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植(1591—1672),字因仲,平湖乍浦人。因所居名“蜃园”,人称蜃园先生。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性潇洒,绝意仕进。明亡,改名确,字潜夫,在陈山(今平湖市乍浦镇境内)隐居,借庙堂辟学塾,教书苦度生计,自称“村学究”、“老头陀”。寓居10年,因庙堂佛事烦杂,回蜃园家中卖文织筐度日。乡人...[详细]
刘珏(1078—1132),字希范,长兴人。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初游太学。为官清正,敢于直言。宣和四年(1122)擢监察御史,坐言事,知舒州(今安徽潜山),留为尚书主客员外郎。靖康初,议皇帝朝谒上皇仪,迁太常少卿。后又迁吏部侍郎,-国史。高宗在扬州,刘珏提议对金兵有所防备,维扬(扬州)城...[详细]
刘炳福(1910—1930),平湖乍浦人。14岁去上海《商报》社当排字学徒工。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该报社(后改名《中央日报》)党小组长。当时,上海报业工人组织成立上海报界工会,各报社建立工人干事会,炳福被推选为干事会干事。四一二-政变中,在中共上海报馆支部领导下,炳福先后在“先施”、“永...[详细]
刘昌恩 (1904-1935) 兴国古龙冈人。1933年5月随兴国模范师编入红军主力部队。1934年10月,长征出发时,编入红一军团2师5团3连担任卫生兵。1935年8月下旬,红军进入松藩草地。有一天,刘昌恩陷入泥沼,他自知无法脱险,一面高呼战友改道,一面举起自己的挎包对连长李远沛说:“请把...[详细]
刘大白(1880—1932),原姓金,名庆棪,字伯桢,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号白屋,笔名汉胄、白屋诗人等,绍兴平水镇人。现代诗人和文学家。幼年只读过几年私塾,勤奋好学。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中拔贡。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五月,陈伯平与徐锡麟等在安庆举事失败殉难,作《哭陈烈士...[详细]
刘建汉 (1933-1955) 兴国县长冈乡泗望村人。1951年南昌八一军大(现南昌陆军学院)毕业后,入选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52年驾机参战。在东山岛战斗中为海军护航,在攻打大陈岛战斗中,他荣立三等功。1955年1月10日,他再次轰炸大陈岛,在敌人防空炮火中沉着瞄准,投下四枚 ,三枚击中敌...[详细]
刘金瑞 (1957-1979) 江西省兴国县社富镇九山村人,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共青团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163师489团7连班长,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2月17日,七连担负敌后穿插任务,他们配合兄弟连队,夺取了488高地后,奉命攻打北侧无名高地。他率领全班首先攻...[详细]
刘纪原(1933.8 )男。汉族。山西兴县人。1952年7月入党。大学文化程度。高级工程师。研究员。1953年8月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4年8月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 控制专业学习。1960年8月毕业回国,任国防部第5研究院2分院1部2室技术员,副组长。1965年6月任...[详细]
刘军,男,汉族,江苏省泰兴县人,1966年6月出生于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铁厂沟镇的一个工人家庭。1983年10月应征入伍,生前系乌鲁木齐消防二中队战士。 1984年6月4日下午晚饭过后,战士们都在操场上打球、散步。刘军正在清扫中队猪圈,突然从和平渠岸边传来了群众落水的呼救声,刘军扔下铁锨翻过栅...[详细]
刘启耀 (1899-1946) 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后担任乡苏政府主席、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职工联合会委员长、省反帝大同盟主任、江西省苏主席、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红军长征后,率部坚持游击斗争,突围中他负伤与组织失散,讨米度日,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详细]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人,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168年-172年),卒于魏齐王正始年间(240年-249年)。 汉献帝时入仕,初为广平吏,历官太子舍人、秘书郎等,入魏朝之后,曾担任尚书郎、散骑侍郎、陈留太守等。后曾受爵“关内侯”,死后追赠光禄勋。 刘邵学问详博,通览群书,曾经执...[详细]
刘少白(1883 -1968.12.10)山西兴县人。清末贡生。191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堂法律系。同年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当选为山西省议会议员。后任国民党政府天津市商品检验局副局长。曾多次掩护、营救中共地下党负责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绥边区西北农民银行经理、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建...[详细]
刘显潜(1865-1938)贵州兴义人,陆军中将,贵州游击军总司令。 刘显潜历任黔西观察使、贵西道尹、贵州巡按使、护国军援川总司令、滇黔边防督办、贵州军事会办。身授要职的刘显潜,率部经数月时间,大刀阔斧兴吏治,雷厉风行剿匪患,其辖区地域纠纷和民族纠纷大为减少,广受称赞。北洋政府以其治理地方政...[详细]
刘显世,贵州兴义人,字如周,亦作如舟,别号经硕,1870年生于贵州兴义,为刘官礼之子,刘显潜之兄,历任贵州省长、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 刘显世早年曾参加镇压广西会党起义。辛亥革命后,曾一度赞成共和,但随即拥戴袁世凯称帝,1916年,在王文华、王伯群的劝导下,通电全国,参与护国运动,讨袁...[详细]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1959年4月12日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浙江绍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1982年,六小龄童在二十五集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主演孙悟空一角,被评为中国第六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及第一届(新时期十年1978年至...[详细]
刘笑如 (1898-1935) 兴国县长冈乡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中共上社区委宣传部长,1931年9月任中共兴国县委宣传部长,1934年2月任中共兴国县委书记,为“苏区兴国模范县”创建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红军长征后,率领县委、县苏政府机关坚持山区游击...[详细]
刘亚雄(1901-1988.2.21)女。山西兴县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科代科长,中共河北省委秘书长,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山西军政干部训练班、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政治指导员,晋东南妇女救国总会主任,太行区...[详细]
刘煕载(1813-1881) 清朝文学家。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道光进士。曾任右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后主讲于上海龙门书院。长于诗词。有《艺概》、《昨非集》。同年(公元1813年)出生的名人: 陈应台 (1813~1885)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市 汪曰桢 (1813~...[详细]
刘质平(1894—1978),海宁盐官人。民国初年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受教师李叔同赏识,着意培养,并资助他东渡日本,入东京音乐学校深造。1918年回国后,在上海任教。1919年,与吴梦非等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负责教务。1920年任《美育》杂志音乐主任。1931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