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凤来 [明][公元1563年-1642年,明朝首辅]

  • 施鳯来(1563年——1642年),字羽王,号存梅,明末时期浙江省平湖人。他是平湖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科举会考制度中,获取功名最高之人 他在明朝万历35年丁未科(1607年)获会试第一名,廷试一甲第二名,即榜眼。 他是平湖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科举会考制度中,获取功名最高之人。他在明朝万历35年丁...[详细]

史行 [公元1916年-2015年]

  • 史行, 男,原名史锦堂。编导、戏剧家。江苏宜兴人,1916年10月18日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时易名为史行。自读高中至大学时代,即参加进步戏剧活动。1938年8月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第二期和剧作研究班学习。结业后至抗战胜利,先后任党领导的安吴堡青训班艺术连戏剧教员、东北救亡总会战地...[详细]

施银花 [公元1910年-1984年]

  • 施银花(1910—1984)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1923年,入第一副女子绍兴文戏科班习小旦。学艺刻苦专心,得师傅金荣水悉心教学,脱颖而出,成为科班头牌,在启蒙戏《双珠凤》中饰演主角霍定金。1924年1月,科班携带了刚教会的《双珠凤》、《玉连环》、《龙凤锁》、《四香缘》、《后双金花...[详细]

石玉明 [公元1920年-1998年]

  • 石玉明 (1920—1998) 原名袁长水。男,演员、编导。浙江嵊县上碧溪村人。为早期男班袁生木之子。1931年赴上海拜魏文正为师、随团学戏,工小生。1935年满师后,一直在上海、嘉兴、杭州、宁波等地演出。他嗓音高亮、扮相英俊、文武皆备,是男班后期新秀。常演的代表作有《红鬃烈马》中饰薛平贵、《劈...[详细]

竺水招 [公元1921年-1968年]

  • 竺水招 (1921—1968) 女,演员。原名竺云华。浙江省嵊县灵娥村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2岁离开就学数年的本村义学堂,进晋溪后山村之天蟾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兼学花旦。因谦逊好学,练功刻苦,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之一。在浙江乡镇演出时,与尹桂芳义结金兰。1...[详细]

赵舜

  • 赵舜 男,编剧。浙江嵊县崇仁镇人,1927年7月出生。1945年10月离原籍嵊县至杭州高升越剧团、上海沪光越剧团任票务、剧务,并自学编剧、导演,专注戏曲创作。1949年杭州解放后赴沪组团,7月1日在杭州天香剧院演出有剧本的戏《文姬归汉》、《雷雨》,一改民间职业剧团演“路头戏”的旧习惯,建立编剧...[详细]

宋琪 [宋][宋朝宰相]

  • 宋琪,字叔宝,幽州蓟(今北京大兴)人。契丹会同四年(941)中进士,署寿安王侍读。赵延寿节镇幽州,辟为从事。赵赞领河中节度,署为记室。周世宗征淮南时,从赵赞出征,以功特加散大夫。 宋初,赵赞连移寿阳、延安二镇,皆引为从事。乾德四年 (966),召拜左补阙、开封府推官。后出知陇州。开宝九年,为...[详细]

竺素娥 [公元1916年-1989年]

  • 竺素娥 (1916—1989) 女,演员。又名全芬,浙江省嵊县后山村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30年3月,进入女子科班群英舞台,与姚水娟、范月楼、姚月明等同科学戏,教师有小歌班男演员竺焕全、姚毛头等,武功教师为绍剧名丑竺基焕(绰号“羊脚骨”)。科班既教越剧,又授京剧和绍剧。初习正旦,又工武生...[详细]

苏十能 [宋]

  • 苏十能 十能字千之,兴化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开禧元年(1205),太常博士、太常丞,兼考功郎中。嘉定三年(1209)。知江阴军,被论放罢。...[详细]

沈皞日 [清][公元1637年-1703年]

  • 沈皞日(1637~1703),字融谷,号茶星、离斋,又号柘西,浙江平湖人。拔贡生。清初“浙西六家”词人之一。著有《楚游草》、《燕游草》、《拓西精舍词》等。...[详细]

唐琬 [宋][公元1128年-1156年,宋朝词人,宋朝女词人]

  • 唐琬,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她是陆游的第一任妻子,与陆游两情相悦,后因陆母偏见而被拆散。她也因此写下著名的《钗头凤》(世情薄),写下《钗头凤》不久后,一代佳人唐婉便香消玉殒,抑郁而终。也因此而有了陆游众多纪念佳人的千古绝唱。 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二...[详细]

唐休璟 [唐][公元627年-712年,唐朝宰相,十七史百将传]

  •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朝宰相、名将。 唐休璟早年以明经擢第,历任营州户曹、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卫尉卿、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后在洪源谷大败吐蕃,升任二卫大将军。 长安三年(703年),唐休璟拜相。担任同...[详细]

唐远凡 [公元1908年-1975年]

  • 唐远凡(1908—1975) 男,编剧。浙江武义人,1908年9月30日出生。193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系。1927年始受教于戏剧教授洪深,并与朱端钧、马彦祥协助组建复旦剧社,参加演出活动,毕业后担任戏剧技术课的助教。1932—1942年,曾应袁牧之、于伶、朱穰丞之邀,先后参加过辛酉剧社...[详细]

陶大临 [清]

  • 陶大临是弘治八年(1495)解元陶谐的孙子。据说陶大临少年时去杭州准备参加乡试,邻居一位女子看中陶大临的才学、品貌。一日,夜奔陶门欲成好事,陶大临一心向学,不被美色所动,又怕此女子再来打搅,陶大临第二天天一亮就搬走了。 嘉靖二十八年(1549)陶大临乡试中举。嘉靖三十五年(1556),夺得榜...[详细]

陶素莲

  • 陶素莲(原名陶增荣) 男,演员、教师。1903年生于浙江嵊县苦竹村。1918年拜本村刘竹昌为师学艺,攻旦。早年和张进见搭档唱书,陶任上档为主唱,张为下档任副手,卖唱于农村,并学会了许多戏文。1921年5月与支金相、支维永等到沪。他唱腔圆润明亮,声情并茂。擅演青衣戏,拿手杰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详细]

陶望龄 [清][公元1562年-?]

  • 陶望龄(1562~?),字周望,号石箦,晚号歇庵居士。浙江会稽人。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科焦竑榜进士第三人。 陶望龄是南京礼部尚书陶承学之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榜眼陶大临的侄子。陶望龄少有文名,5岁时有人出上联“中举中进士,”他应声对道:“希贤希圣人。”7岁时,父亲任职河南,...[详细]

陶小妹 [公元1919年-1966年]

  • 陶小妹(1919~1966年) 陶小妹,女,浙江绍兴人。民国31年(1942年)到上海纱厂做工。民国35年进信和纱厂做工。195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62年底,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精简职工,她主动挑重担,提前退休。不久即参加里弄工作,在东新村街道安全里居委会任中共支...[详细]

田鹤仙 [珠山八友]

  • 田鹤仙 田鹤仙,l894一l952,原名田世青,后改为田青,字鹤仙,号荒园老梅,斋名古石,浙江绍兴人。少时客居江西抚州岳父家,民国初期任职于景德镇税务局,后受聘江西省瓷业公司夜校教员。先攻山水,后改画梅花。其绘画艺术,以梅花独步画坛。鹤仙的梅花,深得元代画家王冕的影响,其竹杆似断非断,节节相...[详细]

童正初 [公元1892年-1955年]

  • 童正初(1892—1955) 男,演员、教师。浙江嵊县逵溪村人。原名振初,曾读私塾6年。21岁到小歌班拜师学习,工小生。到沪演出后,改唱老生。1923年8月10日,与张子和、一枝梅、刘锡霖等演出于乐意楼。艺风严谨,认为“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不严肃对待演出,便是不尊重衣食父母”。他身材魁梧、...[详细]

屠桂飞

  • 屠桂飞 女,演员。浙江嵊县人,1924年1月出生。1933年9月进嵊县吉庆舞台科班学艺,工花旦。后随高升舞台、鲁家班等班团演出。解放后,组成桂飞、越先等越剧团演出于浙江城镇。后一度参加上海华芸越剧团,然后在杭州参加天然越剧团,随团下放建德县,为建德县越剧团。她在以上越剧团皆任主要演员并分别兼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