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璋 [清][?-1646年]

  • 孙璋(?—1646),字玉章,嘉善人。明末以国子监监生授中书职。倪抚(1608—1646),字曼倩,嘉善县人。明天启、崇祯间廪生。所居竹木成林,树荫蔽天。常览文史经籍以自娱,擅长文词,崇尚侠义,为乡里所推颂。 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清兵陷苏州、嘉兴。孙、倪会同亲朋组织义兵抗清,捐家产,...[详细]

孙德卿 [公元1866年-1932年]

  • 孙德卿(1866—1932),名秉彝,字长生,外号“大王”,绍兴孙端镇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赴日留学,结识孙中山、陶成章、秋瑾等人,加入“同盟会”与“光复会”。回国后资助徐锡麟等创办大通学堂,出任总务长。秋瑾被害后遭逮捕。宣统三年(1911)秋,王金发率民军进驻绍兴,出任民团局副局长,并任...[详细]

孙恩 [晋][?-402年]

  • 孙恩(?—402),字灵秀,原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北),后移居会稽。东晋末江南农民起义领袖,世奉五斗米道。其叔孙泰师事钱塘杜子恭,传其秘术,“逛诱百姓,愚者敬之如神,皆竭财产、进子女以求福庆”,聚众密谋反晋,为会稽王司马道子所杀。恩被流放翁州(今浙江舟山),聚众自保。隆安三年(399),骠骑大将军...[详细]

孙文明 [公元1928年-1962年]

  • 孙文明(1928—1962),曾改名潘旨望,上虞人。4岁因患天花双目失明。18岁流浪到江苏,拉二胡,学民歌、京剧、锡剧等各种曲调。解放后,在南京学习广东音乐,后到苏州演奏,曲目多达160多首。1957年,参加全国音乐舞蹈会演。1959年起,应邀到上海民族乐团、上海音乐学院讲学。印有《孙文明二胡曲...[详细]

孙晓云 [公元1880年-1965年]

  • 孙晓云(1880—1965),女,字小云,上虞松厦镇人。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至沪。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日,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在东京与陶成章结婚。1911年6月回国,参加光复会在国内的联络工作。武昌起义后,参与组织女子光复军,参加上海之役。1912年1月,陶成章被刺于广慈医院,怀抱幼儿避...[详细]

孙永勤 [公元1893年-1935年,抗日民族英雄]

  • 孙永勤(1893-1935) 1893年出生,河北省兴隆县黄花川孙杖子村人。1933年12月11日,爆发了黄花川抗日大-,并成立了“民众军”,孙永勤任军长。1934年5月,“民众军”改为“抗日救国军”,孙永勤继任军长。1935年5月24日,孙永勤等抗日将士400余人,同日军血战于遵化茅山,光...[详细]

孙仲蔚 [公元1889年-1949年]

  • 孙仲蔚(1889—1949),名文耀,字仲蔚,嘉善魏塘镇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震旦学院毕业后,考取浙江省第一届官费留学,入比利时罗文大学,攻读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及矿冶工程。辛亥革命成功消息传来,与同学一起在校悬挂民国国旗,并捐款寄予孙中山。191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次年回国,毅然拒...[详细]

苏其礼 [公元1903年-1928年]

  • 苏其礼(1903-1928) ,原名苏松发,又名苏谨,广东新兴县人。校工出身。 1925年4月参加广州农民讲习所第三期学习,后派到南路任特派员。在北海、梧州等地活动。1927年夏,到平南县组建武、平、桂七区农民协会联合办事处。1928年春,任广西特委常委兼军事委员,派到贵县县委机关所在地——覃...[详细]

褚台夫 [公元1919年-1944年]

  • 褚台夫(1919—1944),字汉章,小名宏堂,海宁盐官人。父母早亡,靠姐姐抚养长大。15岁随大哥去上海谋生,后考入大新公司当学徒。业余刻苦学习文化。1937年抗战爆发后,得悉家乡大姐被日寇推入钱塘江死难,决心弃商从戎,投身抗战。先参加抗日别动队,后去浙江金华考取中央陆军军校,跋涉数千里,赶赴成...[详细]

唐珏 [元]

  • 唐珏(生卒年未详),字玉潜,山阴(今绍兴)人。家贫,聚徒授经以养母。元初番僧杨琏真伽掘宋六陵取宝玉。珏闻之,不胜痛愤,亟货家资,收诸帝遗体,葬兰亭山中,植冬青树以识之。杨琏真伽旋被诛。珏事得以传播,义声震吴越。...[详细]

唐建业 [公元1901年-1930年]

  • 唐建业(1901~1930年),号子儒,高尚乡济中村人,高小毕业后任济中小学教员。 周仁山(1911~1930年),号于世,兴安县高尚乡仁和村人,广西省立第三中学毕业后到济中小学任教员。 唐周二人,青年时期笃信孙中山的新-,愤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 派的统治,鄙弃社会腐败现象,同情人民群众的...[详细]

唐介 [宋][公元1009年-年]

  • 唐介(1009~ 年),字子方,高尚乡人。其父唐拱,曾在福建漳州做官。父亲死后,家中贫困。年幼的唐介,谢绝亲友的援助,甘愿过苦日子,并刻苦读书,后考取了进士。曾任武陵(今浙江余杭县)尉、源江(今湖南常德)令、任丘令、德州通判等职。在任职期间,不畏权势,能秉公办事,得到宋仁宗的赏识,调入京城任监察...[详细]

谭公柄 [明][公元1520年-?]

  • 谭公柄(约1520年~?),壮族,迁江北三(今七洞乡社头村公所辖区)人。生性倔强好胜,从小练就一身武艺,尤善骑马。好作弓箭。所造箭头敷毒,中箭即毙。 谭公柄幼年时,深受古田壮人义军反抗官府英勇事迹影响。壮年时被群众推举为酋长,毅然组织北三一带壮人,建立数千人起义队伍,号称“[戋刂]马军”,竖...[详细]

汤鹏超 [公元1856年-1938年]

  • 汤鹏超(1856—1938),又名显,绍兴平水镇人。武术家,精达摩内功拳。1916年,被公举为绍兴城区拳术研究社社长。首创浙江国技练习所、杭州市第一国术教练所。历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浙江大学工学院及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国术教师。1929年,浙江省国术馆成立,任名誉教官,与太极名...[详细]

汤又新 [公元1895年-1984年]

  • 汤又新(1895—1984),字宥三,平湖人。1919年秋,创办《平湖日报》,为四开日报,采访、、校对等工作,大部分由其一人承担。报纸载文针砭时弊,揭露黑暗,深受民众欢迎。后因地方势力刁难,开办1年后-停刊。1922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预科班,毕业后投笔从戎,在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任上校参谋,主...[详细]

唐震 [公元1904年-1928年]

  • 籍贯:广东兴宁 出生年月:1904年 牺牲日期:1928年06月24日 “五四”运动消息传到兴宁,他参加了县城的--,宣传-。1920年春,赴佛山、广州等地纱厂做工。1923年3月,经革命党人介绍,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兵站总监站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接触蒋先云等共...[详细]

陶端予 [公元1921年-1992年]

  • 陶端予(1921-1992),女。浙江绍兴人. 1921年9月出生。1936年初,她在山东省济南市立中学读书时,即参加了党的秘密 组织的革命活动。1937年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市立中学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济南市妇女界救国会的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按照党的指示,先后在济南平...[详细]

陶恩培 [清][公元1801年-1855年]

  • 陶恩培(1801—1855),字益之,号文云,会稽(今绍兴)陶堰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十六年,散馆,授编修。历官四川乡试正考官,提督福建学正,顺天乡试同考官,山东道、江西道、广西道、京畿道监察御史。三十年,授湖南衡州知府。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攻衡阳,总督程矞采...[详细]

陶方琦 [清][公元1845年-1884年]

  • 陶方琦(1845—1884),字子缜(子珍),会稽(今绍兴)陶家堰人。生于书香官宦之家,曾祖兆麟,直隶大城县典史;祖际尧,湖南永州知府;父良翰,福建兴化知府。先世在文学、吏治上有名声。自幼受其祖贤熏陶,刻苦攻读,期冠补诸生。清同治六年(1867)补甲子科举人。其兄方琯同时举榜。光绪二年(1876...[详细]

陶浚宣 [公元1846年-1912年]

  • 陶浚宣(1846—1912),原名祖望,字文冲,号心云,别号东湖居士,又号稷山居士,绍兴陶堰人。清末著名书法家。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后应聘赴广东广雅书院、湖北志书局任职,在福建漳州开过煤矿,在邑东白米堰设丝厂,皆丧其财。晚年隐居绕门山麓,利用采石形成的塘、潭、池、洞造桥、筑路、营屋、建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