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高 [清][?-1678年]

  • 王曰高(?~1678) 字登儒,号北山,今信发街道办事处北八里村人。幼聪敏,7岁能文,自成一家言,称作神童。1650年(清顺治七年)中举人,1654中进士,1657年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累升工科右给事中。1663年(康熙二年)典试江南,取两鼎甲、五尚书、三大学士,众认为其识才得人。...[详细]

汪泽民 [元][公元1273年-1355年]

  • 元朝诗人、学者汪泽民(1273—1355),字叔志,宋代端明殿学士汪藻的七世孙。其先祖原系徽州婺源人,后寓居宣城,遂为宣城人。汪泽民少小时家中贫困,但勤奋好学,贯通诸经。元仁宗延祐初以《春秋》中乡贡,授职宁国路儒学正。汪泽民兴学教士,和宣城世家旧族交情很好,常和他们一起游山玩水,切磋诗文,还把妹...[详细]

王质 [宋][公元1001年-1045年,宋朝词人]

  • 王质(1001~1045)北宋-。字子野,王旦之侄。莘县人。质少年力学,拜杨亿为师,亿称其才,伯父旦见其文,亦赞赏之。初以恩荫补官太常寺奉礼郎,后应试,进士及第,被荐为馆阁校勘, 又改集贤校理,累官至尚书祠部员外郎。父卒,与诸弟蔬食守孝终丧。起复后,通判苏州,任满回朝,任判吏部南曹事等官,又知蔡...[详细]

王之望 [宋][?-1170年,宋朝词人]

  • 王之望,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1170年冬卒,谥敏肃。有《汉滨集》六十卷(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1102-1170),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详细]

汪宗翰 [明]

  • 汪宗翰,武昌府通城县梓木里人(黄袍润田老屋)。光绪庚寅年间,恩科会试中第92位进士,钦点在吏部主政。汪宗翰,翰”一作“瀚”,字栗庵。通城县黄袍润田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进士,先在吏部任职,1896年调任甘肃镇原县知县,从此在甘肃省做官。1901年,汪宗翰...[详细]

汪遵 [唐][唐朝诗人]

  • 汪遵,(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棠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询其因何事来京,遵答以来就贡。棠怒斥之曰:“小吏不...[详细]

万寿椿

  • 万寿椿(1928 ~)泾县人。1949 年参加工作,历任芜湖市法院调研员、审判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律师协会理事。多次代办涉外律师业务,皆获胜而归。1986 ~1989 年先后被评为全国司法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 同年(公元1928年)出生的名人: 王乐平 (1928~...[详细]

万壑涛 [公元1905年-1952年]

  • 万壑涛(1905-1952)少将。字藻萍,湖北通城黄袍山望湖洞人。 民国-整编第九十六军少将副参谋长兼政训处长,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7期工兵科、陆军工兵学校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5战区鄂豫皖边区挺进纵队司令,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96军少将副参谋长兼政工处长,1948年4月24日在山东潍县被俘。获释回乡...[详细]

苇舫 [公元1908年-1969年]

  • 苇舫(1908~1969年) 苇舫,法名乘愿。江苏东台人。俗姓朱,家人世代奉佛。13岁出家东台福慧寺。18岁于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后就读于常熟兴福寺佛学院、北平柏林寺佛学院。在武昌佛学院求学时,随侍太虚大师数年,为其升座讲经记录。之后赴汉藏教理院任教。 民国26...[详细]

魏杰

  • 魏杰(1923~)舒城县舒茶镇人。幼年在家乡读书。民国29 年(1940 年)2月,参加新四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苏皖边区政府第三交通分局副局长。民国35 年8 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坦克学校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处主任。建国后,调任新疆军区军政干校政治部主任、军委装甲兵第一坦克编练基地干部处长...[详细]

魏泰 [宋]

  • 魏泰 (生卒年代不详),字道辅,号汉上丈人、临汉隐居。北宋著作家。出身世族。泰恃才豪纵,曾在试院中殴打试官几死,未被录取。后博览群书,广交游,与王安石、黄庭坚等过往甚密。徽宗初年(公元1101年),大臣章敦赞其才,推荐他做官,他无意仕途,拂袖还乡。姐夫曾布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与吕惠卿等制...[详细]

魏庭玉 [宋]

  • 魏庭玉 庭玉字句滨,宛陵(今安徽宣城)人。嘉熙四年(1240)任吴县令。...[详细]

魏襄王魏嗣 [春秋战国][?-前296年,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

  • 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惠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96年在位。 公元前318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克而返。惠施为魏出使楚国。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其子魏昭王即位。 魏襄王元年(公元前318年),五国联...[详细]

卫先来

  • 卫先来(1921~)舒城县柏林乡人。幼年在家乡上过2 年私塾,民国27 年(1938 年)秋参加革命,中共党员。 曾任新四军四支队江北游击队排长;民国32 年后,历任新四军天高支队连长、副大队长、副营长;民国36 年后,历任华东野战军六纵某团营长、二十四军七十二师某团参谋长;1951 年入...[详细]

魏希文 [公元1912年-1989年]

  • 魏希文 (1912年4月10日~ 1989年3月4日)湖北通城人 -新闻局少将, 教育专员,作家。中央軍校訓政研究班一期,國防研究班七期畢業。曾任《北方日報》副刊編輯,平津-學生訓練班教官、軍委政治部上校股長、少將科長、貴州輜重兵學校政治部主任,在上海創辦《中學生》周刊,「民間知識」社社長,春潮...[详细]

翁承赞 [唐][公元859年-932年]

  •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详细]

文兰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文兰(1946—),泾县人。1964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0年毕业。1978年,在廖山涛院士门下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他到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西北大学数学系学习, 1986年获得西北大学博士学位 。 1988年他回国,在北大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研究,把微分动力系统确定为研...[详细]

吴半农 [公元1905年-1978年]

  • 吴半农(1905-1978),号曲林,原名祖光,泾县茂林人。著名文学家吴组湘胞兄。1919年考入宣城省立第八中学,两年后转读芜湖圣雅各中学。在校时曾组织开展中英文辩论会,出版《狮声》进步刊物,成立进步团体——“协社”。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他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召开追悼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详细]

吴伯箫 [公元1906年-1982年,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 吴伯箫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是中国0的优秀党员。作为一个文学家,他以风格独特的散文精品赢得了几代读者的喜爱;作为一名教育家,他以满腔心血哺育了难以尽数的人才;作为一个0人,他以兢兢业业的工作与难能可贵的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吴伯箫,原名熙成,字伯箫。曾用笔名有山屋、天荪...[详细]

吴波

  • 吴波(1906~)泾县茂林人。早年参加革命在延安工作。建国后,曾任国家财政部部长、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曾泽民 (1906~1931)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方英 (1906~1932) 安徽省淮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