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奎(1962--1985),生于双城县水泉乡荣华村。曾就读于水泉中学,高中毕业后,于198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考入北京防化学院指挥系。1984年7月毕业后,奉命赴云南前线参战,拟任排长职务。在此期间,先后写下了决心书、血书,并向党组织递交...[详细]
孙兆元字鼎文,浦城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拔贡生,选授安徽铜陵知县。县民积欠赋税五千多金,前任官-、拘囚、敲击庶民。兆元到任,释放全部拘囚,出私钱分年代输,当地人在县署前建恤民亭纪念他。生员徐某,品行恶劣,诬告与他结怨的人以死罪,因怕兆元严明,深夜送三百金贿赂兆元,遭怒斥。经过审理,结果判...[详细]
孙竹斋 孙竹斋,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原籍浙江萧山县泾化乡,后定居浦城城关江山街(今交通路)。民国16年(1927)在萧山县义桥镇投资,开设春记染坊和新华袜厂,因军阀孙传芳部抢劫而破产。民国20年就业于上海三友实业社、大同橡胶厂。民国22年任福建省运输公司南昌办事处主任、福建省运输...[详细]
苏秋涛(1906~1985年),原名福海,泉州东门外水漈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民国10年(1921年),进泉州私立中学。民国14年,进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印尼中华中学任校长。后转赴新加坡当报社记者,曾撰文抨击时弊,-回国,任泉州《民众报》。 民国18年,为筹办泉州平民中...[详细]
苏资琛(1893~1974)名养源,字资琛。陕西韩城人。早年毕业于陕西第一师范学堂优级班。有近十年教书经历。在韩城初小教书时,适逢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向群众宣传-,反对军阀混战;在延长县高小任教时结识了杨虎城,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活有很大影响;任韩城高小教育主任时,正值“五卅”惨案发生,陕西省 ...[详细]
唐聚伍(1899-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东北游击司令 原名福隆,字甲洲。男,满族,1899年出生,吉林双城人(今属黑龙江省)。早年投入奉军,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升任营长。1926年被选送到东北讲武堂第6期步科学习。毕业后被提升为第3军团卫队旅4团团长。1929年调任辽宁省边防军第1旅1团...[详细]
汤绍宗 汤绍宗,字炳均,浦城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幼年由英国传教士安巴乐带往福州,在圣教医院学习西医6年,学成回浦,开设同仁医院。民国15年(1926)3月,在国民革命军任军医,后为卫生队长。次年7月,脱离部队,偕弟汤绍明在福州开设世杰医院。不久回乡,在红十字会办的中西医院任医生,后...[详细]
汤文河(1890~1916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住泉州西街奉圣宫西侧。 汤文河早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他积极投入泉州的光复活动。 民国初,汤文河卖掉家中20多株龙眼树,交给革命组织作为活动经费,并将住宅的小书房作为革命党人活动的场所。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详细]
汤文通(1900~1994年),字乐知,泉州西街奉圣宫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九月生。父汤清润,在缅甸仰光开米行。汤文通10岁时父病,随同返乡。19岁在私立泉州中学毕业,21岁随兄汤文炳赴菲律宾,在马尼拉华侨公学执教。两年后回国,在泉州佩实小学任教。 民国13年(1924年),汤文通...[详细]
唐文玉(?—1936) 字蓝田,湖北麻城人。幼时读书,因应试不中,弃学经商。性格诚笃,擅长经济。为麻城巨商同宗唐元盛掌号十余年,因此得遍交商界要人。清朝覆灭后,唐元盛歇业,客游川陕,结识同宗唐义发。义发悉文玉善经商,聘其掌管镇坪号事。文玉视事,稍加整顿,其商业日盛。因办事公正,深受同仁信仰,...[详细]
汤相,字少莘,号石埭,广东归善人(生卒年不详),明嘉靖三十二年至四十一年(1553~1562),在龙岩任知县九年。 嘉靖三十三年,主持兴修水利,自马坑沿山作圳,逶迤三十里,引小溪之水抵蔡坑,圳宽、深均0.5米,可灌溉荒熟田三十顷。岩人谓圳名“汤侯圳(渠)。” 城南临溪,每逢雨季,城墙常被...[详细]
汤银钗(1888~1966年)女,霍童梅坑后洋村人。民国22年(1933年)4月,银钗在其弟共产党员汤昌满的引导下,作为妇女第一个参加中洋里村贫农团组织。她把自己的家作为红军、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站。担负着送信、接待、掩护红军、游击队的重任,经常不顾个人安危,不分昼夜,奔走山野,维系着游击队和设在古...[详细]
汤于光,又名汤兴,原籍浦城县临江乡,出生于民国5年(1916)。父在浦城城关开诊所,曾任红军军医,母为助产士。汤于光16岁入浦城中学读书,18岁时因父亲去世,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到中国红十字会浦城分会医院当学徒,民国26年7月结业。次年1月到松溪城关开设同仁诊所,他行医认真负责,热情为病人服务,...[详细]
田耕,又名田太运,1922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县官庄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上学,在本地读至高小毕业。 1935年,考入晋城崇实中学,这是晋城进步人士 1929年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与崇实中学百米之隔,有一所获泽中学,晋城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田耕通过获泽中学地下党的引导不断看到《...[详细]
田千秋(?~前77年),西汉大臣。其先为战国时齐国田氏大族,后徙居关中长陵(在今陕西咸阳市渭城区东北)。汉武帝时,田千秋任高祖庙寝卫士,遇“巫蛊之祸”发迹。时弄臣江充见武帝年老,恐武帝死后自己为太子所诛,因诡称宫中有“巫蛊”之患。江充事先指示胡巫做了手脚,再派人“掘蛊于太子宫,得桐木人。”太子不...[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 田维新同志是山东省东阿县人,1937年参加党的 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被组织派往太行山抗大一分校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游击支队政治主任,县独立营政治委员,太行军区政治部敌工科科长、组织科科长,团政委,旅政治部副主任,师政治部主任,...[详细]
童能灵 (1683~1745) 童能灵,字龙俦,晚号寒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生于连城县莲峰镇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为明成化间任云南省澂江府知府童玺的元孙。能灵自幼聪慧颖悟,立志学习圣哲先贤之书。父童正心,字七其,别号留村(1643~1710.7)是连城有名的一代经学大师。其对经学内容...[详细]
通愿,俗名翟尧臣,号妙华。1913年9月6日出生于双城县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世家。其父翟文选清朝举人,曾任奉天省长。其母早年毕业于双城师范,从事教育工作多年。 通愿自幼聪颖好学,家人视若掌上明珠,3岁即从母亲启蒙读书,13岁在齐齐哈尔祖母处读完小学。1929年先后就读于沈阳女师附中、北京女师附...[详细]
拓跋翰(?―452年),鲜卑族,太武帝拓跋焘第三子,景穆帝拓跋晃异母弟,母椒房舒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初封秦王,官拜侍中、中军大将军,后改封东平王。 拓跋翰为人忠诚正直,因此百官都很畏惧他。后来镇守枹罕,以信义恩惠安抚众人,受到羌戎的敬重顺服。 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