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凤娟

  • 魏凤娟 女,演员。浙江嵊县湖头村人,1924年11月出生。1935年进入湖宾舞台科班学习,师傅为男班演员高根灿和徽班艺人林幼,工文武小生。学习剧目有《盘夫》、《双龙会》、《红鬃烈马》、《金雁桥》、《三看御妹》等,演出于绍兴、宁波一带。因扮相英俊、功架漂亮,受到观众青睐。1940年到沪,至194...[详细]

卫梅朵 [公元1890年-1931年]

  • 卫梅朵(1890—1931) 男,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原名卫梅云,浙江省嵊县崇仁绕溪村人。幼年家贫,只求学二载。平时他喜欢吹拉弹唱,常以山歌小调取乐,尤其对家乡的落地唱书入迷。1905年前,拜相金堂为师学唱落地唱书。1906年小歌班诞生后,次年便与马阿顺、金荣水、赵海潮等组成戏班,工旦。扮相俊...[详细]

魏梅照

  • 魏梅照 女,演员。卢湾越剧团艺术顾问。浙江省嵊县湖头村人,1921年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30年到嵊县后山群英舞台科班学艺,师从竺老阳、竺荣章、竺均堂,工文武老生。1938年上半年与尹树春、范瑞娟在杭州搭班演出,任头肩老生。1938年7月进入上海至1949年先后与姚月花、邢月芳、小白玉...[详细]

魏尚 [汉][?-前157年]

  • 魏尚(?—前157年),西汉槐里(今兴平县)人。汉文帝时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太守。他镇守边陲,防御匈奴,作战有功。后因上报朝廷的杀敌数字与实际不符,只差六颗头颅,被削职查办。郎中署长冯唐认为对魏尚的处理不当,当面向皇上直谏,文帝派唐持符节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过,恢复了他云中太守的官职。他治...[详细]

魏小云

  • 魏小云,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白泥坎人,1919年8月9日出生。1933年9月入珠溪村吉庆舞台科班学艺,业师有竺焕泉、袁绍庆、裘松樵等。学戏初期未定行当,花旦、小生、小丑、老生等行当角色都曾扮演,如饰《陈世美》中的公主、《十八相送》中的梁山伯。后专从袁绍庆师傅工小丑。袁师督学甚严,晨昏不辍,一...[详细]

魏野畴 [公元1898年-1928年]

  • 魏野畴(1898~1928)原名凤标,字明轩,笔名金士铎。陕西兴平人。三岁丧父。幼读私塾。1913年春考入西安三秦公学,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 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初由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魏在“北高师”上学期间,积极参加五四反帝-。受李大钊等的...[详细]

魏银凤

  • 魏银凤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黄泽镇湖头村人,1923年出生。1933年进天蟾舞台习艺,工旦。入科后学习刻苦,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尤以轻盈稳健的台步著称,做功极为细腻。40年代在上海曾与袁雪芬等同台演出。解放后一直落脚舟山,为浙江定海集艺、舟山专区越剧团主要花旦、老师,曾任团长。在她的拿手戏《叶...[详细]

吴甡 [明][公元1589年-1670年,明朝首辅,明朝兴化三相]

  • 吴甡,字鹿友,晚号柴庵。江苏兴化人,明代官吏,名医。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先后任福建邵武、晋江及山东潍县知县。天启二年,升为御史。后因反对阉党魏忠贤被削籍革职,罢官归里。明崇祯皇帝即位后,吴甡官复原职。后出任河南、陕西巡按。崇祯七年任山西巡抚。崇祯十五年任东阁大学士,为内阁次辅。平章纶阁是后人为吴...[详细]

武畴九 [公元1910年-1991年]

  • 武畴九,男,生于一九〇一年,兴平市东城周村四组人。幼家贫,2岁丧母,其父为清末秀才,在本村教书。 畴九随父就读,后入兴平高小,幼学功底扎实,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安杨虎城将军所办的“中山学院”。时校长为刘含初,教育长王子休,“四·一二”学院停课,由吴平轩举荐任省图书馆会计,学院复课后,完...[详细]

吴国华 [明]

  • 吴国华得中榜眼后,授翰林编修。充经筵日讲官,侍奉怀宗。每次讲课都十分认真,条理清晰,论述明白、晓畅,深得眷宠。不久,奉命封赵藩。崇祯十五年(1642)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选拔当时著名人物黄涛、王自超等数十人,升为国子监司业。怀宗曾驾幸国子监,特赐吴国华蟒服,命他代行释菜礼,并在辟雍召见,吴国华慷...[详细]

吴红霞

  • 吴红霞 女,演员。浙江新昌县人,1940年出生。自幼在嵊县新明乡上岩头村外婆家生活。1955年考入宁波市越剧团,拜汪秀贞为师,工旦。学唱傅(全香)派,兼学各流派,唱腔表现力很强,咬字准,吐字清,字字如珠落玉盘,音色亮丽委婉、悦耳动听,人称“金嗓子”。表演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其初露头角大戏为《谢瑶...[详细]

吴鉴泉 [公元1869年-1942年]

  • 吴鉴泉(1870-1942),本名乌佳哈拉·爱绅,满族,河北大兴人。中华民国成立后随汉人习俗改姓“吴”(因为“吴”与“乌”谐音),他的父亲吴全佑是太极拳的高手。全佑先跟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后又拜杨露禅第二个儿子杨班侯为师,学习杨式小架太极拳。许禹生在《太极拳势图解》里写道:“当露禅先生充旗营教师时...[详细]

吴美华

  • 吴美华 女,演员。浙江嘉善人,1935年出生。自幼酷爱文艺,1950年考入嘉兴地区的新华三元越剧团学小生,启蒙老师胡秋香。1956年进浙江平湖县越剧团任主要小生。1961年送省戏曲研究班进修深造,得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的教导,使在表演技艺、艺术理论上有显著提高,以优秀学员结业,并被安排与浙江越...[详细]

吴梅珍 [公元1923年-1948年]

  • 吴梅珍 (1923—1948) 原名吴彩招。女,演员。嵊县浦口镇棠头溪人。1933年进浦江镇后城村阳春舞台拜女子越剧创始人金荣水为师,攻旦。启蒙戏《仁义缘》、《十八相送》,她学艺能吃苦、肯钻研,练就文武一身功夫。她的表演很能刻划人物性格,善于抓住表现角色内心深情的重点戏,以致每个角色都能深深打动...[详细]

吴小楼 [公元1926年-1998年]

  • 吴小楼 (1926—1998) 女,一级演员。又名月楼。浙江省诸暨人,1926年6月18日出生于杭州。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35年夏到浙江余姚山南庙双凤舞台科班学戏,工老生,师傅为陈孝忠。学戏3个月后随科班在杭嘉湖演出。抗战爆发后,回到故乡。1939年夏参加“徐兰英剧团”,在诸暨、嵊县一带演出...[详细]

陈东甫 [宋]

  • 「陈东甫」生平不详。吴兴(今属浙江)人。与谭宣子、乐雷发交友赠答。见《阳春白雪》卷六谭宣子《摸鱼儿》题序及乐雷发《雪矶丛稿》。存词三首。...[详细]

吴燕丽

  • 吴燕丽 原名雪娟。女,演员。1923年出生在浙江省嵊县圳塍村。1937年小学毕业,与妹妹水娟进本村科班,拜在金铨师傅门下,改名燕丽,工生。她在同科姐妹中是个“秀才”,机灵聪慧,学戏既快又好。启蒙戏《绣鸳鸯》中饰蔡文华获师赞扬,后又在《三看御妹》、《双珠凤》中饰封加进、文必正,奠定了“台柱”基石...[详细]

筱湘麟 [公元1922年-1983年]

  • 筱湘麟 (1922—1983) 女,演员。原名邢湘珠。浙江嵊县沃基村人。1930年,与胞姐邢湘麟同入霓裳仙云科班学戏,工老生。1934年,参加姚水娟领衔的戏班,演出于绍兴、宁波、杭州一带。1936年在宁波与赵瑞花同台演出。1938年至1944年,与范瑞娟、竺素娥同班在上海演出。1945年,与王文...[详细]

项德新 [明][公元1563年-?,明朝画家]

  • 项德新(约1563~?年),字复初,为项元汴的第三子。工山水,得荆关法,尤善写生。作品有〈绝壑秋林图轴〉,〈桐荫寄傲图轴〉,〈仿王孟端竹石图轴〉。...[详细]

相金堂 [清][公元1858年-1902年]

  • 相金堂 (1858—1902) 男,原名相来鑫。浙江嵊县崇仁下相村人。以农为生,兼营养蚕孵蚕子生意。相初识文字,爱好歌唱。拜金其炳为师,唱“落地唱书”。边卖蚕子边唱书。后携弟相来炳开创双档唱书。清光绪年间与师兄金芝堂闯“杭嘉湖”,为“落地唱书”走出嵊县开拓新地盘作出贡献。相唱书描绘环境、渲染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