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绵懿(1771-1809),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九月二十四日寅时生,成亲王永瑆子,母为嫡福晋富察氏,大学士、忠勇公傅恒之女。 继父爱新觉罗·永璋,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母为弘历侧福晋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初封循郡王。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1...[详细]
爱新觉罗·溥伟(1880年12月30日—1936年10月10日),别称锡晋斋主,清末宗室,道光帝旻宁曾孙,恭亲王奕訢之孙,贝勒载滢之子。 溥伟于1880年(光绪六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京,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承袭王爵。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1911年(宣统...[详细]
爱新觉罗载滢(1861—1909),恭亲王奕䜣次子,1868年出继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光绪十五年(1889)加郡王衔,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义和团事变以罪革爵,仍归本支。宣统元年薨,享年49岁。1868年,道光帝八子钟端郡王奕詥去世,因无香烟可传,东西两宫太后就将载滢过继承...[详细]
爱新觉罗·载洵(1885—1949年),字仲泉,号痴云,满洲镶白旗人,醇亲王奕譞第六子,光绪帝之弟,之后出继为瑞郡王奕志的后人。 光绪十三年(1887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十五年(1889年)晋辅国公,次年又晋镇国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郡王衔。...[详细]
爱新觉罗·载泽(1868年3月17日一1929年6月),初名载蕉,字荫坪。晚清宗室大臣,立宪派的重要人物,满洲正黄旗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六世孙,愉恪郡王爱新觉罗·胤禑五世孙。 同治七年(1868年),载泽出生于北京,其父奕枨过继给嘉庆帝的第五子绵愉做后嗣,光绪三年(1877年)袭封辅国公...[详细]
爱新觉罗·载治(1839年-1880年),室名秘晋斋,喜收藏,亦能书画。生于道光十九年己亥正月初一巳时,原为清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的曾孙,初名载中,祖父爱新觉罗·绵懿,父亲爱新觉罗·奕纪,是奕纪之妾沈氏(沈女寿之女)所生第五子。咸丰四年十二月奉旨过继爱新觉罗·奕纬为嗣,授多罗贝勒。...[详细]
安国俊(1914~1943)容城小里村人。出身贫苦农家。1938年5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农会主任、四区干部。他的家成为共产党、八路军的“据点”,县委书记赵雨农曾多次在他家召开会议。1941年,日本侵略军疯狂“扫荡”边区,他家便成为共产党抗日斗争的“堡垒”。他...[详细]
安熙元代藁城人,字敬仲,祖父安滔,父亲安松,皆以学识品行闻名乡里。安熙承继家学,欲往容城投刘因就学,刘因不幸去世,便从刘因门人乌叔备学习,崇尚朱熹学说。他不屑仕进,居家教授几十年,四方来投师从学者,多有成就。曾在元大德、至大年间(1297-1312年)主持封龙书院,“其教人以敬为本,以经术为先,...[详细]
安意如,原名张莉,1984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绩溪,现代作家。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中专院校。2005年9月,出版传记文学《看张爱玲画语》。2006年8月,出版文学随笔《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2006年10月,出版文学随笔《思无邪——诗三百》。2009年8月出版新书《美人何处》...[详细]
白连喜(1920~1950)化名李振东。满城北章村(今属保定市新市区)人。参加革命后,在满城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工作,带领民兵与敌人作斗争。1948年春,担任冀察地区昌顺县政府秘书兼县粮食局局长。同年8月,调任昌顺县南口镇镇长。平津战役开始后,昌顺县驻军较多,南口镇成为全县转运粮草的集中地,每天约有...[详细]
巴图巴根(1924.10~2012.09.09),男,蒙古族,吉林省镇赉县莫莫格乡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委原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六、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第四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详细]
蔡树梅(女):女,汉族,1936年12月生,河北大城人,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月参加工作,初中,助理经济师。1944年10月至1956年1月为天津义祥织布厂工人。其间:1953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1月至1969年为天津色织四厂工人。1969年至1971年...[详细]
蔡斯烈(1911—2003) 又名蔡松荣、蔡松云。应城杨岭潘家集人。出生于膏盐峒商家庭。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担任乡儿童团长。大革命失败后,回家隐蔽。1928年底到武汉继续读书;后又到北平读高中。1936年,从南京金陵大学辍学回家,成为当地最年轻的膏盐...[详细]
蔡体仁(1870~1931)字平甫,号弘毅。容城白龙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府试中取得第一名,成为秀才。戊戌变法(1898)后,曾被选为县议会议长。辛亥革命后,专心于教育事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于1916年在白龙村筹办敬业高等小学堂。敬业学堂的办学方针是崇尚俭朴、破旧立新。五四运动后...[详细]
蔡先镳(1912-1945),乳名松峰,别名蔡英,又名蔡汉清,1912年5月出生在东海西厝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考进省立第十中学,其间,他加入了党领导的进步学生组织——莆田县 会,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立志为改革社会而奋斗。 192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蔡厝、东沙等地从事革命...[详细]
蔡真人(1178~1236)女。名洞空,号湛然。金末元初满城贤台人。金明昌五年(1194)在本县岗头玉清观出家修道。大安初年(1209),拜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为师,传授悟道。贞祐元年(1213),蒙古军出紫荆关,攻陷河北州县。蔡真人避乱于易州郎山(今狼牙山)姑姑坨避乱,修行传道。 ...[详细]
蔡宗美,福建才子集团董事长,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常务理事,莆田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莆田工商联副会长,莆田市人大常委,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人物简介作为把中国梅花绣在男装上的第一个裁缝,蔡宗美不仅为“才子”找到了自己的品牌文化,更是宣告了男装另...[详细]
曹必敬(1906~1928年)1906年9月出生于藤桥镇龙海管理区军田村,小时在军田村小学读书,后升入藤桥六高,中学毕业后,回军田村小学任教。 1927年5月,崖东三区党支部成立,发展第一批党员,曹必敬加入共产党。不久,建立军田党支部,曹必敬任书记兼平民学校校长。他常教育学员,我们现在手中没...[详细]
曹痴(1916~1989)满城北庄村人。青年时期在满城县简易师范学校读书,参加进步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入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学习。193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满城县抗日青救会主任、徐水县武装部部长、易县县委宣传部部长、一分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