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震威

  • 范震威 (1941~) 笔名泛舟。辽宁海城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业余艺术学院文学系。1960年参加工作。历任成人教育教师、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经济展望》杂志,黑龙江科技出版社科普室主任等,编审。黑龙江散文诗学会副会长,香港《文汇报》驻黑龙江省办事处高级记者。1958年开始发表...[详细]

冯昌武 [公元1902年-1947年]

  • 冯昌武 (1902—1947)原名思彩。郓城县冯屯村人。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由郓南县一区调三区任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1946年任中共郓巨县二区区委书记。1947年3月3日,隐蔽于鄄城刘楼的冯昌武被捕。冯昌武不畏威逼利诱,严守党的秘密,宁死不屈。3月8日,敌人在黄安村北最后一次审讯冯...[详细]

冯道立 [清][公元1782年-1860年]

  • 冯道立,字务堂,号西园,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殁于咸丰十年(1782-1860),享年七十九岁。淮扬一带系冲积平原,每逢淮水泛滥,河湖四溢,一片汪洋。水乡人民饱受水患之苦的惨烈情景,给少年时代的冯道立留下极深的烙印。他从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胸怀大志,要做李冰、郭守敬那样的水...[详细]

冯浩

  • 冯浩 (1955~) 山西永济人。中共党员。1972年高中毕业后务农。1981年参加工作,先后任镇文化站辅导员,市文化馆文学创作辅导员,市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山西省作协全委会委员,运城市作协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八月 残棋...[详细]

冯抗胜

  • 冯抗胜 (1945~) 笔名林晚。女。湖北麻城人。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航空学院校刊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报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部副主任、第二图书部副主任及总编室副主任、《军营文化天地》主编,编审。中国作协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详细]

傅冬菊 [公元1924年-2007年]

  • 傅冬菊(1924—2007),又名傅冬,国民党抗日名将傅作义长女。1941年在重庆加入中共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号角社,平津战役期间,傅冬菊工作在傅作义身边,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贡献。 人物履历 学生 傅冬菊的中学时代,是在太原开始的,初二没上几天,日军就从北平到了娘子关一带,太原很快就会...[详细]

傅来孝 [公元1948年-1982年]

  • 傅来孝(1948—1982)莱芜县龙堂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 人。196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退伍后,任莱芜县茶业公社公安员。 1982年1月,任茶业派出所副所长。同年10月18日13时30分,他在派出所与东榆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化银研究工作时,刑释解教分子徐...[详细]

傅乐成 [公元1922年-1984年]

  • 傅乐成(1922—1984)字力更,号秀实。聊城市(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著名史学家。幼读私塾。1930年,随家迁至济南,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1933年在该校毕业后,先后在北京辅仁中学、贵州铜仁国立三中高中部就读。1940年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5年毕业。抗日战争胜利...[详细]

傅乐焕 [公元1913年-1966年]

  • 傅乐焕(1913—1966)聊城人。辽金史学家。青少年时曾在济南读书,因父丧而一度辍学。1930年冬,得堂叔傅斯年之助,到北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充任书记员。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后应聘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职。1942年发表《辽代...[详细]

傅斯年 [公元1896年-1950年,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斯年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详细]

傅翔

  • 傅翔 (1972~) 原名傅其祥。福建连城人。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中学教师、纪念馆馆长、省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文艺理论集《不合时宜的思想》、《戏剧的背影》,长篇自传体散文《我的乡村生活》...[详细]

傅玉良 [公元1910年-1979年]

  • 勤奋有成的诗人 傅玉良,连城莒溪乡墩坑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出生于半农半商家庭。幼年仅在私塾读过一些书。17岁与同乡青年罗佩光结婚,在丈夫的激励和指导下,努力自修文化知识,大有进步。1935年,考入龙溪职业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1947年春,随夫赴台湾,一面相夫教子...[详细]

盖尚铎

  • 盖尚铎 (1954~) 满族。辽宁兴城人。中共党员。1971年中学毕业返乡务农,1975年进兴城县文艺队任创作员。曾在辽宁省文学院青年作家班学习二年。1990年调入兴城时报社,历任记者部主任、报社总编室主任。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会唱歌的绿叶》,儿歌集...[详细]

高其冰 [公元1900年-1974年]

  • 高其冰(1900—1974)名 。鄄城县临濮乡楼子庄人。北京外贸学院一级教授。1945年任国民党中央教育部督学。一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著有《冰谭全集》等。1974年病逝于淮南市。 ...[详细]

高祀田 [公元1929年-1973年]

  • 高祀田(1929—1973) 青岛市城阳区夏家庄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944年考入华北电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电气通信学院,1945年秋结业后到青岛市电报房值机。解放后任青岛市邮电局人工机报务员、值班长。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人工电报机值机工作实践中总结出“集中视听、掌握规律、密切配合...[详细]

高扬

  • 高扬 (1939~) 笔名高杨。河北满城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在中学教书18年。原邯郸市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文学评论集《喝彩集》,文学专论《“大运河文学”的艺术和审美》,文学评论《长城雄姿 燕赵大气...[详细]

高赞非 [公元1906年-1969年]

  • 高赞非(1906—1969)原名佩纶。郯城县马头镇人。1922年,考入济宁中西中学,半年后辍学到商店做学徒,不久到马头承志小学做教员。1924年夏,前往曹州省立第六中学拜见梁漱溟时,学者熊十力正在梁主办的重华书院任主讲,高赞非以所撰《论语研究》自荐,深得熊氏赞赏。他师事熊氏十分勤勉,曾将熊氏谈话...[详细]

高仲书 [公元1906年-1970年]

  • 高仲书(1906—1970)郯城县马头镇人。幼随父习医,长于内科,尤精经方。1941年任本县医药救国会会长,在马头组织中、西医成立地方医院,并通过募捐集资置办药品为八路军伤病员治疗。1958年在省中医研究所工作,12月任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部副主任。1964年被省卫生厅认定为名老中医。著有《伤...[详细]

戈公振 [公元1890年-1935年]

  • 戈公振(1890.11.27-1935.10.22),名绍发,宇春霆,江苏省东台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新闻学家、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学拓荒者。 戈公振的著作《中国报学史》,最早论述了中国新闻史,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泛论新闻学,开创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新闻发展史的先河,成为研...[详细]

葛延瑛 [公元1857年-1928年]

  • 葛延瑛(1857—1928)字云庵。肥城县(今肥城市)安驾庄人。少时读私塾,在泰安府童子试中名列前茅。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中举人。1915年任山东省参议员。1918年夏,天降大雨,汶河大堤决口,民房倒塌,粮田冲毁,千百人无家可归。他首倡募捐,督修汶河杨南角决口堤段,消除水患。1910年,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