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一字景伯,又字虎臣,嘉兴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祖及父皆为进士。幼承家教,习闻历史掌故。随父辈居于京师,中年南返后,搜集两宋以来的历史资料,仿《集古录》例,撰成《万历野获编》。该书记录了明代万历以前的朝章典故,并保存了一些有关戏曲、小说的资料,介...[详细]
沈德尊(1903~1949),浙江绍兴人。20年代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先后在江西黎川、石城、都昌、上饶、永修,南城等县政府当过一般职员。抗战期间任江西省抗敌后援会社会处处长。1948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筹措党务活动经费。 1948年8月,任南丰县县长。当时国民党政权面临全面崩溃,南丰城乡抓...[详细]
沈鼎三(1910—1980),海宁长安人。1932年,浙江大学毕业,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广西省立第二女子中学、桂林高级中学、江苏省立高级应用化学职业学校、上海中学、健行大学等。编著有《开明初中化学教本》、《化学初步》、《大学化学》等,为各地大、中学校采用。还写作许多科普文章,发表在《中...[详细]
沈复粲(1779—1850),字霞西,绍兴东浦人。幼贫不能事科举,勤力以养父母。与两兄嗜书似命,隐于书业,肆力于经史百家;更珍藏书,收藏书籍数万卷,尤爱收藏大儒、大忠孝之卷帙;残文只字获收,惜如异珍。家辟鸣野山房藏书阁。与同乡邻里杜尺庄(杜煦)、杜丙杰、杜春生三兄弟为友,辑成《蕺山刘子全书》40...[详细]
沈光(591—618),字总持,吴兴人。陈亡后,家居长安。少骁捷,戏马,为天下第一。湖州建禅定寺,旗杆高十余丈,竿顶需系绳索,沈光口衔索,缘竿而上,直至竿顶,系绳毕,手足并放,凌空而下,以掌撑地,倒行数十步,时人号为“肉飞仙”。大业(605—618)中,应征为“骁果”,隋炀帝征辽东,以冲梯击城,...[详细]
沈红茶(1902—1985),名寿朋,以字行。原籍吴兴,父辈迁居海宁。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画,常向父执辈请教。随父宦游东北和苏浙皖等地,遍览山川名胜。刻苦学习书画,从不间断。中年,与周承德、陈之佛、丰子恺、陆维钊、徐生翁、张天方等名家相往来,切磋研究。其绘画风格接近石涛、八大山人而又有自己特色...[详细]
沈嘉瑞(1902—1975),嘉兴人。1927年南京东南大学农科生物系动物专业毕业后,在厦门集美学校任生物学教员。1928年在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当助理员。1932年秋赴英国留学,193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理工学院动物系甲壳动物研究生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及普利茅茨海洋生物...[详细]
沈济川(1904—1966),字汝舟,嘉兴人。1924年苏州东吴大学理科毕业。在东吴大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阅读进步书籍,并参加校外演说活动,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毕业后,被上海九福制药厂聘用。由于工作认真,努力钻研业务,深得黄氏集团(即黄楚九集团)的信任。主持研究生产的“九福乳白鱼肝油”和“几...[详细]
沈节甫(生卒年未详),字以安,号锦宇,吴兴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礼部仪制主事,历祠祭郎中。因事得罪尚书高拱,托病而归。起任光禄丞,逢高拱执管吏部,又托病避之。万历(1573—1620)初,出补尚宝司丞,移任本司少卿。旋即转任南尚宝卿。张居正之母入都,取道秣陵(今南京市),倾城送迎...[详细]
沈金鉴(1866—1926),字叔詹,吴兴(今湖州)人。19岁府试获冠,补銮舆卫。历任海军直隶局会办,天津河防同知。参与镇压义和团,因功晋知府,曾任天津保甲总办、北洋巡警学堂总办等职。后调奉天新民府知府,继充京师地方审判厅推官。宣统元年(1909)调安徽安庆审判厅代理厅丞,旋升安徽提法使,191...[详细]
沈铭昌(1870—1919),字冕士,绍兴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捐资为四川宜州知州。后以道员调任两江督署文案。曾任天津海关道、长芦盐运使。1912年,任直隶都督府总文案、河南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1月,任河南豫东观察使。1916年7月,任山西省省长。次年,任北京政府内务部次长、财政...[详细]
沈谦(1895—1977),号汝兼,祖籍嘉兴,生于苏州。幼年随父沈钧儒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庆应大学附属小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翌年入杭州钱塘小学。宣统二年(1910)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人杭州第一中学。因剪去辫子,被校方开除,遂改入嘉兴省立第二中学。1912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考入上...[详细]
沈瑞麟(1875—1932),字砚裔,吴兴(今湖州)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举人,历任郎中、知府、道台等职。二十八年,任驻比利时公使馆随员。三十四年,以二等参赞官代理驻德公使职,兼任万国保护文艺美术版权会会员。宣统元年(1909),内调外务部,任参事。次年三月复出任驻奥公使。民国成立后,仍任...[详细]
沈叔羊(1909—1986),嘉兴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早年肄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30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在校时曾从著名画家赵叔孺学习中国画。1932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1935年东渡日本,在大阪商业大学学习。1937年归国,在父亲沈钧儒指导...[详细]
沈思孝(1542—1611),字继山,一字纯父,嘉兴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番禺知县。万历初年,任刑部主事,因反对张居正受廷杖充军。居正死后召回,任光禄、太常少卿、顺天府尹等职。后又任南京光禄卿,升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宁夏。改抚河南,力辞不就。不久召为大理卿。时有宦官郝金违法,刑部宽...[详细]
沈涛(约1792—1855),原名尔政,字西雍,号匏庐,嘉兴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任如皋知县、正定府知府等职。转任江西道员,署盐法、粮储两道。咸丰三年(1853)初,太平军包围南昌,沈涛随江西巡抚张芾固守49天,围解后,授福建兴泉永道员。未到任,改发江苏,病殁泰州。 沈涛幼有神童...[详细]
慎微之(1896—1976),吴兴(今湖州)人。沪江大学毕业后,曾留学美国本雪文尼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先后任沪江大学夜商学院教务长、之江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等职。1958年到吴兴博物馆从事考古工作。1934年曾发现湖州钱山漾遗址。撰有《湖州钱山漾石器之发现与中国文化之起源》一文,为...[详细]
沈文华(1875—1934),字一均,嘉兴余贤镇(今余新镇)人。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在余贤镇和王店镇创办商业,经营蚕茧、绸布等。于乡里公益事业颇多贡献,曾自购抽水机,免费为农民服务。为地方著名士绅,思想倾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孙中山、褚辅成、沈钧儒等均有交往。1912年11月,孙...[详细]
沈文奎(1598—1654),字清远,会稽(今绍兴)人。明末诸生。崇祯二年(1629)北游遵化,归顺清廷。值文馆,隶清军镶白旗。曾疏请定衣冠之制及不拘族类,不限贵贱,不分新旧,选拔人才诸事。清崇德元年(1636),授弘文院学士,被皇太极视为亲信。顺治元年(1644),命为右都御史,巡抚保定,镇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