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美(1905——1996年)字子坚,又名焕章,生于呼和浩特市。1929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运输系。他从铁路基层站段工作做起,直至1949年受母校之聘,任运输系教授兼系主任。1958年7月调新建兰州铁道学院,负责创建运输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63年当选为甘肃省政协委员。19...[详细]
刘疆生卒年无考。系古田建县肇基者。唐开元前,古田尚未设县,时有土民千余户依附刘疆。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刘疆与林溢、林希等率众献地于唐,愿编为县。翌年四月二日获准置县。唐玄宗嘉其忠顺,令其掌管县事,赐名疆。不久,刘疆请求另委主而携其子弟、族人隐退。 县民以刘疆献地首请立县有功,殁后即...[详细]
孛鲁(1197—1228),又作孛罗、兀鲁。蒙古国大将。札刺儿氏。成吉思汗十大功臣之一木华黎国王之子。通数种语言,善骑射。成吉思汗十八年(1223),父死,嗣为国王,继掌经略中原事。同年,在西域朝见成吉思汗,受命讨西夏,次年,破银川而还。二十年(1225),追斩叛将武仙弟于紫荆关。次年,以宋将李...[详细]
孛罗帖木儿(?—1365),又作孛罗铁木儿。元末将领。蒙古散只兀氏。四川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之子。 初随父与红巾军刘福通攻战,至正十二年(1352),以平襄阳功,授云南行省理问。 十五年(1355),兵败中牟,为农民军所执,旋被救归。次年,以平太康功进四川行省左丞。十八...[详细]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198)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详细]
明安图(1692~1765)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地理测绘学家。蒙古正白旗人。字静庵。早年入钦天监为天文生,攻读天文、历法、数学。后终身任职于钦天监,官至监正。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迄乾隆十七年(1752),四十年间先后参与纂修《历象考成》、《历象考成后编》、《日躔月离表》及《仪象考成》等...[详细]
木华黎(1170―1223),又作木合里、摩和赉等,蒙古国骁将、开国功臣,与博尔术最受器重,被铁木真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以沉毅多智、雄勇善战著称,三十年间追随铁木真,无役不从。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被称誉为“四杰”之一。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与博尔术被成吉思汗分...[详细]
纽璘(?一约1263),又作纽邻。蒙古国将领。散只兀氏。孛罗带之孙,都元帅太答儿之子。 初随父征战,以智勇善谋,为众所服。蒙哥汗七年(1257),随军征四川。翌年,与宋制置使蒲泽之军战于遂宁江箭滩渡,长驱至成都,以功受赏赐。都元帅阿答胡死后,被众将推为长,率军大败宋军于灵泉山...[详细]
萨都剌(1305?~1355?) 元代诗人。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一说蒙古族人。其祖思兰不花、父阿鲁赤世以膂力起家,累有功勋,受知于世祖、英宗,命仗节钺留镇云、代,所以萨都剌的 生地为雁门(今山西代县)。萨都剌的生卒年难以确指。今参照与萨都剌同年进士杨维桢生年(1296),及《雁门集序》中逾弱...[详细]
僧格林沁(1811—1865.05.19),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晚清名将,蒙古科尔沁旗(今属内蒙古)人,贵族出身,善骑射。道光五年(1825年),入嗣袭扎萨克多罗郡王。旋入京,为御前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后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详细]
失吉忽图忽(1180-1262) 大蒙古国断事官。塔塔尔部人。参与制定大札撒(《成吉思汗0 》)。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后任命他为断事官,主刑法、行政。参加伐金战争及蒙古第一次西征。1234年灭金后,窝阔台汗任命他为中州断事官,设治燕京(今北京),主持治理中原地区,为中原地区的最高长官。蒙哥汗...[详细]
石抹明安(1164—1216),元朝将领。契丹族。姓石抹。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北)人。 初仕金,尝使蒙古国。崇庆元年(元太祖七年,1212),为金抚州守将,蒙古军破城,降蒙古。奉命率军抚定云中(今山西大同)东西两路。劝谏成吉思汗勿休兵,乘胜而进。受命引兵南进,尽有河北诸郡...[详细]
石抹也先(1177—1217),又作不抹阿辛、石抹耶先。蒙古国将领。契丹族。库烈儿孙,脱罗华察儿次子。 年十岁,立志复辽国。勇力过人,善骑射,多智略,豪服诸部。被金征为奚部长,让其兄赡德纳,自匿居北野山。闻成吉思汗起兵,匹马投归,建言首取金肇基之地东京(今辽...[详细]
术赤(1177-1227),蒙古族,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母亲孛儿帖,术赤为蒙古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钦察汗国。 也速该被塔塔儿毒死以后,他的部众也背叛了他的家庭,诃额伦只好带着自己的孩子和留下的部众维持生活。成吉思汗长大成人以后,没有忘记父亲给他定亲事,而完婚。 当时成吉思...[详细]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蒙古族,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 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祐三年(1316年)立为皇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时年17岁,次年改元“至治”。 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推行“以...[详细]
搠思吉斡节尔,有人译为却吉·斡斯尔,是十四世纪初的著名蒙古语文学家。十四世纪初,搠思吉斡节尔在古维吾尔字母的基础上拼写蒙古语,用来记录扎撒、青册、对老蒙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改革,史称新蒙文。它对蒙古语文的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经搠思吉斡节尔改革而成的新蒙文,是一种竖写,由左及右的拼音文字,共有7个...[详细]
速不台(1176年-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常任先锋,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勇士)称号。蒙古建国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曾参与第一、第二次西征,令大蒙古国版图扩展至俄罗斯一带。其征战所及东至高丽,西达波兰、匈牙利,北到西...[详细]
速哥生卒年不详。蒙古克烈部人。其父怀都参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战争。速哥事窝阔台汗。1230年出使金朝,抵汴京见金主,劝他纳贡。金主令其下拜,我大国使,为尔屈乎!而绝之。出使期间默识其地理扼险、城郭人民之强弱(《元史·速哥传》),为窝阔台伐金提供可靠情报,并亲自参加伐金战争,攻克汴京战争中立功。...[详细]
唆都(?—1285),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 骁勇善战。初任忽必烈宿卫。从征大理。中统三年(1262),随军平山东李璮之乱。谏免私贩马于南宋者罪,籍为兵。任千户,戍蔡州(今河南汝南)。至元五年(1268),随都元帅阿术攻宋襄阳、樊城,退范文虎舟师,断襄樊粮援,升总管。十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