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珏 [清][公元1576年-1632年,明朝画家]

  • 宋珏,亦作宋彀,字比玉,号荔枝仙、国子生、浪道人。莆田城厢双池巷(今城厢区英龙街)人。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生,卒于明崇祯四年(1632)。宋珏是明末莆田一位最有才华的名士。他初为县庠生,盛才藻,不愿俯首帖括,不愿受八股时文的束缚,考选入官,遂舍去。后进南京国子监读书,也中途弃去。其后,他寄...[详细]

宋伯行 [公元1892年-1928年]

  •  宋伯行(1892.10~1928.4.27) 名宋孟宣,字伯行。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模范染织讲习所,毕业后到济南民生工厂当技师。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因组织发动济南铁路工人支援京汉铁路大 而被工厂开除。后回...[详细]

宋曹 [明][公元1620年-1701年]

  • 宋曹(1620-1701),字彬臣,号射陵,明朝崇祯时官中书,后辞官隐居,蔬秤养母。宋曹居山林隐逸,博学鸿词,屡招不就;性好游,善书法,工诗文,有真草书石刻、书法约言、会秋堂诗集等作于世,是古盐城唯见史册的著名书法家。 宋曹故居庭院奇石抱水拥竹,屋宇亭廊古朴典雅,更有书碑墨迹之古今大观,是别...[详细]

宋玉 [春秋战国][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但是这位先生的帅名却又多少来得有些蹊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哪部正经的史书甚至野史笔记里说过他是如何如何的帅,唯一的佐证便只有他写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了。在那篇赋里,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详细]

孙膑 [春秋战国][?-前316年,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 孙膑(生卒年不详),,齐国鄄邑(今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人,孙武的后世子孙。原名不详,因受膑刑,被砍去两个膑骨,故世称孙膑。大致于孙武去世后百余年、即公元前3世纪,生于阿、鄄(今山东阳谷阿城镇、鄄城县)之间。他是战国中期齐国人,我国历史上享有盛名并富于传奇色彩的军事家。 战国中期,战事频仍,...[详细]

孙小保 [公元1907年-1932年]

  • 孙小保(1907-19321),阜宁县人,出生贫苦,童年时期到上海同兴一厂做工。1925年,他才十八岁,即参加“五卅”运动,领导了同兴一厂工人的-,同时即加入中国0。1926年在领导同兴厂-时被捕。出狱后被工厂开除而失业。他靠拉黄包车维持生活,但仍积极参加党的工作。1927年投身于上海工人三...[详细]

孙学敏

  • 孙学敏 孙学敏:教授,在读博士。1963年生,河南郸城人。1985年郑州大学经济系毕业,2004年3月攻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学习西方经济学、经济决策学、数量经济学。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导师,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曾任国...[详细]

孙襫 [宋][公元962年-1033年]

  • 孙襫(962~1033) 宋代经学名家。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县博平镇)人,字宗古。曾任国子监直讲、龙图阁待制,仁宗时择名儒为侍读,召为翰林侍讲学士,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孙□曾奉□与邢□等人校定诸经正义、庄子、尔雅,考正尚书、论语、孝经、尔雅谬误。仁宗天圣四年(1026),孙□...[详细]

苏味道 [唐][公元648年-705年,唐代文章四友,唐朝宰相]

  • 苏味道(648~705) 唐代诗人。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 9岁能属文,以才华著称。20岁进士登第。累转咸阳尉。高宗调露元年(679),吏部侍郎裴行俭征西突厥,奏为掌-,从军至安西。武后时,累官至凤阁鸾台三品。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无所建白。遇事依违两可,不作决断,时人号为苏模棱。因阿附张易...[详细]

苏小小 [南北朝][中国古代十大名伎]

  •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今杭州)西泠桥畔一户姓苏的人家生下一女,取名小小。这女孩长得眉清目秀。聪慧过人。父亲吟诗诵文,她一跟就会,亲戚朋友都夸她长大后必成为才女。 小小六岁时,父亲不幸病故。为了生计,小小的母亲忍辱为伎。几年的精神折磨,使她身心交瘁,小小十岁时,母亲竟一病不起。临终时,她把小...[详细]

唐琏 [清][公元1756年-1836年]

  • 唐琏 (1756—1836),字汝器,号介亭,清嘉庆时皋兰(今兰州市)人,为兰州著名书画家。 他学书习画,非常刻苦,功力深厚,有意到笔随之妙。他的学生说他:“行年七十有余矣,且能日作蝇头千余宇,勤勤忘倦”。他的书法,古朴雅健,苍劲有力。楷书、行书和草书,“效法钟王,得其神髓”;篆...[详细]

田雯 [清][公元1635年-1704年]

  • 田雯(公元1635—1704)字纶霞,一字子纶,又字紫纶,号山姜又号漪亭,晚号蒙斋。《清史》谓为济南府德州人(今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吕家街人),官至户部左侍郎,因而世称田侍郎。其始祖田畹,自明永乐年间由直隶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枣强县迁来德州崇五里二甲占籍,居住南关,以农业为生。高祖田三戒...[详细]

乐平泉 [清][公元1810年-1880年]

  • 乐平泉,号印川、字清安(清代嘉庆十五年——光绪六年,即公元1810年—1880年)。乐平泉捐了二次官,咸丰四年(1854年)四品衔候补道,光绪四年(1878年)从二品典封。自此官商兼之。他自创新规:自东自掌,不假手外人,从此同仁堂再度中兴,成为强有力的掌门人。乐平泉也得四子,即第八代的:名为孟繁...[详细]

童世明 [公元1912年-1943年]

  • 童世明(1912—1943) 新四军第3师8旅兼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22团副团长 童世明是新四军三师八旅22团副团长,1943年3月19日在阜宁县单家港战斗中,不幸为国捐躯。 童世明,河南省商城县人,1912年12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童年时,由于家庭人口...[详细]

太武帝拓跋焘 [南北朝][公元408年-452年,北魏第三位皇帝]

  • 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 ,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 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详细]

王勃 [唐][公元649年-675年,初唐四杰]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详细]

王朝俊 [公元1875年-1930年]

  •  王朝俊(1875~1930.7.26) 字黉一,别号鸿一。山东濮县(今鄄城县)人。幼年入私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取秀才,旋即被选送到济南山东高等学堂攻读。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丁惟汾等接受公费赴日本留学,肄业于宏文学院师范科。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归国后...[详细]

王艮 [明][公元1483年-1541年]

  • 王艮(gèn)(1483~1541)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立者。 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人称王泰州。起初投入王守仁门下只为求生,后经王守仁点化转而治学,并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 先世原居苏州,后落户于泰州安丰场,以烧盐为生,始祖...[详细]

汪华 [唐][公元586年-649年]

  • 汪华(586—649),本名世华,字国辅,号英发,绩溪汪村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后归顺唐,为巩固唐王朝政权立下了卓著功勋。 汪华祖上世代为官,太祖在南朝便任司马,以后三代都在朝为官。汪华幼年丧父,随母郑氏投靠歙县娘家,不久丧母。九岁起替舅家放牛,拜山和尚罗玄习武,苦练刀 弓箭,练就一身好武艺...[详细]

王绩 [唐][公元585年-644年]

  • 王绩(585~644) 唐代诗人。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大业(605~616)中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县丞。因嗜酒被劾去职。唐初,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曾任太乐丞。不久,即弃官而去,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王绩早年有用世志,遭逢世乱,曾两度出仕,都因失意而归隐。他向慕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