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庚 [清][清代宣宗道光时抗英绅士]

  • 何大庚 清代宣宗道光时抗英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秀才出身,曾先后为广州知府余保纯和驻澳门道员易中孚的随员和幕僚。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后,为了抗击英国侵略者,于同年11月在广州府学明伦堂张贴《全粤义士义民公檄》。后又在明伦堂召-议,要求举办团练,遭到两广总督祁项的反对。1843...[详细]

何关牛 [公元1949年-1979年]

  • 何关牛(1949—1979),诸暨紫东乡(今店口镇)西何村人。196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炮长、坦克排长等职。1979年2月,对越南自卫反击战中,率“尖刀”排直插同登,先后攻占一号、二号高地和同登火车站。在继续战斗中,被敌弹击中牺牲。被追记一等功。...[详细]

何鉴 [明][公元1442年-1522年,明朝股肱之臣]

  • 何鉴(1442~1522),字世光,号五山,新昌人,明朝著名大臣。少为诸生时輒负大志,曰:出而不忠于君,入而不孝于亲,岂不惭负天地,羞七尺之躯哉?领成化四年(1468)乡荐,次年登张升榜进士,任宜兴知县,称大治,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行宣府、大同等地,奏劾巡抚郑宁以下不称职官吏数十人。还巡太仓...[详细]

何廉臣 [公元1860年-1929年]

  • 何廉臣(1860—1929),名炳元,号印岩,晚号越中老朽,以字行,绍兴人。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何秀山为名医。幼习举业,为庠生,乡试两荐不售,及冠之年,弃儒习医。先与沈兰姹、严继春、沈云臣讲习古医学说,继从名医樊开周临证,与绍派名医赵晴初结忘年交,出游访道,集思广益。其时,正值西学东渐,又取西医...[详细]

何师俭 [清][公元1674年-1738年]

  • 何师俭(1674—1738),字桐叔,山阴(今绍兴)人。清康熙六年(1721),选授兵部员外郎,奉职勤恳,清弊卓著。后历任江南驿盐道副使,广东粮驿道委署盐法道事,西安盐驿道副使,擢按察使。办案认真,执法公正,多次平反冤错案和处理疑案。因风霜侵刺,郁怒伤目失明,乞休归里。...[详细]

何书文 [公元1867年-1917年]

  • 何书文(约1867~1917),师公法号何腾云,壮族,城厢乡番村人。 何的祖父、父亲都是“三元教”师公。书文是独子,按三元教规继承父业,并传子收徒,三元教在他家祖孙四代中一脉相承。今城厢乡的都满、莆田等村都有他的徒弟。 何书文入教时,正是师公唱本娱神转入娱人的年代。他从21岁开始,编写了...[详细]

何文庆 [清][公元1801年-1863年]

  • 何文庆(1801—1863),诸暨枫桥前畈村人。业从医道,擅治伤骨,尤精治疮疾。性侠义,嗜拳棍,出入江湖,广交远游,结盟浙东各地会党。 清咸丰八年(1858)前后,以前畈村何家祠堂族人为核心,串联村民暗组莲蓬党。凡入会者均发莲叶捧荷花符钮一枚,置挂衣襟以作会徽,初以铜制,后改锡铸,故莲蓬党又...[详细]

何裕城 [清][公元1726年-1790年]

  • 何裕城(1726—1790),字福天,山阴(今绍兴)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起历任山东督粮道、河南河北道、江南河库道,修理青龙冈,治理伊家河。完工后,赐孔雀翎,授河南巡抚,历官陕西、江西、安徽省巡抚。离江西任时,数万百姓拜道数十里不绝,至合肥病卒。著有《江南全河指要》1卷,《庭训录》2卷,...[详细]

何增禄 [公元1898年-1979年]

  • 何增禄(1898—1979),诸暨西山乡(今牌头镇)何村埠人。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后改为南京东南大学)。1922年起,任南开大学物理系助教。1926年,复进东南大学学习。次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1929年赴美留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高真空技术,获科学硕士学位,又进美国罗切斯...[详细]

洪偃 [南北朝][公元504年-564年]

  • 洪偃(504—564),俗姓谢,山阴人。南朝梁、陈间僧,少年出家,后到京师建康,受业于龙光寺绰法师,得其赏识,二三年后开筵讲经,为众僧所服。 风神俊秀,好学,常昼读经论,夜诵书诗。能诗,善草、隶书,当时称其貌、义、诗、书为“四绝”。梁简文帝(550)在东宫时,爱其才,欲令还俗,引为学士,偃不...[详细]

洪大全 [清][公元1823年-1852年]

  • 洪大全(1823-1852) 清末湖南天地会首领。湖南兴宁(今资兴县,位郴州市东北)人。原名焦亮或称焦大。早年以屡试未人学。愤而为僧。不久还俗。再试亦未中。参加“天地会”创立招军堂。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太平军起义后,赴广西,投效钦差大臣李星沅不成。在镇安(今德保县,位桂西靖西县东北)山...[详细]

侯家声 [公元1916年-1988年]

  • 侯家声(1916—1988),平湖人。福建音专(上海音乐学院前身)肄业。七七事变后,先后在遂昌县民众剧场、青田民众教育馆工作,组织宣传活动,激发群众抗日热情。1941年初夏,在瑞安县中学任音乐教师。后在宣平县曳岭区时,以“经济实验区区长”的身份,运用歌咏、戏剧等文艺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抗战胜利后,...[详细]

胡钁 [清][公元1840年-1910年]

  • 胡钁(1840—1910),一名孟安,字菊邻(菊—作匊),号老鞠、废鞠、不枯,又号晚翠亭长、竹外外史,晚年又号南湖寄渔,别署不波生,石门(今桐乡)洲泉屠家坝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善书画篆刻,工诗词。书法初学虞世南、柳公权,后致力于汉魏碑版,古拙遒劲,颇见功力。山水峰峦浑厚,笔墨苍茫;...[详细]

胡谧 [明]

  • 胡谧,字廷慎,会稽今绍兴人。明景泰间(1450—1456)乡试第一,旋登进士。任山西佥事提学,能公正地识拔人才,推动当地教育发展。遍历山西各地,查访残碣断碑,故基遗迹。纂成《山西通志》,以资料丰富、体例完善、详略得体而著称。成化十五年(1479),任河南按察副使,其间兴建大梁书院,祀濂溪以下10...[详细]

黄郛 [公元1880年-1936年]

  • 黄郛(1880—1936),原名绍麟,字膺白,号昭甫,别字天生,笔名以太,原籍嘉兴,生于上虞百官镇。清光绪三十年(1904)春入浙江武备学堂。一年后,被选派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加入同盟会。在振武学校与蒋介石、张群结识。宣统二年(1910)毕业后回国,在北京军咨府第二厅、筹办军事官报局任职。武昌...[详细]

黄阿宝 [公元1905年-1948年]

  • 黄阿宝(1905—1948),又名文宝、定邦,嵊县(今嵊州)谷来镇下东山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上山为盗,流窜于嵊北和绍兴孙端等地,成为绍嵊一带著匪。1941年4月绍兴沦陷,乘机假借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邢震南命令,收缴绍兴县 局的 械,纠集旧部,窜至孙端一带“游劫”。不久,又与自称第三战区游击编训委...[详细]

黄奠中 [公元1921年-1949年]

  • 黄奠中(1921~1949.10) ,原名黄榜前,壮族,寺山乡中福村人。幼年入私塾,1927年毕业于武宣县私立雅逸岗学校。回乡任私塾教师,后弃教从戎,任过连队文书、排长、连长、来宾县大队副大队长。 1928年3月, 黄奠中入南宁中央军事政治第一分校学习,次年毕业,在军中任排长。因家庭生活困难...[详细]

黄度 [宋][公元1135年-1213年]

  • 黄度(1138~1213),字文叔,号遂初,南宋新昌人。自幼好学,才思颖敏,秘书郎张渊见其文,谓似曾巩(即唐宋八大家之一)。隆兴元年(1163)进士,历任嘉兴知县,入监登闻鼓院,行国子监簿。言:“今日养兵为巨患,救患之策,宜使民屯田,阴复府卫以销募兵。”上 书《屯田》、《府卫》十六篇。绍熙四年,...[详细]

黄家煌 [公元1896年-1931年]

  • 黄家煌 (1896-1931) 兴国县潋江镇人。1919年在南昌读书期间,与袁玉冰等发起组织江西第一个进步团体——“鄱阳湖社”,共同创办江西第一份进步刊物《新江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参与创建中共兴国支部干事会,任农运干事。同年11月担任赣县农民协会主席。1929年4月...[详细]

黄媛介 [清]

  • 黄媛介(1653年前后在世),女,字皆令,嘉兴人。少年时就通诗文,及长蜚声南北。书法宗钟王,人比之为古代的卫夫人。善小楷,笔意萧远,仿黄庭经最精。工诗赋,又善画山水,得吴镇神韵。明末东林党领袖、文学家张溥曾慕名来见,与文学家吴伟业、王土祯等亦有交谊,与钱谦益、柳如是关系尤其密切,诗作多所唱和。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