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生(1899—1946),嘉善魏塘镇人。14岁到上海商务印刷厂当排字工,因工伤回家。夏家的厅堂曾开设书场,使他从小就受到评弹艺术的熏陶。在养病时,随伯父夏吟涛学说《倭袍》。16岁,拜擅说《描金凤》的名家钱幼卿为师,学习评弹艺术。秉性聪明,又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从师后虚心求学,不仅得到老师的真...[详细]
项定荣(1908—1987),字行健,嘉善魏塘镇人。1928年,国民党南京中央党务学校毕业。次年,被选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先后担任民众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训练部长及常务委员。1931年,参加国民会议,参与提议发表《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1932年11月,浙江省抗日救国会会同商界同业公会搜...[详细]
项笃寿(1521—1586),字子长,嘉兴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主事。因母年迈,不能在京就任,改任南京考功郎中。母故后,调职赴京。时张居正改革朝政,项笃寿屡与张居正意见不合,由兵部郎中贬为广东参议,即称病辞官归里。筑有万卷楼,收藏和刊刻图书,其藏书印有圣师、师孔及少溪主人、兰石主...[详细]
相望年(1916—1986),嘉兴人。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先后在广西农事试验场、甘肃农业改进所、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病害组和农学院等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48年起,留学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植物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195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克服种种阻力,毅...[详细]
萧也牧(1918—1970),原名吴承淦,后改名吴小武,笔名萧也牧,吴兴(今湖州)人。6岁上学,高小毕业后考入东吴大学附属中学(今湖州二中)。后到杭州电业学校读书,毕业后到上海浦东洋泾镇益中瓷电机制造厂当装配工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萧也牧回到湖州,人民众教育馆,积极参加救亡活动。湖...[详细]
夏之栩(1906—1987),女,海宁人。1922年在湖北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青年团北方区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1926年,在中共江浙区委和中央机关工作。曾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9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后,两次被捕,...[详细]
夏丐尊(1886—1946),原名铸,小名钊哥,字勉旃,号闷庵、丐尊,上虞崧厦人。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为秀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出版家。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取秀才。二十八年考入上海中西学院,次年考入绍兴府学堂,一年后辍学任塾师。三十一年赴日本留学,三十三年因学费无着辍学...[详细]
谢昌宝 (1910-1934) 兴国县长冈乡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1年出席第一次全苏大会,1933年5月担任长冈乡苏政府主席。他率领长冈人民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1933年11月与王先怀、李逑应一起,向毛泽东汇报了长冈乡的工作经验。毛泽东整理出著名的《乡苏工作的模范——长冈乡调查》...[详细]
谢承(生卒年未详),字伟平,山阴(今绍兴)人。三国吴大帝孙权谢夫人弟。父为东汉尚书郎。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尤熟悉东汉史事及本郡掌故。孙权时,曾任吴郡督邮,谢夫人卒后,升五官郎中,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143卷,以“疏谬少信”为刘勰所讥,今已佚。又撰《会稽先贤传》7卷...[详细]
谢飞麟(1867—1923),名震,号显雷,别号侠佛,嵊县(今嵊州)新市乡江夏村人。幼年在私塾读书,17岁设馆教学,自学诗文经史。后去杭州崇文书院和嵊县入县学。35岁补廪入贡。嗣后在杭州设馆授徒,结西泠吟社,向拳击名家俞渭滨学习拳技,颇有造诣。清光绪三十年(1904),与周志山、王金发、胡士俊等...[详细]
谢冠生(1897—1971),名寿昌,字冠生,嵊县(今嵊州)城关镇人。祖廷钧,经商;父名匡,清末秀才。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一中,1912年转入上海徐汇中学,其习作《送孙总统南归序》由校长寄呈孙中山,得复书嘉勉,奖给《资治通鉴》一部。毕业后留任教员。翌年,应商务印书馆邀请入馆参加《辞源》,告成,主编...[详细]
谢名政 (1905-1941) 兴国长冈乡塘石村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中共均村区委书记。红军长征后,在兴国、万安、泰和边界坚持游击战争。游击队伍打散后,突出重围,潜回家乡塘石村,串连失散红军,重新发展党员,1936年与中共兴国地下县委取得联系后,继续坚...[详细]
谢以平(1922~1987),原名谢超体。生于贫农家庭,南宁市郊东南村人。少年读过私塾.1941年9月参加革命,1947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 1936年2月在南宁健中学校读=传。1937年, “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危机逼近广西,16岁的谢以平,与抗日爱国的同学们一道奔赴灌阳县编人广西学...[详细]
谢友胜(1894—1952),又名云舟,平湖渡船乡(今乍浦镇境内)人。1923年随惯匪鲁子云出入太湖洞庭山一带贩卖私盐,染上吸毒恶习。后至嘉善杨庙、松-家桥加入“清帮”。1931年回乡,在吴冲汇开茶馆,抽头聚, ,结伙贩毒。又私设香堂,收罗门徒,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百姓激愤,联名上告,被判处8年...[详细]
谢远崧 (1907-1935) 兴国县长冈人。1927年参加兴(国)泰(和)游击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3月任鼎龙区赤卫队长。1932年10月,兴国县成立“寓兵于农”的地方武装“兴国模范师”,谢远崧担任兴国模范师政委,率领模范师支前参战。1933年6月,率领兴国模范师全师上前...[详细]
谢云龙 (1901-1930) 兴国县崇贤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组建兴国县最早的支部之一----中共大龙支部,担任支部书记。同年9月,中共兴国支部干事会成立,当选七个支部委员之一。10月成立兴国县总工会,当选为工会委员长。1927年后任中共齐(分)大(龙)崇贤支部书记、齐大游击...[详细]
谢忠华(1955~1979年) ,界首镇苏家村人。1955年11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苏家小学读书, 毕业后进苏家农中学习。1973年9月,进入界首高中就读。平时生活简朴,乐于助人,在学校加入共青团组织。1975年秋高中毕业回乡后,立志改变山乡面貌,当年冬带领5名青年,向生产队承包了一片...[详细]
邬兴汉 (1912-1931) 兴国县长冈人。1930年加入青年团,同年8月参加红军,先后任三军团第4师班长、排长。1931年6月4日,在攻打福建泰宁县城时,他率全班乘夜泅水渡江,偷袭敌人城门,掩护全军攻克泰宁城,荣获“战斗英雄”称号。1931年8月6日,邬兴汉率领全排战士在高兴圩附近,完成...[详细]
邢契莘(1887—1957),字学耕,号寿农,嵊县太平乡(今嵊州长乐镇)坎流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学校,为优贡生。次年,考取清华第一期官费生,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造船造舰系。1914年毕业后,继续选修造舰系,兼习航空机械。1916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大沽造船所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