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赏(生卒不详),西汉丞相韦贤之孙,东海太守韦弘之子。哀帝为定陶王时,赏为太傅。哀帝即位,赏曾以旧恩为皇帝重用,先拜大司马,后擢车骑将军,位列 ,赐爵关内侯食邑千户。 八十余岁寿终。...[详细]
韦上伊(1910——1973),安徽省舒城县五显镇人。7岁上学,13岁考入芜湖五中,后到安庆第六师范读书。民国18年(1929年)进安徽大学,先攻读法律,后改学文学。在安大学习期间,受到进步教师和进步书籍的影响,思想比较激进。民国23年,安大学生为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者的妥协政策,组织-团到南...[详细]
韦绍怀(?-1934) 广西罗城人,一九三零年八月红军在广西河池整编后,根据红军政委(邓小平)的批示,石老发(水口分县岑比村)受部队委托,与连-表韦绍怀同一同潜回黎平水口,以经商为名,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他们在水口时,白天上门收山货、药材等,晚上走访贫苦农家,宣传红军为什么要革命的道理。由于他...[详细]
魏树鸿(1889~1937)字公辅。满城南固店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中秀才。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第三期东文班,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后,被分至南京陆军中学堂任教官,1914年2月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工兵科一连学习,1916年5月毕业后,到山...[详细]
韦贤(约前148年-前67年)西汉大臣。汉族,字长孺。鲁国邹(今邹城东南)人。性质朴,善求学,精通《诗》、《礼》、《尚书》,号称邹鲁大儒。征为博士,给事中,进宫授昭帝《诗》,迁光禄大夫詹事、大鸿胪。宣帝时,赐爵关内侯,徙为长信少府。生性淳朴,对于名利看得很淡,一心一意专注于读书,因此学识非常渊博...[详细]
魏兴南(1910年9月~1986年4月)曾名魏烈忱,男,汉族,山东禹城人,中共党员。1935年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山东和四川的中学作国文教员,1942年起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中文系讲师,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文系副教授、教授,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到...[详细]
韦玄成(?—前36),字少翁。西汉大臣。鲁国邹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人,邹鲁大儒韦贤之子,昭帝时随父迁居平陵县(治今咸阳市秦都区西北)。公元前?年—前36年8月5日]韦玄成字少翁,鲁国邹人,生年不详,卒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六月甲辰(十九)日(前36年8月5日)。少好学,谦逊侠士,尤敬贫贱以父任为郎...[详细]
文敏生,男,汉族,山西垣曲县人,1915年10月出生,1936年2月参加革命,1937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出生1915年10月出生在山西垣曲县1941年任鄂中地委书记兼新四军五师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1945年任江汉区党委副书记兼江汉军区政治委员、鄂西北区党委...[详细]
蔡雄 (1907-1927) 字思牟,今瑞安市海安人,在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就读期间,积极组织进步社团,宣传新思想、新文化。1926年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任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曾带领同学进行-,严禁0漏海,惩办奸商,声援“五卅”反帝运动。1927年5月18日被捕,遭受酷刑,坚贞不屈。...[详细]
张勋岭(1935-1988),原籍河南省项城县丁集乡张小楼村。 1935年8月生。1949年8月在原籍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1月,由地方转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项城县、郸城县、夏邑县、商丘市、宁陵县、永城县人民武装部工作,历任政工科科员、剐科长、科长、...[详细]
吴奎(生卒年不详) 字文长,宋潍州北海(治今潍城)人。17岁考取进士,20岁调古田主簿,广信军判官。后改任大理寺丞佥判武宁军,殿中丞太常博士陈州通判。曾拜翰林院学士权开封府。英宗时,任礼部侍郎。神宗时官至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 他对朝政敢于进言直谏。在任广信军判官期间,官吏杨怀敏增广北边屯兵,...[详细]
吴廷斌(1839-1914),清代大臣,字赞臣。安徽泾县茂林人,历任山西巡抚和山东巡抚等。 因庚子之乱中护驾有功,深得西太后的赏识,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年底吴廷斌已经扶摇直上做了山西布政司,后署理山西巡抚。光绪三十三年又调任山东布政司,实授山东巡抚,并数次代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在泰山之...[详细]
吴运涛(1913.10—2001.1)东昌府区人。七岁入私塾,自幼酷爱书法。青年时代以才学和书法投身抗日活动。1938年在范筑先创建的“政治干部学校”结业后,随战地服务团协助前方军队做抗日宣传工作,后任三十一支队司令部秘书,其间书写了大量的标语、布告及文稿。1939年后任济南《华北新闻》驻苏州记...[详细]
夏斗寅(1886-1951),字灵炳。湖北省麻城市木子店镇搁船山村夏家垸人,生于1885年。早年丧父。1906年加入同盟会,入湖北新军,任三十二标队官、第二大队队副。 1911年,率部参加辛亥革命。后担任湖北陆军第一师工兵营营长,一度退役经商,后前往山西投奔同乡孔庚,不久回乡,在石星川部下任...[详细]
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在日本曾用夏泉,归国后改名莲居,取号一翁。山东郓城人,清季云南提督谥壮武公夏辛酉长子。公元1884年3月20日(甲申二月二十三日)生于新疆于阗(今改为于田),晚年寓居北京。1965年12月14日(乙巳十一月二十二日)无疾寿终,享年82岁。 入仕曾任直隶知州、静海知县、...[详细]
夏茂林同志系河南永城人,生于1923年7月,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雪商毫纵队司务长,独立三团八连党支部书记,新四军十二旅35团一连副政治指导员,豫皖苏军区独立旅35团六连政治指导员,18军53师158团通信连副政治指导员、二营副政治教导员,24兵站、医院政治委...[详细]
向辉宇(1917—2001) 字春田。应城田店向家炉湾人,幼入私塾。1932年,在洞商老板的资助下,入应城西河中学读书。1937年底,入陶铸在应城汤池举办的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第二期培训学习。结业后受组织派遣回家乡田店、巡检、车岐、店坡等地,宣传抗战,发动群众。1938年10月,应城沦陷后,到京...[详细]
项南(1918—1997),原名项德崇,1918年11月出生于福建连城县,其父亲项与年是闽西最早的中共党员,母亲曾为革命坐牢,叔叔在-中壮烈牺牲,自幼受革命家庭熏陶和中央苏区环境的影响,11岁就在连城文坊苏区任少年先锋队队长。12岁起,随做地下工作的父母在南京和上海半工半读;此间发生的“九·一八...[详细]
线一信,明朝末年生于辽东宁远卫。归清后隶汉军正白旗。线一信兄线一纶在康熙三年(1664年)出任海城县知县。康熙初年,线一信取得荫生的功名,旋即从政。 康熙十四年(1675年),线一信出任浙江处州府知府,处州包括今天的浙江丽水、缙云、青田、遂昌、龙泉、云和等县市,地域面积不小。线一信在任期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