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肖,女,汉族,1936年9月生,陕西蒲城人。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2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信用系信贷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研究员。 人物生平1951年2月至1954年8月在西北军区航空处干部训练大队学习,任西北军区航空处秘书科秘书,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办公室秘书。 ...[详细]
张锡九(1866-1933),号斗枢,名华龄,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人。 清同治五年(1866)生。幼年从本县明经韩霞轩,后从泾县汪仁安先生学习,熟读五经,为文喜效法古人,不尊有司绳尺,所以屡举屡摈,然其诗文均可诵读。 光绪三十三年(1907),参加编写《续修舒城县志》。 晚年辟县城北门...[详细]
张秀英(1929-1959),女,中共党员,山东省莘县人。 1956年,张秀英响应党开垦荒原的号召,说服丈夫,从山东省莘县来到黑龙江省青冈县新村。她战胜了气候不适应、生活不习惯、生产不熟悉的种种困难,带领家乡父老搞生产,旗帜鲜明地 了返籍风,赢得了群众信任。从1957年开始,她担任新农管理区...[详细]
张希贤(1904-1961)原名张则昔。诸城县人。1922年考入济南正谊中学。1926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党诸城三区区长兼常备队队长,国民党团长、旅长等职。1942年9月投降日军,任皇协军第一支队司令等职。1943年6月后,经八路军山东军区滨北办事处艰苦细致的工作,于1945年1月率千余名官兵...[详细]
张选升,字次青,双城县城南舒家窑人。8岁入私塾,天资聪颖,每逢童子试名列前茅。光绪癸末(1883年)入邑庠生随后补廪膳生员,光绪丁末年(1907年)以恩贡生授直隶州州判。末几归家,从事教育事业,所授生徒多有成就。他提倡葺修文庙及启心书院,鼎力创办双城县中学、小学堂,并捐柳条通一处以资助。后为双城...[详细]
张雪舫(1917-1975),女,山东清平县人。幼年丧父,随伯父闯关东,定居哈尔滨。9岁拜河北梆子艺人孙金钟(艺名筱金种)为师,习青衣。12岁登台演出,艺名金香水,在哈尔滨、沈阳、天津、北京一带演出,颇有声誉。她洁身自好,以“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演戏”为人生信条。1931年,东北沦陷,她不愿为...[详细]
张勋,字小嵩,安徽桐城人。家贫,好倡举义行。尝搜罗桐城节孝贞烈妇女二千馀人无力上闻者,汇请旌表,著总旌录四卷。桐城既破,马三俊起义兵霍山,与之定计,即往见秦定三,以急击舒城,与袭桐之师相应说之,定三不应,事遂败。 嗣闻臧纾青统兵至桐,往六安迎之,谓纾青曰:“桐近日贼势与前不类,兵单援寡,难操...[详细]
张觙(1734-1803)字虎子,一作虎人,号雪鸿、芷园、木者等,晚号止止道人。清代济南历城人。祖籍江宁(今江苏南京),其父于清康熙年间在山东为官,迁至济南。张觙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举人,官湖北房县知县。天姿高迈,幼从师读书顽皮,老师曾以手指点其额呵斥,张觙偷偷地将此情景画图一幅,神情逼肖...[详细]
张英华(1886-?),字月笙,直隶省冀州衡水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森乡呼家村)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曾任民国政府财政总长。 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早年入省立北洋大学,毕业后到英国留学,入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归国,任私立北京民国大学教授。 民国七年(1918),任四川省川南盐务稽...[详细]
张易元(1902—1936)。河南商城人。一九○二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三○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四方面军九军教导师供给部政治委员。一九三六年,于甘肃作战牺牲。 来源:白银市图书馆...[详细]
张永宁先生,字承尧,号牧兰,山东禹城人。民国8年5月15日生,早年就读禹城县立小学、省立济南中学,後毕业於省立济南师范。因抗日战争爆发,毅然决定投笔从戎,民国26年考入黄埔陆军官校14期。民国63年以陆军少将军阶退役。 张永宁先生雅好文艺创作,平日即以书法自娱,兼以修身养性。曾多次参与国内外...[详细]
张振(1930-1985),吉林省洮安县人。1943年,迫于生活,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布特哈旗关门公社务农。1946年3月,回到吉林省洮安县家乡种地。1948年3月,参加洮安县干部训练班学习。8月25日,经郭重礼、苗林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干训班学习结束后,因洮安县闹水灾,不能及...[详细]
张整,字成伯,亳州酇阳(今河南省永城市酇阳乡)人。 初隶皇城司御龙籍,补供奉官,为利州(今四川广元)、文州(今甘肃省文县西南)都巡检使。 后调任荆湖将领,掠拓沅水上游“五溪”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筑城九座,派兵镇守,打败少数民族的进攻,一年中三次升迁,官至广西钤辖。广西狤狑族万余人乘舟屯托...[详细]
张正言,曾用名来顺、有德,1910年1月15日出生,山东省东阿县人。1933年秋,为谋生到大连火车站做工,次年春在大连参加抗日会。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3月任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长、区委书记,1936年7月到苏联学习,回国后曾打入新疆国民党盛世才部做内线工作。任过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济...[详细]
张子才(1919-1943),字安仁,中共党员,革命烈士,城东马沟人。民国27年(1938),加入蒙城青抗会,任第一抗敌小学校长,义务任教,自编自印抗敌课本。次年冬,经中共蒙城工委推荐,去安徽省第六抗敌指挥部第六支队。民国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率所部与兄弟部队,驻怀远县褚集,遭千余名 会道徒围...[详细]
张宗孔(1908~1932年),永城县人。1929年春,张宗孔在永城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校长刘公干和个别教师聚, 、宿娼、吸毒、校务混乱。张宗孔等发动同学-,并作为学生代表,前往县教育局-,要求撤换校长。 失败后,县教育局责令其写-,张宗孔回答:“我无过可悔,宁愿回家啃葛巴草,...[详细]
张宗棠(约1865-1920),安徽省宣城县南湖乡陈村人。清末秀才,著名皖南花鼓戏艺人。 约清同治四年(1865)生,其父为贩山贷商人,兄弟两人,宗棠次之。 张宗棠幼年入塾读书,但爱好玩灯唱戏,善昆腔、高腔,并能吹笛度曲。 19岁进学中秀才。因屡试不第,曾教过学馆,亦随父做过生意。有...[详细]
詹木益(1900-1933),福建省连城县人。1929年7月参加连城南部十三乡-,随后参加红军赤卫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随赤卫队编入红12军第34师,转战闽西、赣南,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3年7月在连城朋口与国民党19路军作战时牺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