生卒年月不详,宣德年间宫廷画家,善画人物、山水、花卉等。其作品有《关...[详细]
邵灿 明代戏曲作家。字文明,一字- 。江苏宜兴人。生员。生卒年不详。根据其所著《香囊记》有因续取《五伦全备》新传,标记《紫香囊》一语,而《五伦全备记》作者邱□为景泰五年(1454)进士,可以推断邵灿也当生活于景泰、弘治间。邵灿所作传奇戏曲,仅《香囊记》一种。写宋时张九成听从母意,告别新婚半月的...[详细]
沈瀛 南宋词人。字子寿,号竹斋。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杨万里曾经赠以诗云:逢着诗人沈竹斋,叮咛有口不须开。被他写入《旁观录》,驷马如何追得回?今其书不传。自杨诗看来,《旁观录》大概是《世说新语》一类体裁的...[详细]
沈千运(约707~约757) 唐代诗人。吴兴(今属浙江)人。家贫,性行端直。天宝中应举不第,栖于襄、邓(今湖北襄阳、河南邓县)间,高议卓论,干谒名公,而无结果。既而居于濮上(今河南濮阳一带),以耕稼自适。与诗人高□友善。天宝九载(750)高□任封丘(今属河南)尉,曾过濮相访,有《赠别沈四逸士》诗...[详细]
沈寅初(1938.7.7-)。生物化工专家。浙江省嵊县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市农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和生物农药研究。研究成功我国第一个用量最少、对环境最安全、对人畜无毒害的井冈霉素新农药,并得到广泛推广,建厂30余家,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研究成功微生物...[详细]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寐叟,初别号小长芦社人,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藟轩、持卿、乙葊、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嘉兴人。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详细]
施襄夏,1710~1771,清代围棋国手。 施襄夏名绍暗,号定庵。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1年)。 清雍正、乾隆年间棋手。名绍闻,字襄夏,浙江海宁人。幼年从父学琴,继而学弈。因慕同里范西屏从俞永嘉学弈进步显著,亦从俞受业。十二岁时与范争先,并...[详细]
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汉族,江苏兴化人(一说浙江钱塘人)。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后闭门著书...[详细]
舒位(1765~1816) 清代诗人。字立人,号铁云,小字犀禅。祖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生长于吴县(今江苏苏州)。14岁随父任居广西永福县,官舍后有铁云山,因而自号铁云山人。乾隆戊申(1788)恩科举人,会试落第。一生坎坷,家境贫寒,曾以馆幕为生,事母至孝。嘉庆乙亥(1815)十月,母殁,...[详细]
中国三国时吴书法家。生卒年不详,曾官至中郎将,传《禅国山碑》为苏建所书。此碑又称《封禅国山碑》,碑呈微圆形,篆书,四面环刻。传说江苏宜兴善卷洞曾于西周幽王时忽然裂开,至吴天玺元年(276)其洞再次裂开, 吴帝孙皓假托祥瑞,封禅刻石,建立此碑。汉魏篆书碑刻存世不多,而此碑风格独特,因而受到历代书法...[详细]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 孙嘉淦从小家境贫寒。他利用劳动余暇,刻苦读书,掌握了大量知识。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举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忠言直谏 孙嘉淦在清朝雍正年间任职,享...[详细]
孙位:初名位,后改名遇,一作异,号会稽山人,唐代画家。浙江绍兴人,长居成都。他擅长画人物、松石、墨竹和佛道,特别以画水著名。笔力雄壮奔放,以不着色为特征。善交往,但是豪贵稍有怠慢,便难留一笔,既惑是给重金也不成。他曾在蜀中应天、昭觉、福海等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北宋黄休复评龙水:“波涛汹涌,势欲飞动...[详细]
孙越崎(1893~1995),原名毓麒,绍兴平水铜坑(现平江镇同康村)人。宣统元年(1909)考入山会初级师范简易科,毕业后义务教书一年。民国二年(1913),入上海复旦公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科。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反帝、反封建爱国-。“五四”运动期间,作为北洋大学学生会会长,满怀爱...[详细]
唐希雅:五代画家,初学于南唐后主李煜。 唐希雅,南唐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曾祖而上家于河北,五代迁江右。工书,善画,其初学江南李后主金错刀书,有一笔三过之法,虽若甚瘦而风神有余。变而为画,因其战掣之势,以写竹树,其为荆标柘棘,翎毛草虫之类,多得郊野真趣。与徐熙同称江南绝笔。《海岳画史、宋朝名画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