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思忠 (1946~) 山西万荣人。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教科文卫组组长、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司长、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副部长级),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副部长级)、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专委会委员,兼任北京大学国民素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开始...[详细]
解占柏(1914—1941)原名解树魁。堂邑县凤凰集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革命烈士。 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次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 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回聊城,协助中共运东地委书记谢鑫鹤和王希永等人,建立了八路军聊(城)博(平)堂(邑)武装工作团。1939年秋...[详细]
纪家坛(1868—1945) 字泽蒲,号文苑,别号顽石、不其。青岛市城阳区仲村人。1909年(宣统元年)冬,纪家坛中乙酉科优贡第二名。后经商震举荐,于1913年起,历任山西省蒲县、汾城县、代县、朔县县长,山西省绥察禁烟善后总局局长,山西省行政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职。 1917—1922年任汾...[详细]
金方昌(1922—1940)回族。聊城人。1935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中学。1937年11月随兄到山西抗战。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山西代县牺盟会秘书。不久,任中共代县赵家湾区区委书记,建立“武装模范队”,并兼任政委。1939年冬任中共代县城关区区委书记。 1940年2月当选为中共...[详细]
金谷兰(1904—1938)字贮溪。高唐县韩寨乡谷官屯人。革命烈士。1925年毕业于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唐县最早的中共党员。1927年春,奉中共鲁北县委指示,加入以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农民组织“红门” (亦称红枪会) ,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30多人,创建了高唐县第一...[详细]
靳云鹗 (1881—1935)字荐卿,亦称荐青。邹县(今邹城市) 苗庄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投奔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督练的“新建陆军”当炮兵,两年后升为排头(排长),并以学兵身份考入保定参谋学堂。毕业后,任清军江北清江浦陆军第十三混成协参谋官。1912年,任北洋第二路备补军混成团团长、陆军...[详细]
靳云鹏(1877—1951)字翼青。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邹县(今邹城市)苗庄人。他出身农民家庭。父早亡,靠其母邱氏卖煎饼、当奶妈为生(靳母作过潘复的乳母)。8岁始入私塾,不久辍学。1894年(光绪二十年) 18岁时,被招募到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督练的“新建陆军” 。4年后,被选入附设炮队随营武备学堂第...[详细]
金灼南(1882—1976)又名金葵生,号秋圃居士。临清县金郝庄(今属临清市)人。古筝演奏家。生于音乐世家,其祖父、父亲酷爱音乐,擅长筝。他受家庭熏陶,自幼习字筝。18岁时考取秀才,科举废除后,在家乡教授私塾。青年时期,奔走江南数省,寻师访友,筝技大长,从家传筝谱到民间流传筝曲,已均能掌握自如,...[详细]
臧克家 (1905~2004) 笔名少全、何嘉,男,汉族,1905年10月8日生,山东诸城人。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参加北伐。曾出版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详细]
空峒 (1880—1967)字逸云,俗家本姓焦,名已佚,空峒是法名。邹县(今邹城市) 卧牛山村人。自幼随父逃荒到济宁,以制鞋为业。八岁患黑热病,经铁塔寺住持复初和尚治愈,遂舍身在寺中为僧,拜复初为师祖。其师名真如,属大乘佛教禅宗曹洞派。入寺勤学苦练,渐有所成,于梵修和精研佛学之外,兼通中医、针灸...[详细]
孔繁阁(1915—1947)字子凌。鄄城县葛庄乡桑庄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被捕,在国民党山东省反省院领导-斗争。1937年任中共濮县县委书记,后到国民党三十一师做-工作。 1939年8月到中共华北局任秘书。1942年任冀鲁豫军区敌工部部长。1947年在滑县、浚县一带被反动会道门...[详细]
孔庆三(1926—1950)历城县王舍人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4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先后参加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战役等。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随部队奔赴朝鲜前线。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志愿军突击部队遭到美军暗堡火力的阻击。部队...[详细]
孔祥坦(1926—1948)邹县(今邹城市)瓦曲村人。1940年1月参加邹县县大队,英勇善战, 被誉为县大队的“小老虎”。1942年9月,在攻打南孙徐伪据点的战斗中, 带领3名战士奋不顾身冲进敌中心碉堡,迫使30余名敌人缴械投降。1944年6月出席“山东军区英模会议” ,被授予“山东军区战斗英雄...[详细]
冷相佑(1903—1927),山东郯城人。父从农商,有田产400余亩;神山镇高等小学、山东省立第五中学毕业。 1924年1月由张苇村(山东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介绍加入国民党。由宋聘三、刘绩学(均为河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到广州,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入第四队学习...[详细]
梁百朴(1909—1977)曾用名梁衍和、梁依凡,字温如。郓城县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3月被党组织派往寿光国民党地方武装张景月部做-工作。 后被派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8月结业后,任郓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一科科长。1940年11月,在“肃托”中被错误处理。19...[详细]
梁桂荣(1873—1925)肥城县(今肥城市) 安驾庄人。梁氏接骨第4代传人。秉承世医家训。经其父梁胜泉指教,他20多岁,即精通整骨之术。经多年临床验证,他先创制梁氏接骨膏药,后又创托举、折顶、屈曲、牵抖等接骨14法,以杉木皮和膏药固定伤位。治疗中兼内服中药,外加当归活血汤烫洗。愈后无弯曲畸形,...[详细]
梁建章(1905—1939)禹城县(今禹城市)人。1934年任沾化县县长。1935年主持续修《沾化县志》 ,并率先捐资使之付梓。1938年4月,任山东省第五区行政特派员兼保安司令, 旋任山东省第十区专员,坚持抗战。1939年9月遭国民党别动队谋害。 ...[详细]
梁仞仟(1912—1941)原名于振。郓城县洪王庄人。运西地委书记。1931年考入省立六中,在校同爱国学生一起-,声援淞沪抗战。193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中共济南市委委员。“七七”事变后,受党组织派遣返乡开展党的工作。 1937年7月,成立郓城第一个党支部,他任书记。1938年任中...[详细]
梁述哉(1899—1952)别号纾斋,别字念祖。武城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1922年起任西北军第六混成旅见习排长。1925年—1937年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师炮兵队长、营长,第三十军参谋处长等职。 抗战前期任第二战区山西新军决死第一纵队参谋长、 决死第一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