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皓,1913年出生,山西省万荣县贾村乡杜村人。原名陈温柔。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 (一) 陈皓毕业于山西运成中学。1935年在校出席“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7月,陈皓受党委托入太原陆军教导团学习军事。 1937年7月,陈皓任中共荣河县...[详细]
陈芳钧,(1906-1939),原名陈芳安,字子庚,1906年12月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正黄旗五屯。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第4师第29团团长。 1915年至1921年在双城读私塾,1922年至1924年在家种地。1925年至1932年在李杜部队当兵,后到梧桐河金矿当矿警。1934年夏搞地下工...[详细]
成枫涛同志生平(1917-2006)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内蒙古煤炭工业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中共包头市市委原第一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原内蒙古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常委,副省级待遇离休干部成枫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3日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90...[详细]
陈国桢(1902—1949),系陈国柱挛生胞兄。早年就读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莆田 日货活动。1919年,弃学南渡,执教于新加坡,1926年夏回国,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经陈延年介绍赴厦门,组织福建华侨协会,并利用《商报》主编的合法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参加...[详细]
陈国柱(1898-1969),字继周,参加革命后更名为廖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下垞村人,是中国共产党福建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莆田党组织的创始人。他最早在莆田发展共产党员,并创建了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点燃了闽中革命的熊熊烈火。曾历任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仙游县委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厅长、旅大行政公...[详细]
陈鸿彦(1937-),揭阳榕城人。1944年进揭阳县榕城魁隆小学读书,1949年小学毕业。1950年进揭阳第一中学读书,1955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工业企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1958年在清华大学参加研制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机床,他负责研制其中的“光栅数字反馈系统”,1959年研...[详细]
陈介夫(1898~1992)潍县人。早年毕业于大连日语学校。1916年来青。1921年在杨子生创办的“维新化学工艺社”负责经营。1922年自立门户,在湖岛村独立开办中国染料厂,逐渐发展成为近代青岛规模最大的染料企业。1938年1月青岛沦陷后,该厂被日本人强行兼并入“株式会社维新化学工艺社”。19...[详细]
陈慕尧,1902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平区,陈家是平区中的较富裕殷实的家庭,日子的富裕,并没有消磨黑暗中国的青年人的朝气,自小耳闻目睹穷人的苦难,社会的弊端,增加了陈慕尧改造世界的雄心。 陈家兄弟中,老大便是慕尧,0叫兴朗,老三是兴山,三人都相隔一岁。 1919年,五四运动的雷声滚过连绵横...[详细]
陈文希(1906―1991),男,汉族,揭阳榕城人。南洋中国画的传播人和奠基者,被誉为“东方毕加索”、新加坡画坛巨擘。 陈文希出生于渔湖白宫村,自幼喜爱美术,中学毕业后,他不顾叔父的反对,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攻美术,后转至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潘天寿等名师。1933年,学成回乡任教并组织春...[详细]
陈育生,字紫英,1906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东北陈楼村一个开明士绅家庭。其父亲陈潜斋家有良田千亩,骡马成群,店铺十余处,雇佣数十人。但他为人通情达理,思想解放,拥护孙中山先生提倡的-,主张改革教育,开办学堂,是当地最早兴办学堂的带头人之一。 陈育生自幼受其父思想性格的影响和熏陶。他7岁入...[详细]
陈正新,1916年11月出生,江西省石城县屏山镇新坊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陈正新幼年家贫。他13岁入学,因衣食不继,一年后即辍学。 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解放石城,苏维埃政权建立。时年仅15岁的陈正新即投身革命,曾任屏山区少共书记、青年先...[详细]
陈卓然(1892―1928),原名阿超,曾用名去腐、亦凡。出生于揭阳县渔湖白宫村。就读于澄海大井华国公立高等小学时,积极参加反清斗争;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回村后,大力进行革命宣传,带头剪辫,创办初级小学。民国6年(1917年)考进榕江中学。民国8年在学生领袖杨石魂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学生-,...[详细]
陈子良(1920年10月~1981年4月),原名陈遵贤,梁庄乡董路口村人。 陈子良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系前清举人,父兄均知书达理。1936年高小毕业升入淮阳成达中学。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为寻求救国真理,陈于1938年6月淮阳中学毕业后毅然奔赴延安。1939年3月,...[详细]
陈宗妫(1854~1922)清朝财政大臣。原名建中,字麓宾。今山东省东阿县鱼山镇青苔铺人氏。光绪六年(1880)进士。 初任户部主事,补福建司主事,开山西员外郎、广东司郎中、度支部左丞。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带幕僚西逃长安,陈宗妫留在北京。后历财政事宜被诏赴长安,所...[详细]
纯惠皇贵妃(1713年6月13日-1760年6月2日)苏佳氏,苏召南之女,清高宗妃,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皇六子质庄亲王永瑢、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乾隆朝第三位贵妃,生前死后均为皇贵妃。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713年6月13日)出生,雍正年间,入侍宝亲王府为格格。雍正十三年(1735)五...[详细]
崔维嶽同志生平(1916-2010)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原主委、长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事的好朋友,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崔维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8日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94岁。 崔维嶽同志,1916年11月15日出...[详细]
邓毓怡(1880-1929),字和甫,一字任斋,别号拙园,大城县白洋桥人。14岁丧父,乡里无为师者,便师于古人。17岁,县名儒刘钟英举他共纂县志。翌年书成,即去保定莲池书院,受教于吴汝纶。他与老师在北京创办华北译书局,传播革命文章。清宣统元年东渡日本留学,攻读法律。回国后,认为振兴教育是救国的根...[详细]
邓学林,小名邓根子,1903年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县东门外的一户贫苦农家。哥哥被地主折磨而死,父母又早逝。1920年,17岁的邓学林孤苦伶仃,行乞流落到江西省会昌县城,经一位好心人介绍,他进了“吕恒顺”染布店当徒工。 1930年4月中旬,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占领了会昌城后,红军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进...[详细]
邓哲熙(1894-1981),字仲芝,大城县西白洋人。1918年任冯玉祥部少尉书记官。1921年,冯玉祥任陕西督军,邓哲熙为督军署军法科长,深得冯器重。其后一直伴随冯玉祥,长期担任西北军总军法处处长职务。1927年6月任河南省高等法院院长。同年冬,改任河南省民政厅厅长,代理河南省政府主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