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泰墱 [明][公元1416年-1467年]

  • 朱泰墱(1416-1467):朱肇煇嫡次子,首任巨野王。生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六月初一日,明宣宗宣德二年七月十七日封。在位三十八年。明宪宗成化三年正月初三日薨,年五十二,谥曰僖顺,故称“巨野僖顺王”。 历史记载 王讳泰墱,曾叔祖鲁靖王之第四子,母妃严氏。永乐十四年六月初一日嫡生,宣德二年七...[详细]

朱庭芳 [公元1892年-1927年]

  • 朱庭芳,又名宾龙,字守谦,1892年生于湖南省汝城县附城乡云内村。其父早逝。他姐弟五人,靠母亲抚养,家里生活极端贫困,两个小弟因此不幸夭亡。他16岁初小毕业,曾考入县立濂溪高等小学,仅读一年,就辍学在家务农。 1926年7月,按照中共汝城支部的部署,朱庭芳积极从事支援北伐军过境的工作。经支部...[详细]

朱廷利 [公元1852年-1925年]

  • 朱廷利(1852-1925),又名彦材,乘池,曾用名炳文、研斋,今汝城县城郊乡津江村人。11岁丧父,17岁丧母。7岁时其兄以酒病卒,因而刻指涅墨,誓终身不饮。朱平生崇尚吃苦耐劳,曾以诗自勉:“七尺微躯自主张,天公不必为吾忙,人身‘三宝’饥寒苦,一日能胜一日强”。 他18岁离乡赴闽,初入朱明亮...[详细]

朱志元 [公元1911年-1995年]

  • 朱志元(1911—1995),别名朱志远,汝城附城东溪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擅长中国画。他在入党前就从事革命活动,入党后担任地下交通员,办过交通站。抗日时期,组织上给了他两块银元,他开了个刻印铺,不仅养活自己,还给组织提供活动经费。1943年到重庆工作在周恩来身边。1946年在晋...[详细]

左连璧

  • 左连璧,男,汉族,1936年11月生。柘城县左庄村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195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2月参加工作。高级农艺师,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副部长,中国检察学会副会长。 左连璧在北京农大就读期间曾出任畜牧系党总支秘书。毕业后分配在北...[详细]

爱新觉罗·胤祜 [清][公元1711年-1744年,康熙第二十二子]

  • 爱新觉罗·胤祜 (1711-1744)清圣祖康熙第二十二子恭勤贝勒,雍正皇帝异母弟,其初行次为第三十二,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二月初三日酉时生(1711年),色赫图氏(康熙谨嫔)出。康熙五十年始(公元1711年)从幸塞外。雍正八年二月(公元1730年)封贝子。雍正十二年二月(公元1734年)晋贝勒。乾...[详细]

爱新觉罗·胤禧 [清][公元1711年-1758年,康熙帝第二十一子]

  • 爱新觉罗·胤禧(1711年2月27日—1758年6月26日)康熙帝第二十一子。原名胤禧,因避雍正帝讳改胤为允。字谦斋,号紫琼,亦作紫噊,别号紫琼崖道人(因得端溪岩石,宝爱特甚,遂以自号)、春浮居士等。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允禧能诗善赋,书画兼长,著有《花间堂诗抄》8卷、《紫琼岩诗抄》3卷...[详细]

爱新觉罗·奕谟 [清]

  • 清仁宗嘉庆帝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第六子。初封不入八分镇国公,再进封贝子,加贝勒衔。卒,无子。光绪二十年以奕详次子载济为后。载济卒,无子。光绪二十三年以醇贤亲王奕譞子载涛为后,袭镇国公,后归宗。后以愉恪郡王允禑五世孙载光子溥佶为嗣孙,袭镇国公。曾孙毓崧,民国十六年袭辅国公 。...[详细]

爱新觉罗·胤祉 [清][公元1677年-1732年,康熙第三子]

  •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胤祉出生于北京紫禁城,胤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一...[详细]

爱新觉罗·保绶 [清]

  • 爱新觉罗·保绶,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七月十七日亥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爱塔之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九月初八日辰时薨,年二十三岁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孙,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第五子。后因其子次子已革和硕裕亲王爱新觉罗·广灵袭爵,爱新觉罗·保绶保绶追封悼亲王。雍正四年(1726),爱新觉罗·广灵夺...[详细]

爱新觉罗·保泰 [清]

  • 爱新觉罗·保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孙,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第三子。 爱新觉罗·保泰,裕宪亲王福全子,初封世子,袭爵。生于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初七日,康熙四十一年封世子,康熙四十二年承袭裕亲王。雍正元年二月管理理藩院事务,任镶黄旗满洲都统,七月议政,九月兼任镶白旗汉军都统。雍正二年二月管理礼部...[详细]

爱新觉罗·常宁 [清][公元1657年-1703年]

  • 爱新觉罗·常宁(1657年11月04日—1703年6月7日)是清世祖顺治帝第五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申时生,母庶妃陈氏。康熙十年(1671年)封为和硕恭亲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任安北大将军,率领右翼军出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详细]

爱新觉罗·胤礽 [清][公元1674年-1725年,清圣祖玄烨第二子]

  •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 胤礽自幼即聪慧好...[详细]

爱新觉罗·胤祎 [清][公元1706年-?,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

  •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简靖贝勒,雍正帝异母弟,其初行次为第三十,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七月二十五日午时生,庶妃高氏即襄嫔出。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乙亥正月初九日已刻卒,年五十岁。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详细]

爱新觉罗·胤祕 [清][康熙第二十四子]

  • 圣祖仁皇帝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胤秘 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胤秘,其初行次为第三十五,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六日已时生,庶妃陈氏即穆嫔出。雍正十一年二月,封諴亲王。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十月二十日卯刻卒,年五十有八,谥恪。有诗见《熙朝雅颂集》。子四人女七人。 嫡福晋乌雅氏,内大臣兼尚书海芳之女;侧...[详细]

爱新觉罗·胤禑 [清][公元1693年-1726年,清康熙帝皇十五子]

  • 愉恪郡王允禑(1693年~1726年),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五,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一月二十八日子时生,庶妃王氏即顺懿密妃出。雍正四年五月,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二月,晋愉郡王。九年辛亥二月初一日已刻卒,年三十有九,谥恪。 清康熙帝皇十五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癸酉十一月二...[详细]

爱新觉罗·对清额 [清][公元1700年-1962年]

  • 爱新觉罗·对清额:爱新觉罗·常宁第四子,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封三等辅国将军,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因病告退。康熙二十年辛酉正月二十八日子时生,母庶福晋萨克达氏,书萨纳之女;乾隆七年壬戌九月初六日戌时卒,年六十二岁。...[详细]

爱新觉罗·福全 [清][公元1653年-1703年]

  • 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1653年-1703年),清朝宗室、将领,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庶妃董鄂氏即宁悫妃出,顺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时出生,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入封镶白旗。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葛尔丹,率清军主力出古北口,于乌兰布通大败叛军葛尔丹。...[详细]

爱新觉罗·奕纲 [清][公元1826年-1827年]

  • 爱新觉罗·奕纲(1826年-1827年),清朝道光帝第二子。奕纲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廿三,生母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奕䜣的亲生哥哥。奕纲只活了5个月,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初八,奕纲病死,咸丰帝即位后,追封哥哥为顺郡王,谥号和。...[详细]

爱新觉罗·广禄 [清][公元1706年-1785年]

  • 和硕裕庄亲王爱新觉罗·广禄,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二子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孙,悼亲王爱新觉罗·保绶(追封)第三子。 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六月二十七日,雍正四年(1726)袭裕亲王,雍正八年(1730)八月授宗人府宗令,九年(1731)五月总管镶红旗觉罗学。乾隆三年(1738),议政,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