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 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房,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右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此后升任左仆射、司空等要职。 6...[详细]
裴镜民,字君倩,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属东眷裴。隋朝将领。初仕北周为大将军,入隋为兵部侍郎,兼西南道行台兵部侍郎、益州总管府司马。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西南夷构乱,他总率士卒讨伐,由于援军不到,陷于危局,于三月十九日被俘遇害。...[详细]
裴矩(547年-627年),本名世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隋唐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 裴矩出身于河东裴氏西眷房 ,早年历仕北齐、北周、隋朝,曾参加隋灭陈之战,并率三千敝卒定岭南,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民部侍郎、内史...[详细]
裴居道生年不详,但可以考证到他的家族来自绛州(今山西运城)。他的祖父裴镜民曾任隋朝兵部侍郎,父亲裴熙载曾任唐太宗的尚书左丞。 裴居道(?-690年7月22日) ,唐朝将官,在唐睿宗第一次登基时担任宰相。 裴居道大半的仕途生涯都不详,只知道他在唐高宗年间任左金吾将军,唐高宗把裴居道的女儿...[详细]
裴冕(703年-770年),字章甫,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 裴冕出身于河东裴氏东眷房 ,历任渭南尉、监察御史、河西行军司马等职。安史之乱时,因参与拥立唐肃宗,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罢为右仆射,两京收复后封冀国公。 唐代宗年间,裴冕历任施州刺史、澧州刺史、左仆射,并加集...[详细]
裴枢(841—905)字纪圣。绛州闻喜(现运城市闻喜县)人。吏部尚书裴向之孙,开元朝尚书右仆射裴耀卿的侄孙,咸通十二年进士,升为蓝田尉,值宏文馆。跟随唐僖宗入蜀,擢拔为殿中侍御史。龙纪初年官至给事中,改为京兆尹,常以清流自居。 裴枢,字纪圣,中眷裴。肃宗、代宗宰相裴遵庆曾孙,吏部尚书裴向孙,...[详细]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继妻。约生活于唐顺宗永贞至文宗太和(805~835)年间。字柔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出身士族,有才思,工于诗。 裴淑,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继妻。约生活于唐顺宗永贞至文宗太和(805~835)年间。字柔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出身士族,有才思,工于诗。稹官迁会稽(今浙江省...[详细]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裴松之为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详细]
裴谈,历官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景龙四年,韦后-,以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留守东都。开元二年,由滑州刺史放归草泽。好佛法,以惧内著称,号称“畏之如严君”。先祖居解县洗马川。 人物轶事 裴谈以惧内著称,其妻悍妒,裴谈在她面前胆怯得就像在自己...[详细]
裴湘,字楚老,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人(《青箱杂记》卷一○),愈子。仁宗景祐三年(一○三六)为内殿崇班、内殿承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九)。有《肯堂集》,已佚,李淑曾为之序(《青箱杂记》卷一○)。...[详细]
裴行俭(619年-682年),字守约,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臣。裴仁基之子。高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10余年,甚有能名,时称裴李、裴马。创立一些法规,使选任官职有条可循,为后来所承用。行俭少时从大将军苏定方学习兵法,后来领兵出征...[详细]
裴延,郡望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玄宗开元间宰相裴耀卿之子。官至通事舍人。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金石萃编》卷一〇六《裴耀卿碑》。《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隔壁闻奏伎》一首,实为南朝陈萧琳诗。...[详细]
裴子野(469~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于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中大通二年(530年),仕齐、梁两朝,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裴子野的著述甚丰。他年轻时著《宋略》,影响深远。当初,裴子野曾祖裴松之刘宋时曾受诏续修何承天的《宋书》,未完成就逝世了。裴子野...[详细]
裴遵庆(?—775),字少良,绛州闻喜人。幼强学,该综图传,外晦内明,不干当世。 年既长,始以仕家推荫为兴宁陵丞,调大理丞。边将萧克济督役苛暴,役者有丑言,有司以大逆论,遵庆曰:“财不足聚人,力不足加众,焉能反?”由是全救数十族。频擢吏部员外郎,判南曹,不久担任徐州刺史。天宝时,选者岁万计,...[详细]
彭肄(1921~)曾用名彭家珍,桐城县人,民国27 年(1938 年)7 月参加桐城县学兵队,民国28 年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 月参加新四军。解放前历任游击队队员,货检处稽查员,津浦路东税务所长,分局局长;芜东县货检局副局长,督导处督导员;铜青南地区货检局局长;南芜宣地区财经督导员,税...[详细]
亓聘如,原名亓汉珍,今莱城区牛泉镇亓毛埠村人。生于1882年,卒于1964年2月8日。亓聘如出生于富裕的农民家庭,,7岁入塾读书。1905年考取莱芜高等学堂,次年考入泰安中学,毕业后考入济南省立优级师范,1915年毕业后任高小教员。1921年任县立中学校长。 亓聘如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走...[详细]
清越(生卒年不详),宣城人。唐代著名僧人。自幼在敬亭山下新兴寺出家,唐武宗灭佛毁寺,会昌四年(844)新兴寺惨遭浩劫。清越栖身开元寺,发愿重建本寺。后来他到处挂单,结交官府名士,名重一时。 宣宗大中二年(848),宣歙观察使裴休恭迎希运禅师驻锡开元寺说法。裴休家世代信佛,他在新安任内初遇希运...[详细]
邱道昌 (1867一?),名岳,字午云,号屈庵。清湖北通城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丁亥科试府试第一,取入武昌府学,庚寅(1890)科试举试,行生员考取府学一等第三名,选用训导。分发到省湖北布政使瞿以考验巡抚,赏六品顶戴赐正途出身。兼理德安府教授,陆军第四十八旅秘书官-湖南测量局书记官,通城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