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道文 (1860---1947)清湖北通城人。字仁甫,名峻,别号嵩憔,拔贡,丁酉科乡试与弟邱道盛同榜中式举人,戊戌科会试后内转升主事,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刑部广西司兼贵州司行走。朝廷锐志维新下诏求直言,因上疏论时政得失条奏十事,洋洋万言,已亥至壬寅总办朝审两次,会办全国秋审两次。奉旨刑...[详细]
毌丘俭(?——255年),字仲恭,河东闻喜人,明帝初为尚书郎,迁羽林监,出为洛阳典农,迁刑州刺史。青龙中徙幽州刺史,加渡辽将军护乌丸校尉,以功封安邑侯,寻迁左将军,领豫州刺史,转镇南将军,徙镇东将军都督扬州。。正元二年。与扬州刺史文钦矫太后诏讨司马师。兵败见杀。 人物生平 -劝谏 毌...[详细]
任光(?-29年),字伯卿,南阳宛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宛城小吏,后加入绿林军,曾随刘秀参加了昆阳之战。刘玄称帝后封他为信都郡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的基地。刘秀称帝后封任光为阿陵侯。公元29年(建武五年)冬,病逝。 参加汉军 任光是南阳郡宛县人。他年少的时...[详细]
阮登炳(1219—1300),宁德漳湾人,小名仪孙,字显之,号石坡,菊存居士。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乙丑科状元。阮登炳中状元后,被授为绍兴府签判。咸淳四年(1268年),以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兼福王府教授。不久,迁秘书省正字,再迁秘书郎。咸淳十年(1274年),度宗去世,皇太子赵显即...[详细]
阮玄武(1894~1986),字又玄,舒城县棠树乡人。幼承家教,后入止善高等小学、斌农中学堂读书。辛亥革命时,受新思潮的影响,拟参加青年学生军未果,闲居乡里,但从军之意已定,遂于民国3 年(1914 年)春离家,投奔时任湖北省江陵县知事陶鎔处任庶务员。次年春,在陶鎔的支持下,进入彰武上将军段芝贵...[详细]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详细]
沈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元用,号胥山。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卒于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甲辰科状元。 沈晦的祖父沈遘于仁宗皇祐元年参加殿试,原本被定为状元,因他有官职在身,照规定不得为榜首,所以降为榜眼,后为一代名臣。沈晦的弟弟沈辽、叔父沈括(...[详细]
沈懋学之父沈宠,是嘉靖年举人,官侍御史时,当地百姓不懂纺织,沈宠便购买机杼请人教他们。累官至广西参政,颇有政绩。知府罗汝芳创建讲会,曾聘其为主讲多年。 沈懋学性格豪爽,风骨奇矫。工隶书、草书,又好骑射及诗歌古文辞。少负侠气,曾多次往来于边塞,每次纵论时事,人多奇之。沈懋学慷慨有大志,曾题诗《...[详细]
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又字瀛海,号宁海,宣城洪林人。幼年即从其叔状元沈懋学习诗学文。可是,他少年时便“驰马试剑,好兵略”,对习武兴趣更浓,立志从戎。万历七年(1579)他参加乡试,中武举而补任河北昌平州千总,后因抗击蒙古鞑靼部落有功而升为广宁中卫千总。 他在三入澎台收复台湾后...[详细]
石璧(1920~)原名何本山,舒城县千人桥镇人。民国29 年(1940 年)初在无为县参加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历任纵队教导队队员,新四军四支队文工团员、支部书记,新四军二师四旅组织干事、四旅十团政治指导员、队长、旅部参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四旅(后改编为三十四军)一○二师科长...[详细]
时白林(1927~)曾用名时盛昌、白林,蒙城县岳坊镇前时庄人,家庭出身为农民。1949 年任皖北青年文工团演奏员。1953 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修班。历任安徽省文化局音工组创作员,省黄梅剧团作曲、指挥、副团长、代理团长,省艺术研究所音舞室主任等职。一级作曲。现为省音协副主席、中国音协理事、...[详细]
师欢(?~?) 茌平人。居家富裕,颇好行义。当时并州大饥,晋朝官吏东瀛公司马腾贩人到山东以充军需,羯人石勒被卖到师欢家为奴。师欢见石勒相貌奇异,便另眼相看,给以厚遇。后石勒称帝,召欢欲用之,欢叹曰:“与处浊世以求富贵,宁贫贱而死丘壑耳”。遂变姓名外出隐居。石勒败,始归。 ...[详细]
施剑翘(1905—1979),原名施谷兰,安徽桐城人,自幼生活在山东济南。生父施从云,后过继给其弟施从滨 (一说生父为施从滨)。1935年,在天津佛教居士林刺杀直系军阀孙传芳。后被捕入狱,1936年被特赦。新中国成立后,她因病移居北京,病愈后又移居五台山光明寺村,并以居士身份在碧山寺修行。19...[详细]
舒大猷,明代-。字锡崖。通城县梓木里人。嘉靖二十五年举人,历任江西安仁县教谕、眉州知州、户郎员外郎及郎中、四川龙安知府、广东韶州知府、广东分巡海南道兼提学兵备副使、浙江右参政佥事、淮阳海防兵部河道、浙江按察使、右布政使等职。历三朝。博学多才。著有《平海纪略》、《历任拙录》、《清心亭稿》、《诸儒粹...[详细]
疏宏(1920~1992),又名何宏,桐城县何汤村人。家庭富裕,自幼读书。民国27 年(1938 年)就读安庆第一中学时,因安庆遭日军沦陷,辍学在家务农。他目睹日军烧杀淫掳的侵略罪行,民族仇恨骤增。冬,经小学教师孙之远介绍,参加立煌临时工作团,开展抗日宣传,进行救亡工作。民国28 年初,安徽在桐...[详细]
舒雅(约939-1009),字子正,旌德四都(今旌阳镇新桥一带)人。舒雅出生书香门弟,自幼好学不倦,每夜以读完二盏灯油为限,油不尽不寝息。他才思敏捷,作文赋诗,立笔而就。并常常将自己著的诗文读给名家赏析,谛听行家里手的评论。有时也读给老妪们听听,从旁察看老妪们的脸色,是否懂得诗文中的字句含义。舒...[详细]
司马槱字才仲,陕州夏县人,元佑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事迹见张耒《书司马槱事》(《张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词》录其词二首。...[详细]
宋江(?—约1122年),郓城(今属山东)人。北宋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曾率为数不多的起义军“转略十郡”、“横行齐魏”、而“官军数万无敢与抗”,震撼了宋王朝的腐朽统治。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施耐庵,据此写成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水浒传》,流传甚广。在《水浒传》中,宋江被写成行侠仗义的“及时雨”和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