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随,又称路隋(776年-835年8月16日),字南式,唐文宗年间任宰相。 路随生于唐代宗年间的776年。祖上阳平人氏。高祖路节为唐高宗兄越王李贞府东阁史祭酒。曾祖路惟恕,官至睦州刺史;祖父路俊之,官终太子通事舍人。 路随父路泌以博识好学闻名,通《五经》,尤嗜好《诗》、《易》、《左氏春...[详细]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宋史》: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沈静,不苟求人知。 ...[详细]
路岩,字鲁瞻,路群之子,魏州冠氏(今冠县)人,唐代大中间进士,曾任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等职。 36岁居相位,国家权力落入他与韦保衡手中,“二人势动天下”。后因权位之争与韦保衡交恶,被贬出京城,出任剑南节度使,之后再入京,升迁为中书令,封魏国公,重掌大权。 ...[详细]
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僖宗时避乱入南岳隐居,遇道士授以仙术,后隐宜州北山。善言方外之理。相传后尸解而卒。《五代诗话》卷九引《庆远府志》载其事迹,并存诗2首。《全唐诗》仅存半首。《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详细]
吕才(606—665年),博州清平(今山东夏津西)人,唐初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 吕才出身寒微,少好学,是一位未经名师传授,自学成才的思想家、学者。唐初的一些名臣官僚如魏征、王珪等都十分赞赏他的“学术之妙”。他不仅对《六经》、音律学、历史学、文学、军事、逻辑有较深造诣,而且对五行、历...[详细]
吕岩即吕洞宾,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巖”),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 吕洞宾(798年--?):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原名...[详细]
吕惠如(1875~1925),原名湘,行名贤钟,字惠如(一作蕙如),又字云英,近代女词人、教育家,吕碧城长姐。九岁能诗,工书善画,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多年。其诗稿多佚,惟有《惠如诗稿词稿文存》(《吕氏三姊妹集》之一种)、《惠如长短句》(附吕碧城《晓珠词》后,计词24 首)存世。光绪二十六年...[详细]
吕剑,原名王延觉,字聘之。 1919年生于今莱城区口镇林家庄。 193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44年至1945年任昆明《扫荡报》文艺副刊主编。 1946年至1947任香港《华商报》副刊主编。 1949年《人民文学》部主任、诗歌组长等。 主要著作有《诗与斗争》、《诗论集...[详细]
吕坤秀(1888~1914),行名贤满,字坤秀(一作昆秀),近代女诗人,吕碧城之妹。先后在吉林、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为侍奉母亲未嫁,27 岁病卒于厦门女师,名声不如诸姐显扬。生前诗稿在沪被窃。惟其父《静然斋杂著》后附诗九首,《安徽名媛诗词征略》录其诗2 首。诗集《灵华阁诗稿》和《撤珥集》均已散...[详细]
吕美荪(1879~?),行名贤鈖,后改眉孙、眉生,又易美荪,字清扬,号仲素,别署齐州女布衣。近代女诗人,吕碧城二姐。工诗词,尤精古体诗。历任天津北洋女子公学监督、奉天女子师范学堂总教习,女子美术学校、安徽第二女子师范校长。民国24 年(1935 年)东游日本,旅居南京多年,晚年寄寓青岛。著有《眉...[详细]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详细]
吕佩芬(1855-1913),号晓初,又号筱苏,外号季兰子,旌德人。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后授于翰林院编修,历任福建、顺天、贵州、湖南乡试主考官和同考官,京城经济特科收掌官,国史馆、武英殿和起居注协修,编修处总纂、功臣馆纂修、文处行走、文渊阁校理、直隶永定河道员及二品衔侍讲等职。 清末,...[详细]
吕渭(734年--800年)字君载,河中(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人。 唐浙东道节度史吕延之长子。唐肃宗元年间登进士、759年为太子右庶子,后擢升礼部待郎,出任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湖南郡团练观察史,后被赠予尚书右仆射,是代宗李豫年间的高级-。在湖南执政多年。和夫人柳氏生子温、恭、俭、让四子都成才。...[详细]
吕諲(yīn),蒲州河东人。天宝初进士,累历虞部员外郎、侍御史。肃宗即位於灵武,諲驰赴行在,拜御史中丞,从幸凤翔,迁武部侍郎。 乾元二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黄门侍郎。上元元年同中书门下三品,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封东平男。坐昵中官马上言贬太子宾客,拜江陵府尹。卒年五十一,赠吏部尚书,谥曰肃...[详细]
马传庚(1933~)舒城县干汊河人。1951 年,考入东南医学院医疗系。1956年,毕业后留校,在药理教研室工作。1958 年10 月至1960 年10 月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后赴苏联列宁格勒第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攻读副博士学位。1964 年学成回国。80 年代以后,先后任安徽医科大...[详细]
马定国(?~?) 字子卿,今信发街道办事处北十里铺村人。自幼喜诗,志趣不群。1125年题诗酒家壁,犯讥讪得罪,亦因以知名。后以诗上齐王刘豫,得豫欣赏,授监察御史,仕至翰林学士。《石鼓文》自唐以来无定论,他以字画考证,认为是宇文周时所造,并作《石鼓辨》达万余言,引证甚明,考辩颇详,为学人所重。...[详细]
马敦五(1913~1977),原名尽伦,蒙城县双涧马洼村人。马敦五家境殷富,幼入村塾。民国21 年(1932 年),于双涧小学毕业,考入蚌埠乡村师范后,参加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5 年毕业,回蒙城任乐育小学教员。民国27 年春,同其弟马彝伦赴陕北三原县安吴堡西北青年战...[详细]
马金叙(1848~1912)字丽生,世代务农,蒙城县移村乡马圩村人。少年习武,刀马娴熟,誉为“神童”。其父马希曾为捻军将领,被抄家后,马金叙16 岁投刘铭传部镇压捻军,由棚目累迁总兵。光绪二十年(1894 年),中日战争中,为四川提督宋庆先锋,统领毅军4 营,扼守安东(今丹东)县境虎耳山。十月下...[详细]
滕茂桐(1914~)舒城县孔集镇人。民国26 年(1937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为第三届研究生。随即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剑桥大学彼德豪斯学院学习,获得经济学国际金融专业硕士学位及斐陶斐世界励学会金钥匙奖。回国后,自民国3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