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连(?-426年),是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第七子,明元帝拓跋嗣七弟、生母段夫人、京兆王拓跋黎之同母兄。 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连为广平王。广平王死于始光四年(426年)。死时并无后裔。太武帝为继绝他的世系,下诏以阳平王拓跋熙之次子拓跋浑袭其爵位,改封南平王、加平西将军。...[详细]
拓跋脩(?-416年),北魏道武帝第五子,明元帝拓跋嗣五弟、生母不详。 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脩为河间王。泰常元年(416年)去世。无后裔。太武帝拓跋焘为继绝他的世系,下诏以河南王拓跋曜之子拓跋羯儿袭其爵位,改封略阳。...[详细]
拓跋绍(394年-409年),字受洛拔 ,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明元帝拓跋嗣异母弟,母贺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 天兴六年(403年),受封清河王,任征南大将军。天赐六年(409年),拓跋绍母亲贺夫人有过失,道武帝即将下令杀她。因天色已黑未处决。贺夫人密告拓跋绍救她,拓跋绍当晚与...[详细]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392年-公元423年),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焘之父,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二任皇帝。 公元403年,拓跋嗣被立为太子。公元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兴。公元410年,北伐大破柔然。公元423年,亲征刘宋,辟地三百里。公元423年,由于御驾...[详细]
拓跋他(416年―488年),一作拓跋佗 ,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之孙,阳平王拓跋熙长子 ,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 拓跋他身高八尺,身材相貌俊美,性格谨慎忠厚,武艺过人。初袭父爵为阳平王。延和三年(434年),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山胡人白龙叛乱,因功改封临淮王,任镇东将军。不久改封淮南王...[详细]
拓跋熙(399年-421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第三子,明元帝拓跋嗣三弟,生母大王夫人。 天兴六年(403年),道武帝封拓跋熙为阳平王。拓跋熙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明元帝拓跋嗣派拓跋熙治兵于东部,下诏拓跋熙都督十二军校阅,甚得军仪,明元帝特嘉许他,赏赐隆厚。其后派他征讨西部越勤,立下大功。...[详细]
元法僧(454年—536年),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玄孙,阳平王拓跋熙曾孙,阳平靖王拓跋他之孙,江阳王拓跋钟葵之子,北魏宗室,任徐州刺史。525年正月据徐州反魏称帝,国号“宋”,年号“天启”,都城徐州,迫于朝廷军事压力,称帝仅半个月即投降了南梁,备受优宠,高寿而终。...[详细]
曹杰 (1935~) 笔名陆桑。山西阳高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大同煤炭技术专业学校煤田地下开采系。历任大同煤矿技术员、党委宣传部干部,山西日报社记者,大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党办主任,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专业作家。山西省文联第五届委员、主席团委员,省作协第四、五...[详细]
傅汝钧(1889-?) 山西阳高人。 1927年4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晋绥军总司令阎锡山为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6月14日,阎锡山将所部改为10个军,傅汝钧任第五军军长兼第五师师长。 1912年8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兵科。1914年10月毕业后分配到直系第十五混...[详细]
武新宇(1906-1989.9.3)山西阳高人。曾用名武杰、武汉三。1923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1925年初北京入团。不久入党,任北平市西城区委委员,师范大学党支部委员。1927年毕业,在开封、通州、太原等地教书,任北京市教育劳动者联盟书记,太原市教育劳动者联盟书记,北平市文总党团成员。1931...[详细]
徐生岚(1938.1)男,汉族,山西阳高人。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历任阳高县中学团委书记、县委文书。1960年至1964年月在省委党校学习,毕业后任省委组织部“四清”工作队团办公室副主任、副队长、省委农村政治部干事、阳高县一中教师、县委政工组干事、县宣传办副主...[详细]
任达之,曾用名任子寿,1910年生,山西阳高城关镇人。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察绥游击军支队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队政治队除奸科长,晋察冀边区应(县)山(阴)联合县县长、公安局长,晋察冀军区5分区供给处副处长、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详细]
武征反,山西省阳高县人,1921年11月9日生人,1937年4月参加革命,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太岳军区特务队指导员、无线电中队指导员、干部队指导员,沈阳市保安大队副大队长,嫩江县委宣传部长、县长、县委书记,东北林业部材料处科长,林业部哈尔滨林机厂厂长,东北林业总局机电局副局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