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润 [明][公元1530年-1569年]

  • 林润(1530-1569)明代福建莆田城内下务巷人,字若雨,号念堂。嘉靖进士。由临川知县官至南京御史,不畏权贵。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进士。初任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知县,后授南京山东道御史。 林润任职期间,正色立朝,敢于严惩奸恶。先后弹劾祭酒沈坤杀人案、严世藩死党鄢懋卿五大罪状,...[详细]

林作桢

  • 林作桢,山西安邑人,陆军少将,民国24年7月17日,因在陆军第七一五团团长任内,于长城抗战御敌有功,获颁青天白日勋章。...[详细]

李绍桥 [公元1910年-1940年,抗日英烈]

  • 李绍桥(1910-1940),河南省商城县人,1910年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30年入党,1931年参加红四方面军,历任班、排、连、营、团长等职,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调到红军大学第三科。翌年,西安事变后,曾在红军教导师二团任副团长。1939年春,又调抗大一分校三支队任第六营营长...[详细]

李生达 [公元1887年-1936年,晋军名将]

  • 李生达,第19军军长兼72师师长、陕北剿匪副总指挥,陆军上将。他是晋军名将,为人正派,对下属十分关照。原为阎锡山部下,后被蒋介石收买,频繁与其往来,引起阎锡山警惕,随即买通其身边警卫,乘其不备杀害之。 李生达,1887年出生,山西晋城人。字舒民。父李子善,清光绪间曾当过乡约(管乡间的农税事务...[详细]

李松 [明][公元1525年-1598年]

  • 李松(1525-1598),字子节,别号小峰,大城县东陈村人。明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初任浙江归安知县,爱惠百姓,深得民心,因严束权贵遭诬陷被贬为河南邓州判官。后因业绩突出复升山东滕县知县。后任工部虞衡司主事、兵部武选司主事、车驾司员外郎。明隆庆五年出任辽东兵备佥事。当时东部蒙古各部及女真族不断进...[详细]

李廷基 [清][公元1662年-1701年,皇集乡后罗李村]

  • 李廷基(1662~1701),名之铉,字子金,号隐山。皇集乡后罗李村人。是清康熙年间卓有成效的布衣数学家。 李子金自幼聪敏好学,天资过人。21岁时赴辉县应试,应者数千人,主试宣告说:“胸有大志,才能出众,文思敏捷者到苏门山去。”诸生不敢前往,而李子金胸有成竹,健步登阶,众皆叹慕。以文章雄深畅...[详细]

刘楗 [清][公元1617年-1679年]

  • 刘楗(1617-1679),大城县北赵扶人。历任户部给事中、福建副考官、山西河东道副使、河南盐驿道参议、湖广提刑按察使、湖广省右布政使。 康熙二年出任江西布政使。吴三桂叛乱,他措饷供兵,事办而民不扰。十四年授太常寺卿。十六年为大理寺卿。十七年为左副都御史。刘楗上疏道:自吴三桂叛乱后,军需纷繁...[详细]

刘波 [公元1922年-2011年]

  • 刘波同志生平(1922-2011) 原福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刘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5月12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9岁。 刘波同志1922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故城县随庄村,少年时期读私塾、念高小,后到济南市立中学求学,逐步接受进步思想启蒙和熏陶。“七七”事变爆发后,受到当时抗日救亡运...[详细]

刘汉儒 [清][公元1585年-1665年]

  • 刘汉儒(1585-1665),大城县北赵扶人。明天启二年进士,曾为信王朱由检的老师。天启七年朱由检即位,此时明朝政治腐败,军事衰弱,经济崩溃,江山满目疮痍,刘汉儒以御史身份辅佐朱由检。崇祯五年春,刘汉儒累官至四川巡抚。刘汉儒治川,颇有政绩,民心安定。崇祯七年二月,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四川夔州...[详细]

刘鸿烈 [公元1927年-2018年]

  • 刘鸿烈(1927.7-2018.7)装甲兵总部副师职军人。“甲等功”、“大功”和三等功荣获者。陕西省蒲城县义门村人。 刘鸿烈1943年前在蒲城义门村学校和富平留曲通川学校读小学,1943年7月在四川阆中国立第四中学读初中,1946年12月在重庆市国立第二中学读高中。1949年12月加入中国人...[详细]

刘溎年 [清][公元1821年-1891年]

  • 刘溎年(1821-1891),字树君,大城县刘固献人。清咸丰十年(1860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元年(1862年)任翰林院编修。四年(1865年)会试任同考官。五年(1866年)四月升为侍讲。八年(1869年)正月转任侍读,九月初七授予广东惠州府知府。 惠州地方民风强悍,刘溎年任...[详细]

刘舍 [汉][?-前141年]

  • 刘舍(?-前141年),项燕孙子,楚国项地(今河南项城市)人,西汉景帝时期丞相,谥号“桃哀侯”。 父亲项襄是项燕最小的儿子。项籍败亡后归顺刘邦,赐为刘氏,封为桃侯。汉文帝十年(前170年),项襄去世,谥号“桃安侯”,刘舍袭封桃侯。孝景帝前五年(前152年),担任太仆。前七年,升任御史大夫。前...[详细]

刘仕昌 [明][公元1394年-1445年]

  • 刘仕昌(1394—1445),字时亨,号塘湖。通城县塘湖镇人。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进士,登刑部宽榜,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浙江副使。因御赐“绣衣”,人称“刘绣衣”。刘仕昌在朝不附权贵,检举贪墨,正直敢言,清肃朝堂,明宣宗朱瞻基御赐其“清朝鸣凤”匾和绣衣一袭。某同朝翰林学士曾题诗《送刘绣衣...[详细]

刘廷藻 [宋][公元1189年-1261年]

  • 刘廷藻(1189-1261年),字可荐,号石沼、别号华国、行官一,宣州狸桥塔山刘村刘氏之四世孙。塔山刘氏系中山刘氏之后,唐礼部尚书刘禹锡之五世孙政居溧水,其孙宰迁居高淳茅城,宰生八子,其五子纩迁居狸桥塔山。 刘少时聪慧,喜谈兵论侠,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选茂才,中晋守司第一,为江东计度...[详细]

刘正彦 [宋][?-1129年,南宋初年军事将领]

  • 刘正彦(?——1129年),浙江汤溪人,南宋初年军事将领。其父刘法,宋徽宗政和年间曾任熙河路经略使,在金国入侵南宋之际,发动苗刘兵变,后被宋高宗寸磔而死。 刘正彦是南宋将领,没有政治远见,发动苗刘兵变失败后,被宋高宗寸磔而死。由阁门祗候易文资至朝奉大夫,后以事责降。当时王渊为御营都统制,刘正...[详细]

刘忠良 [公元1907年-1978年]

  • 刘忠良,1907年8月出生在山西省夏县西洋桥村普通的农民家庭,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6月17日在四川成都因病去世。 五岁时,他的母亲就离开了人间。悲伤的境遇折磨着他那幼小的心灵,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境又不幸两次遭受火灾,生活艰苦,但是这些促使他心灵变得更坚韧,更成熟,帮助父亲和继母...[详细]

刘壮

  • 刘壮 男,汉族,1981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他是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主持推进普通病房8小时内改造为标准化隔离病房,牵头制定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开展气管插管及有创机械通气救治危重患者,推进中西医结合和新...[详细]

黎贤良 [公元1956年-1979年]

  • 黎贤良(1956—1979),左港人。197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升任某部一营三连三排排长。1979年参加对越(南)自卫还击战。3月3日,率三排战士抢先强渡奇穷河,连续打掉敌人火力点3个,杀敌6名。9日晨,攻打迷迈山,指挥全排突破敌人两道- 线,摧毁5个火力点。当...[详细]

李洋 [清]

  • 李洋(生卒年月不详),纳西族诗人,嘉庆五年(1800)庚申科举人。曾任云南通海县教谕。李洋的诗,现存二百多首(手抄本现藏丽江县图书馆)。 李洋的诗,不论写景状物,大都朴素无华,表现出真实情境。其中《文笔峰》很有气势,诗曰:“谁将健笔插孤峰,高出尘埃数万重。洒落烟霞红日近,珍藏翰墨白云封。长空...[详细]

李玉湛 [清][公元1827年-1887年]

  • 李玉湛(1827—1887),字会侯,一字韫川,自号一笔先生,云南丽江人,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登贤书,为大理西云书院监院。 早年,李玉湛在丽江金沙江上游一带军营中当差。当时正值滇西战乱,赵藩父亲带着家人从剑川避乱到丽江金沙江边,为糊口在军营里做杂工,赵藩那年7岁左右,很喜欢到军帐中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