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海牙,又作阿里海涯、阿力海涯、阿鲁海牙,元朝大臣、将领。畏兀儿人。贯云石之祖父。 原居西域庭,少家贫,尝从事耕种。经举荐,事世祖于潜邸,任宿卫世祖即位,渐见攉用。 中统三年(1262),升中节省郎中。至元元年(1264),迁参议中书省事。次年,佥河南行省事。五年(1268...[详细]
按竺迩(1195—1263),蒙古国将领。雍古氏。先祖居云中塞上,父任群牧使。幼抚养于外祖父术要甲家,讹为赵家,故称姓赵。初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以善射著称,深受器爱。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随汗西征。凡七年,以功升千户长。二十一年(1226),从征西夏,翌年,从攻金边郡,相继取积石州,围河...[详细]
俺答汗(1507—1582),蒙文史籍作阿勒坦汗,汉文又译安滩、谙达、俺答阿不孩等,尊称索多汗、格根汗。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巴尔斯博罗特次子。 驻牧于丰州滩一带(今呼和浩特地区)。自嘉靖三年(1524)起,屡助兄吉囊(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征兀...[详细]
阿术(1227—1281),又作阿述。元朝大将。蒙古兀良哈氏。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 以智勇著称。蒙哥汗时,随父征西南夷,平大理,破白蛮、乌蛮等诸部,降安南,皆有战功。 蒙哥汗八年(1258),随父配合蒙哥汗、忽必烈二路军围攻南宋,破辰、沅二州,直抵潭州(今长沙)。世...[详细]
阿塔海(1234—1289),又作阿答海。元朝将领。蒙古逊都思氏。蒙古国开国功臣塔海之孙,卜花之子。 才略过人,初袭父爵为千户长。蒙哥汗时,随都元帅兀良合台征云南,身先士卒,卓有战功。后事忽必烈(世祖)于潜邸。 元初参加对宋战争,至元九年(1272),奉命督诸军攻襄阳,次年破...[详细]
阿尤希,清朝末期外蒙古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左旗车车克奴尔苏木人。是当时外蒙方影响最大的阿拉特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人。 二十世纪初,达尔罕贝子旗札萨克玛尼巴萨尔,因生活腐朽,任意挥霍钱财,并把积欠汉商及俄人的债款负担转嫁给旗民。转嫁的债务,平均每个牧民要负担白银二千两。公元1903年,贪得无厌的玛尼巴...[详细]
孛儿只斤·拔都(1209年—1256年),蒙古族,蒙古以及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成吉思汗之孙、术赤之嫡次子,母亲为弘吉剌部按陈那颜的女儿兀乞旭真可敦。 1227年继父汗位,袭封地。1235年,奉大汗窝阔台之命率大将速不台和宗王拜答儿、合丹、贵由、蒙哥等西征。次年,拔都先遣速不台率骑兵突然袭...[详细]
把匝剌瓦尔密(?-1381) 忽必烈汗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后裔。封梁王,镇云南。元惠宗退出大都后,他仍坚守云南,而且每年遣使去漠北觐见蒙古汗,执臣节如故。因云南险僻,明太祖不欲用兵,数次派人劝降。不从。1381年,太祖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向云南进攻。梁王派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兵驻曲靖。...[详细]
宇文泰(505~556年),亦名黑獭。西魏政权的执政大臣、北周朝奠基者,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属鲜卑族宇文氏,家于代郡武川镇(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西)。他经营关中多年,实行改革,促进鲜卑族政治汉化,使西魏国力迅速强盛,为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北魏永熙三年(534)初,关西大行...[详细]
毕力克图(1609—1681),清朝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世居科尔沁。 天聪(1627—1636)时,隶蒙古正蓝旗。任豫亲王多铎护卫。随征朝鲜及明锦州。顺治元年(1644),随多铎进潼关,复移师河南,下江宁(今南京),镇压李自成起义军。四年(1647),授骑...[详细]
博尔忽,蒙古名将、成吉思汗“四骏”开国元勋之一。与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并称“掇里班·曲律”(蒙古语,意为四杰),世任“怯薛”(护卫军)之长,为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征讨秃马惕部时,中伏兵死于军中。及秃马惕部平,以该部民百户赐其妻,以示抚恤。后追封淇阳...[详细]
博尔术,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原名博儿术。蒙古阿儿剌氏。由于相助少年成吉思汗夺回被盗的爱马,成为其属下。最早加入蒙古军,为蒙古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生卒年不详。参加统一蒙古诸部战争,志意沉雄,善战知兵,多立战功。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任命他为千户长、右翼万户长,并对博尔术、木华黎说:“国内平定...[详细]
伯颜(1236—1295),元朝军事家,蒙古巴邻氏,蒙古帝国开国功臣。他的曾祖父失儿古额秃原臣属泰亦赤兀部首领,后臣属成吉思汗。他的祖父阿拉黑、祖叔父纳牙阿都是成吉思汗的开国元勋,分别担任千户长、中央万户长。他的父亲晓古台和他本人臣属成吉思汗幼子托雷家族。生长于伊儿汗国。以深略善断著称,信奉也里...[详细]
察罕帖木儿(?-1362) 元末将领。字廷瑞,系出北庭。曾祖阔阔台随蒙古军入河南,遂为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西)人。红巾军起义爆发后,至正十二年(1352)组织地主武装““义兵”,与李思齐攻陷罗山为汝宁府达鲁花赤。后在今河南、陕西、山西等地镇压红巾农民起义军。官至陕西行省右丞、同知河南行枢密院...[详细]
察哈台(1187?-1242) 成吉思汗次子。1206年,建国后成吉思汗分给他八千户。后又将从阿尔泰到阿姆河岸为止的地区分给了他。跟随成吉思汗伐金和西征,屡立战功。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时,留他守大斡尔朵。他遵循成吉思汗的遗旨,积极推戴窝阔台为汗。他治法严明,窝阔台汗的重要决策,都取得他的...[详细]
察合台(?—1242或1241),又作察阿歹、察哈台、察合带、茶合带、察干岱等。察合台汗国的建立者。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次子。 蒙古国建立后分封时,得八千民户。以善战著称,屡建战功。成吉思汗六年(1211),随父征金,与兄术赤、弟窝阔台同率右军,攻克云内、东胜、武、朔等州...[详细]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族,元代追上庙号太祖。在蒙语中,“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详细]
孛儿只斤·甘麻剌(1263年—1302年2月8日),元世祖忽必烈太子真金长子、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之父。 1290年被封为梁王,出镇云南,1292年改封晋王,移镇漠北,1302年2月8日去世。 1323年元英宗在南坡之变中被刺杀,甘麻剌的儿子也孙铁木儿登基称帝,是为元泰定帝。1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