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导演。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毛泽东特型演员。 1979年,因在《小花》中饰赵永生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电视十佳演员”、“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获得“金鹰”最佳男主角和“飞天”优秀男演员提名。 198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详细]
唐聚五(1898—1939),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今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兰棱镇)。著名抗日将领,曾担任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辽宁省代理主席、东北游击中将总司令等职务。抗战期间,多次率部与日寇激战,屡立战功。1939年5月18日在迁安平台山一带率部与日寇血战,与所部官兵一起壮烈殉国。 青少...[详细]
汤唯,1979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影视女演员。200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 2007年在导演李安执导的电影《色·戒》中饰演女主角,该片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金狮奖”,汤唯因在此片中饰演的民国女大学生王佳芝而成名,但也引起争议。其后赴英国学习短期的戏剧...[详细]
鞠躬,神经生物学家。1929年11月22日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绩溪。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鞠躬的科学研究事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他的神经形态学家的声誉主要建立在其中枢神经系的束路学...[详细]
谈声贤 男,一级作曲。浙江杭州人,1944年7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音乐班,留校任教两年后于1968年始在浙江省越改剧组、浙江越剧一团、三团、浙江越剧团任作曲,先后兼任创作组长、艺术室主任。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两年。主要为越剧男女合演作曲,同时也为浙江的女子越...[详细]
谭笑萍(1901-1946),少年时就读于旌德白地日新小学,1924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任中共旌德特支书记。1928年2月主持召开党义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被捕,后保释。1932年3月首任中共旌德县委书记。 1934年5月,谭笑萍参加领导...[详细]
田坡(1916~1997),原名田庆忠,今桑阿镇人。幼年读私塾,少年读小学,高小毕业后务农、教小学,后考入冠县师范讲习所。1936年毕业后再任小学教师。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冠县抗日救国会工作员、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学员,抗日游击队卫河支队-干事、-科长,中共冠县桑阿镇...[详细]
田庆明(1906~1974),今桑阿镇玉庄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给人扛活,曾到关外谋生。抗日战争后期任村农会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曾带领担架队南下支前。建国后,担任村互助组长、初级社长、县政府委员、高级社长等职。1958年后,不再担任村干部,率几个老人管理...[详细]
拓跋桢(?-496年),北魏景穆太子拓跋晃第九子,刘椒房所生,皇兴二年(468年)封南安王。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拓跋桢孝顺母亲,但是聚敛-,被削除封爵,禁锢终身。后来,他支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复封南安王,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太和二十年五月,到邺城,背上长疮而亡,谥号惠。有三子:元英、...[详细]
拓跋濬(440年―465年),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恭皇后闾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宦官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尚书陆丽等拥立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之后,便诛杀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详细]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 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详细]
汝阴王拓跋天赐,景穆皇帝之子,和平三年封,拜镇南大将军、虎牢镇都大将。后为内都大官。高祖初,殿中尚书胡莫寒简西部敕勒豪富兼丁者为殿中武士,而大纳财货,简选不平。众怒,杀莫寒及高平假镇将奚陵,于是诸部敕勒悉叛。诏天赐与给事中罗云督诸军讨之。前锋敕勒诈降,云信之。副将元伏曰:“敕勒色动,恐将有变,今...[详细]
拓跋新成(?-47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次子,文成帝拓跋濬之弟。生母袁椒房。历史上称阳平幽王。 拓跋新成在太安三年(457年)封为阳平王,拜征西大将军。后来成为内都大官。皇兴四年(470年)薨,谥“幽”。 长子阳平庄王拓跋安寿承袭爵位,被孝文帝后赐名为元...[详细]
安定王拓跋休,景穆皇帝之子,皇兴二年封,拜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休少而聪慧,治断有称。高祖初,库莫奚寇边,以休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仪同三司、和龙镇将。休抚防有方,贼乃款附。入为中都大官。蠕蠕犯塞,出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抚冥镇大将。休身先将士,击虏退之。入为内都...[详细]
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景穆帝拓跋晃异母弟,母闾左昭仪,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在位仅八个月。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受封吴王。正平元年(451年),改封南安王。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拥立拓跋余为帝,改元永平(或作承平)。 拓跋余自认为自己没有...[详细]
拓跋子推,北魏时期人物,是京兆王、青州刺史。 京兆王拓跋子推,景穆皇帝之子,太安五年封京兆王。位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子推性沉雅,善于绥接,秦雍之人,服其威惠。入为中都大官,察狱有称。显祖将禅位于子推,以大臣固谏,乃传高祖。高祖即位,拜侍中、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未至,道...[详细]
王澍寰(1924.12.12-2013.10.08)手外科专家。北京市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是我国手外科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手外科领域中,最早、最系统地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一系列临床研究,并形成特色。1958年创建我国第一个手外科,设计和改进多种治疗和手术...[详细]
汪澥,字仲容。北宋熙宁八年(1076)进士。旌德县新建村人。他出身贫寒,祖上三代均未做官,以“布衣”考入太学。先后任分录、学正、国子监司业、祭酒(类似校长),最后担任大司成(太学监督)。一生多数时间均从事教育。直到晚年,仍孜孜不倦于著述。他著作甚多,有《诗书讲义》6卷,《孟子详解》14卷,《诗义...[详细]
汪泓,号静斋,县城招坊人。明嘉靖癸卯(1544)举人。志载其身体魁伟、才藻惊人。嘉靖庚戌(1551)知阜城〈今河北省〉,时有贼寇骚扰,朝廷委派的官吏迟迟不能剿灭,百姓四处逃亡。汪泓到任后,采取发动百姓协助军队,组成军-合抗寇,取得了胜利,使当地恢复平安。 汪泓执法严明,据记载,献县有一冤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