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松 (1882—1940)字锦亭。郓城县洪王庄村人。1937年9月,郓城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在他家中成立。 1938年1月,中共郓城中心县委在他家中建立。他全力支持党组织活动,提供食宿等各种方便,并在全县30多个村庄建立了党组织,拥有80多名党员。 1938年2月,中心县委准备就地建立革命武装...[详细]
黎邦荣(1854—1926)郓城县黎同庄人。古筝演奏艺人。少年随其舅王乐涌学筝。除学得一手好筝法外,还精通扬琴、琵琶、胡琴等。对琴书唱腔也较为精通,并根据山东琴书的一些牌子曲、板头曲,改编成筝曲演奏,还创造性地把筝应用到“山东琴书”的伴奏中。他一生中培养了众多的民间古筝艺人,著名四大古筝高手黎连...[详细]
李常青(1911—1985)东阿县赵庄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6月任东阿县政府县长。1949年10月任聊城专署农业科科长。1952年2月后, 历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局副处长、辽宁省档案馆馆长、国家轻工业部皮革公司办公室主任、 轻工业部毛皮制革工业科...[详细]
李朝杰(1913—1942)又名李苏。临清市刘垓子镇小薛楼村人。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临清联立乡师支部组织委员。193 2年6月任支部书记。1934年秋, 学校以“共产党嫌疑分子”为由将李朝杰等人开除。1938年2月,与赵振清等共同倡导创建清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任总务股长。同年1...[详细]
李传缙(1915—1943)历城县人。早年毕业于河南省焦作工学院。1935年在北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处级工程师,设计并参加建设刘志丹烈士陵园,后又设计并参加建设延安大礼堂, 受到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好评。1943年...[详细]
李春生(1926—1979)郯城县张哨村人。鲁南柳琴戏的代表性演员。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协会会员。1960年任临沂专区柳琴剧团业务团长。 他在表演时注意刻画人物, 能根据剧情的变化和人物感情设计唱腔。他的《打干棒》《丝鸾记》唱腔均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1978年患重病后...[详细]
李春亭(1901—1933)原名祖茂林,又名祖晨、祖绳。安徽宣城人。中共济南市委书记、革命烈士。1918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五中学。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1922年春,与其他进步学生发起组织“非基督教学生同盟会”,通电全国,揭露帝国主义传教士的侵略罪行和本质。 1923年秋考入厦门大学。19...[详细]
李恩庆(1919—1942)高唐县三十里铺乡董集村人。1937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高唐县第五区区委书记。1941年2月任中共唐南县委组织部部长。1942年2月任中共唐南县委书记,随后赴地委党校学习。同年4月29日,在反击日军对冀南“铁壁合围”战斗中...[详细]
1900年 9月6日出生在陕西蒲城县马湖乡富原村; 1906-1909年,就读于村中私塾; 1909-1915年,陕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小学习; 1916-1920年,上海吴淞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原名“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学习; 1920-1926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科学习; ...[详细]
李光岭(1914—1941)又名李润东。泰安县安驾庄(今属肥城市)后寨子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秘密交通员。1939年春,调到县动委会工作,不久调任九区(今肥城边院一带)区委书记。1940年前后,日伪军对九区不断“清剿”、“扫荡”,李光岭多次带领区队深入敌后开展斗争。1941年初夏...[详细]
李国钧(1918—1950)原名李文同。高唐县杜庄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底任冀鲁豫军区一纵十九旅五十五团参谋长。1949年3月任十六军四十八师一四二团副团长。 同年9月,随部进军大西南。1950年在四川桐子岭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 ...[详细]
李鹤年(1895—1969)原名李传龄。肥城县(今肥城市)人。1916年应募去法国做劳工,并负责华工工会里昂分会的领导工作。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 同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5月回国,被派到北方区委工作。 后和赵士炎等去开栾煤矿领导工人运动...[详细]
李华萱(1895—1965)原名李荣寿。济南人。音乐家。自幼爱好音乐,曾拜著名音乐家王心葵为师。1912年考入山东高等师范艺体专修科,1914年毕业后到山东第四师范任音乐、美术教员。1920年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为国民音乐组会员。1921年任北京大学音乐杂志社特约。1922年兼任上海音乐季刊...[详细]
李华光 (1911—1947)原名李恩荣,又名李耀庭、李耀先。清平县李圈村(今属临清市)人。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底任中共临清联立乡师支部书记。1932年春,建立中共李圈支部,任支部书记。同年秋,任中共清平县委组织部长,主持县委工作。1934年夏至1935年秋,先后发动麦收-和...[详细]
李建业(1895—1975)艺名“李傻子”。莱芜县田封邱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著名杂技艺人。1903年,被齐河县城一杂技艺人收为门徒。1908年,正式学艺。1913年,出徒后在省内各地及黑龙江、山西、郑州、武汉、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省市流动演出。他性格朴实憨厚,言语幽默诙谐,深受观众喜爱...[详细]
李敬铨(1904—1931)字子衡,又名李国栋,曾用名李敬泉、李英杰、李铨等。历城县遥墙镇鸭旺口村人,出生于济南市奎文街。著名烈士。曾就读于济南师范讲习所。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投入学生界组织的反帝-。1923年,李敬铨到日本人创办的青岛大康纱厂担任粗纱技师。其间,结识了中共青岛党组织负...[详细]
李际泰 (1919—1985)武城县城关三里庄人。9岁读私塾。1936年高小毕业后当小学教员。后参加八路军东进抗日纵队平津支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特务团一营三连指导员。1940年8月调任山东纵队第二旅第四团组织股股长。1941年冬,日伪军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详细]
黎连俊(1898—1950)郓城县黎同庄人。民间古筝艺人。出身于弹筝世家。少年时跟父黎邦杰学扬琴,跟伯父黎邦荣学筝、琵琶、胡琴,尽得其传,学习继承了大量传统曲目,保存了祖传的手抄古筝工尺谱。其功力扎实,技巧全面,善于运用各种指法。演奏风格典雅隽美,刚中有柔,流畅悠扬。常与当地古筝艺人磋商技艺,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