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青云(1919.2~1998.6),原名卢俊桥,男,汉族,银城街道四联村人。1936年考入临清简易师范学校,“七七”事变后,辍学归乡抗日。在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下,参加夏津抗日动委会,组织抗日救国会,发动农民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12月夏津沦陷,遂回乡下开展地下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壮大抗日...[详细]
马秉忠(1910—1939),国民革命军暂编骑兵第一师第二旅少将旅长。 青海临夏县四十里铺人(现属和政县)。回族。父辈即为军人。在宁海军服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热潮,作为军人,马秉忠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马秉忠更是为国家的命运担...[详细]
马金花,女,回族,1938年1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人,196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月参加工作,高小。 1958年至1960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七营公社马莲大队妇女生产队队长。1960年9月至1963年10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七营公社马莲大队妇联主任、副大队长、大...[详细]
滕茂训(1937.11~2006.11),男,汉族,夏津县田庄乡西滕村人,1956年毕业于德州农校,同年参加工作,1982年晋升为农艺师。历任农业技术员、农技站站长、农业局副局长、局长、新盛店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县科协主任等职务。其为人性情豪放,聪颖好学,毕生从事棉花的栽培管理研究。工作勤奋不辞劳...[详细]
马启智,1943年11月生,宁夏泾源人。回族。大学学历。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68年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 履历1963年9月-1968年7月,中央民族学院学习,1967年9月以后待分配1968年7月-1969年10月,北大荒3168部队劳动锻炼1969年1...[详细]
马思忠,男,回族,1931年2月生,宁夏西吉人。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吉县委青年干事、城关区副区长、白崖区副区长、区长,泾源县公安局局长、县委第二书记、县委书记处第一书记,固原专员公署副专员,固原县县长、县委副书记,隆德县委书记,固原林建师二团代理团长兼政委。 “文革”期间,马思忠受到不...[详细]
马秀珍女,1963年5月出生,宁夏中宁人,汉族。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委员会主委。副主任医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 1979年至1982年就读于宁夏卫生学校。1982年至1987年在宁夏中宁县...[详细]
马于飞(1958~2008.10),原名马启星,男,汉族,夏津县东李官屯镇张法寺村人。中学毕业后,入北京军区秦皇岛52977部队服役6年,转业后在北京文化界从事采访和编撰工作。期间,主编了《厨师周刊》、《饭店与厨师》、《今日影视人》等数10种报刊。20世纪末,马于飞涉足影视界,因形象与一代伟人毛...[详细]
马玉海,回族,1931年1月生,甘肃康乐人。1953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50年12月参加工作,高中。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十三届八中全会递补)。 1950年至1954年任甘肃省康乐县清水乡政府文书、流川区区长。1954年至1955年任甘肃省临夏专署监察处监察员。1955年至1...[详细]
孟宪法(1929~1992),男,汉族,夏津县银城街道南关村人。中共党员,曾供职于县文化馆。为人温良谦恭,平素寡言,不善辞令。做事勤谨,不惜心力。曾师从本县画师李荣清习画,后又入著名山水画家黑伯龙门墙,对恩师之德艺,心追手摩,颇得真传,而自成格调。师徒多所合作,曾画四尺整张“开山造田图”,层峦叠...[详细]
莫文祥1923年10月出生于山东夏津。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津浦支队通讯员,河北抗战学院十五队指导员,八路军一二〇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秘书,政治部巡视团副团长,晋绥军区连长,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干事,四野军工部第三兵工厂政委,沈阳五三工厂监委(政委)、副厂长...[详细]
彭树葵(1710-1775)。他字觐之,号水南。先世自江西庐陵迁河南夏邑,五传至树葵。树葵于乾隆元年中丙辰科(1736)进士。次年就散馆,授编修,任八旗志馆篡修官。乾隆五年,擢升侍读。乾隆六年,又任日讲起居注官。擢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很快升通政使司右通政使、太仆寺卿、宗人府丞。乾隆八年,迁升都察院...[详细]
宋云庆(1930.8~2008.5),男,汉族,夏津县宋楼镇宋楼村人。曾任教师、校长、县委宣传部干部、文教科副科长。系音乐协会山东分会会员、民文协会会员、作协会员。为人勤奋,聪敏好学。以其音乐才学,长期从事夏津民歌、小调的研究与整理。所谱写的民歌曾广为流传,《四季花开》曾晋京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详细]
田文国(1972~2010),男,汉族,夏津县宋楼镇张官屯村人。系山东省漫画家协会理事,《山东工人报》专栏漫画师。1994年参加工作,后因工伤而致残,但其毅力顽强,身残志坚,于是自1998年开始接触并尝试漫画创作,当年7月在《山东青年》杂志发表第一幅作品,此后不断坚持创作,作品陆续在《讽刺与幽默...[详细]
王方都(?~1944),男,汉族,共产党员,夏津县六区干部,为人坚毅果敢,沉着而有谋略,待人和气,为群众利益,为党工作不辞苦,积极认真。受到当地群众一致赞誉,并且经常得到上级表扬。 1944年春,由于村中奸细告密,国民党顽军张栋臣(外号张八师,俗称张八)部将王方都逮捕,对其严刑拷打,逼其说出...[详细]
魏鸿德(1920.8~2008.1),男,汉族,山东省夏津县人。1939年9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获教育部农学学士学位,系中国农学会、中国棉花学会会员。1943年8月任四川空军中学教务科理化教员,1947年1月任河北农业改进所技士。是年10月转入山东省立农学院先后任助教、省农学院附设农业...[详细]
辛甫(1919~?),原名师映雪,男,汉族,河北省故城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2月至5月,任中共夏津县委副书记(当时,中共冀南二地委书记周惠兼任夏津县委书记)。主持县委的日常工作,协助县委书记为巩固夏津解放区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5月到1949年2月...[详细]
杨一桂(生卒不详)字寒质。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1597~1605)任唐县知县。为官清正,善理民情。万历二十七年(1599)夏旱,杨一桂率下素、温家庄等沿唐河村庄村民,沿河滩开渠一道,引唐河水浇灌三庄农田千亩,获得丰收。激发了百姓开渠引水浇地的热情...[详细]
杨真(1909.10~2003.4),男,汉族,原名杨恪卿,曾用名杨敬事,夏津县渡口驿乡二屯村人。云南省林业学校原校长(享受厅局级待遇)。1930年春,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校中华民族抗日解放先锋队中队长。“七七”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聊城,任第六区专员范筑先保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