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昌 [公元1899年-1970年]

  • 魏武昌(1899—1970)高唐县姜店村人。自幼务农,人称“庄稼把式”。先后任互助组组长、农业合作社社长。1950年在自己的农田里修复了一口老井,可浇田4亩,当年粮食亩产超过当地其他农民两倍多。同年被评为“平原省农业劳动模范”。1951年,大胆开创水浇棉田,结果在其它棉田棉花大幅减产的情况下,他...[详细]

韦一平 [公元1906年-1945年]

  • 韦一平,又名韦瑞珍,壮族,1906年11月出生于广西罗城县四把乡短岗屯一户农民家庭。韦一平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7岁那年,父母把他送进附近里乐村的私塾,期望他识几个字,不再苦守山村。两三年下来,他终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韦一平的青年时代,正是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变化的年代。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详细]

魏子方 [公元1914年-1971年]

  • 魏子方(1914—1971)名翼公。东阿县人。1936年任临清乡农学校校长。1937年参与组织成立东阿县抗日动委会。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9月至193 9年3月代理中共东阿县委书记。 1940年2月任中共东阿县委书记。同年3月调中共鲁西区委工作。一度失掉党组织关系。1942年春,经...[详细]

魏宗晋

  • 魏宗晋(1884—? )历城县人。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部军需处处长,后任司令部财政司司长,陕西粮秣总监。1928年后任河南省财政厅厅长、河南省农工银行经理。1928年5月至1929年5月任国民党政权山东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毕生追随冯玉祥。后被蒋介石特务刺杀。 ...[详细]

文畅

  • 文畅 (1939~) 辽宁海城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原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为鞍山市作协主席。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杜鹃的性格》、《山水人情》、《国宝灵光》、《心灵流泉》、《文畅散文选》,诗词集《心痕...[详细]

文乾义

  • 文乾义 (1952~) 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党政干部基础科。1968年参加工作。当过知青、铁路工人、记者、。现在黑龙江省通信系统工作,主任记者。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野孩儿》,诗集《情人》、《北大荒之恋》、《别处的雨声》,散文诗集...[详细]

吴超

  • 吴超 (1929~) 原名吴君超。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1949年肄业于南京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系,后又毕业于二野军政大学。1949年参军,历任文工团团员、文艺助理员,《民间文学》、《诗刊》,《民间文学论坛》部主任、副主编,民间文学刊授大学教务长,《中国歌谣报》、《通俗文学选刊》主编,《中国民歌...[详细]

吴道源 [公元1903年-1941年]

  • 吴道源(1903—1941)莱芜县丰登官庄(今属莱芜市莱城区方下镇)人。1931年,加入农民协会, 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9月,受组织委派进入三区当区丁,负责党的地下通信联络工作。1935年1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判两年半徒刑,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 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详细]

吴尔芬

  • 吴尔芬 (1965~) 福建连城人。先后在厦门大学哲学系、鲁迅文学院就读。1984年应征入伍。退伍后历任连城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冠豸山文学院院长,厦门大学客家学研究中心副主任。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雕版》、《九号房》、《桃花劫》,短篇小说集《迷途》,...[详细]

武法科 [公元1900年-1973年]

  • 武法科(1900—1973)回族。莘县董杜庄乡刘营村人。自幼靠沿街卖唱、要饭维持生活。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改和互助合作时期,带头斗地主、恶霸,办互助组, 搞合作社。 1951年始,连年被评为省、地、县农业劳动模范。1962年—1963年,出席山东省农业劳模表彰会,并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详细]

吴光新 [公元1881年-1939年]

  • 吴光新,北京政府陆军总长、陆军训练总监、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陆军上将。北洋皖系军阀将领,段祺瑞妻弟。徐树铮、靳云鹏、吴光新、傅良佐被称为段祺瑞的“四大金刚”,吴光新实际上比较庸碌,无甚才干,因姻亲关系受到段祺瑞的重用,徐树铮曾言:段祺瑞的事业一半坏在吴光新身上。 吴光新,1875年出生,...[详细]

巫国明

  • 巫国明 (1962~) 广东增城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80年参加工作,1984年调县文化馆,历任创作辅导、、副馆长,期间曾两度到深圳打工。2003年调增城市文联,现为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省作协第七届理事,广州市作协第三、四、五届理事,广州市第九次...[详细]

吴淮生

  • 吴淮生 (1929~) 笔名磊子、焦雨闻。安徽泾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师大毕业。历任《朔方》、部副主任,宁夏作协第一、二届副主席,宁夏少数民族文学讲习所常务副所长,宁夏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塞上文谈》主编,副编审。现任中国散文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等。曾被选为宁夏...[详细]

吴会梅 [公元1929年-1947年]

  • 吴会梅(1929—1947)女。莱芜县埠东村(今属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人。自幼父母双亡,跟随祖母逃荒要饭。17岁任本村妇救会长。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发动妇女推磨轧碾、做军鞋,拥军支前。1947年夏,国民党军队进犯莱芜后,仍坚持斗争。由于叛徒出卖,10月20日深夜遭敌人逮捕。敌人用酷刑折磨,她...[详细]

武静安 [公元1913年-1977年]

  • 武静安(1913—1977)原名武化寅。肥城县(今肥城市)汶阳武新村人。1933年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济南郊区任教。“七七”事变后,弃教回乡,协助共产党员武麟轩组织起170多人的抗日队伍。1938年1月,该队伍编入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是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泰安县东五乡分...[详细]

吴俊陞 [公元1863年-1928年]

  • 吴俊陞(1863—1928)字兴权,号子琴。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1861年(咸丰十一年),因家乡发生饥荒,其父吴玉流落关外,定居奉天昌图府兴隆沟。他17岁入辽源清军捕盗营当伙夫、马夫,20岁编入清军骑兵,因打仗英勇,得盛京将军增祺、赵尔巽器重。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海城、通化一...[详细]

吴克让 [公元1917年-1966年]

  • 吴克让(1917—1966)肥城县(今肥城市)安临站葛台村人。幼时家贫,14岁入小学读书。1936年高小毕业,为谋生计,到济南拉洋车。后到牟平县法院当职员,不久被辞退。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乡参加抗日游击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起三区第一个村党支部,任书记,后来成为全区模范党支部和先进...[详细]

武克仁 [公元1918年-2003年]

  • 武克仁 (1918~2003) 笔名茹冰、士虹。山西临猗人。中共党员。1936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山西荣河县工委书记、晋南民先总队长,延安中央青委社文科科长,边区文协组织部副部长,东北齐齐哈尔市文协主任、中学校长,东北教育部社教处长,武汉中南区文化部戏改...[详细]

乌拉赞拜·叶高拜 [哈萨克族]

  • 乌拉赞拜·叶高拜 (1935~) 哈萨克族。新疆裕民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新疆党校政治理论专业。历任新疆日报社记者、,伊犁日报社记者、,《木拉》杂志副主编,编审。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处女地》(片断),中短篇小说...[详细]

吾拉孜别克·阿布都力 [哈萨克族]

  • 吾拉孜别克·阿布都力 (1940~) 哈萨克族。新疆塔城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维吾尔文学专业。1960—1980年先后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教育局、沙湾县一中、塔城市阿布都拉乡民族中学担任教育干事、语文教师、校长等职务。1980—2000年任新疆广播电台驻塔城记者站记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