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梓生(1898~1930),原名德贵,学名谭栋,化名吴继先、-萍等。旌德下洋村人,中-员,革命烈士。谭梓生出身于富裕家庭。父亲谭韵南是晚清秀才,思想开明,疏财仗义。谭梓生童年就读于私塾、下洋日新小学和县城凫山书院,1918年其父应聘到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谭梓生也考入该校,旋即投入“五·四...[详细]
谭子文(1733~1813),名廷柱,常以字相称,旌德县白地镇下洋村人。洋川毓文书院创始人。 谭子文“生而体貌魁梧,见者目为伟人”。生平俭约,酷爱读书。幼时家贫,早年经商于六安双河集,经营数十年,乃成富商巨贾。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择其故乡洋(阳)山胜境,创建毓文书院。他亲自设计,自讲...[详细]
陶若存(1903~)舒城县阙店乡人,早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任职。“七·七”事变后,任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政治部宣传科长。民国27 年(1938 年)2 月,任舒城县长,在任期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支持新四军四支队,曾保护中共地下党员李竹平、石雪书等人。民国34 年,任安...[详细]
陶因(1894~1952),字寰中,舒城县阙店乡人。17 岁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经济学,刻苦自励,以优异成绩列全班第一名。毕业后,转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民国13 年(1924 年)回国,同时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法大学和中国大学任教授。民国15 年,因向往革命,偕同史维焕赴...[详细]
田克(1923~)原名樊功德,舒城县桃溪镇人。民国26 年(1937 年),在安庆圣保罗中学读书。民国28 年秋,参加安徽省抗日动员委员会第二十二工作团。民国29年3 月,参加新四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队文化教员、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文工团队长、记者、营教导员等职。1951 年,参加抗...[详细]
田蚡(?~前131年),西汉大臣,长陵(今陕西咸阳渭城区东北)人。他系景帝刘启王皇后的同母姐弟(王皇后母臧儿,原为槐里王仲妻,仲早死,她改嫁长陵田氏,遂生田蚡、田胜),他能言善辩,深得景帝和王皇后的赏识,被擢为中大夫。 汉武帝刘彻即位,田蚡以舅氏身份封为武安侯。他礼贤下士,广招门客,武帝初...[详细]
童恢(生卒年不详),字汉宗,东汉时姑幕(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人。 童恢的父亲是一仗义好施之士,曾倾家赈灾,救济邻里。童恢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影响,发愤读书,立志济世。后来曾出任州郡小吏,因办事干练,廉洁奉公,受到司徒杨赐的赏识,于公元182年(东汉光和五年)举荐其任不其县令。时值...[详细]
该科为首科女真进士科,取女真进士27人。 徒单镒出身官宦人家,他是金朝北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南)副留守乌尼音之子。自幼年就聪颖,七岁时就学习女真文字。长大后,刻苦学习,通览经史。也通晓契丹字、汉字。在女真族开科考时,一举夺魁。 徒单镒中状元后,初授中都路(今北京城西南)教授,国子助教。即被...[详细]
万春公主(732年-770年),唐玄宗李隆基之女,生母杜美人。初嫁杨国忠的幼子、鸿胪卿杨朏,杨朏在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杀死,万春公主又嫁杨贵妃的堂兄弟杨锜。万春公主与丈夫杨朏一起为唐朝的外交事业而奋斗,在他们的努力下,外籍人士在长安获得不错的生存空间,很多人定居下来,成为侨民,在长安城里,使馆区也...[详细]
王敕(1446~1511),字云芝,一字懋纶,另字嘉谕。山东历城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李竁榜进士第三人。 王敕曾获乡试第二名,会试第十七名。殿试夺得探花后授翰林编修。成化二十三年(1487),因尹龙一案受牵连,贬为降州判官。弘治三年(1490),升为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任上...[详细]
汪伯民(1909~)原名宗洋,舒城县柏林乡秦桥村人。幼在家读私塾,民国20 年(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舒城县特别支部委员。民国22 年,-时,-在外。民国26 年10 月,由党派遣,任秦家桥乡联保主任。民国27 年秋,任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大队副大队长。是年...[详细]
王朝云(1062年-1096年),字子霞,苏东坡的姬妾,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记。王朝云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谪惠州两段艰难岁月,但一直没有苏轼夫人或妻子的名号,只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王朝云在惠州时遇瘟疫,年仅三十四岁便香消玉殒。 人物...[详细]
王旦(958—1019年),字子明,山东莘县人。宋代著名政治家。真宗年间为宰相,是太宗、真宗时期内外政策的主要制订者之一,对北宋早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为宋代名相之一。 王旦出身仕宦大族,他的曾祖王言唐末为黎阳县令,祖父王彻官至左拾遗。其父王祐后汉后周之际以文名天下,北宋...[详细]
汪辅之 辅之字正夫,宣州(今安徽省宣城)人。皇祐进士。嘉祐四年(1059),为旌德县尉。应制科入等,被论罢。元丰二年(1079),河北东路转运判官。三年(1080),权提点河北东路刑狱。又自太常丞除广东转运副使,乞分司致仕。五年(1082),罢知虔州,依旧分司。...[详细]
汪恒富(1931 ~1994)泾县人。民国38 年(1949 年)4 月参加工作,1950 年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陵县法院院长,芜湖地区中级法院副院长, 和县县委书记,巢湖地委委员、政法委书记、秘书长、副书记,1990 年任巢湖行署专员。 同年(公元1931年)出生的名人: 蒋...[详细]
王准(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 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人物评价 赵昚:①陈康伯虽有人望,处...[详细]
王建庵(1921~)舒城县棠树乡人,安徽学院中文系毕业。此后至1977 年,数十年间先后在安徽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任助教、讲师、语言教研室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安徽省方言普查工作指导组副组长。1978年,任安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并从事汉语史研究、研究生指导...[详细]
汪景南(1916~)宣城县(今宣州市)人。幼年在安徽省立宣城师范实验小学、省立宣城四中、省立宣城师范读书,受到进步思潮影响。抗日战争爆发,于民国27年(1938 年)去武汉,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参加了新四军,同年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于民国27 年3 月初在湖北黄安七里坪...[详细]
陶髦(1935 ~)舒城县人。1959 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1962 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安徽医学院党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教务处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程序的研究。著有《刑事诉讼法教程》、《外国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中国刑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