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河 [公元1904年-1977年]

  • 董希河(1904—1977)聊城市于集乡东太平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自幼务农。1946年任村农会会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参军,任冀鲁豫独立旅三团班长,获筑先县政府奖励牌匾一块。1950年,在本村带头办起全县第一个农村互助组,并实施盐碱地改造,粮棉获得大丰收,被授予“平原省农业劳动...[详细]

董永成 [公元1876年-1936年]

  • 董永成(1876~1936),字冠吾。滨海县东坎镇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自己宅内自办义学,时有学生40多人。辛亥革命后,阜宁县知事聘其任县劝学所总董事兼视学。民国3年至5年(1914~1916年),任阜宁县教育经理处总董。民国5年至7年,当选为江苏省候补议员、议员,并任省水利协会会...[详细]

董正香 [公元1904年-1943年]

  • 董正香(1904~1943),射阳县安石乡人。烈士。自幼家境贫寒,16岁就给地主做长工。民国30年(1941年)安石乡建立民主政权后,参加抗日工作。次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2年9月,盐东县委指示他带领民兵,伺机打击卢公祠的敌人。当时,卢公祠驻有日、伪军150多人,而安石乡只有民兵50多人、...[详细]

董之远 [公元1920年-1947年]

  • 董之远(1920—1947)高唐县姜店乡大董庄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其家中掩护中共冀南六地委组织部长陈达和中共唐南县委领导开展工作。后任中共冀鲁豫一分区情报站站长。1945年,经大力工作,高唐县殷楼、马寨、营坊和茌平县张连桥、刘马庄等几个据点的伪军先后起义。解放战争初期,曾...[详细]

董作宾 [公元1895年-1963年,甲骨四堂]

  •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男,汉族,温县林肇乡董杨门村人。他29岁前,从未放弃学业,自1923年起,曾以旁听生资格就读于北京大学。1925~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8~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详细]

杜堮 [公元1764年-1858年]

  • 杜堮(1764—1858)字次 ,号石樵,谥号文端。滨州(今滨城区)人。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乾隆皇帝巡游泰山,召试第一,恩赐举人。1801年(嘉庆六年)中进士,翌年授翰林院编修。1815年(嘉庆二十年) 任顺天学政。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 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821年(道光元年)...[详细]

[公元1808年-1865年]

  • 杜 (1808—1865)字汉升,号筠巢,杜受田次子。滨州(今滨城区)人。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举人,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任户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1860年(咸丰十年) 以钦差身份任督办山东团练大臣,负责镇压山东境内的反清力量。他主张裁撤冗员,精兵简政,提高战斗力...[详细]

杜翰 [清][公元1806年-1866年,顾命八大臣]

  • 杜翰 (1806—1866)字鸿举,号继园,杜受田之长子。滨州(今滨城区) 人。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中进士。1852年,其父杜受田去世时,杜翰正在湖北学政任上,奉命由湖北赶赴江苏护送其父灵柩回京。1853年底,以工部左侍郎入值军机,负责京城巡防事宜。杜翰素有...[详细]

都兰桂 [公元1881年-1960年]

  • 都兰桂(1881—1960)潍县(今潍城区) 于河乡都家村人。幼时读2年私塾,后随父都渭南学习核雕技艺。20岁后,他用一把雕刀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辛亥革命时期,他用一桃核,精心雕刻了一件珍品,取名《马拉轿车》。在不足方寸的天地里,龙腾虎跃的骏马,拉着一辆轿车,在强悍有力、衣着朴实的赶车人扬鞭驾驭...[详细]

亓盾 [公元1922年-1967年]

  • 亓盾(1922—1967)原名亓书乐。莱芜县塔子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县大队副大队长、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第五航校教导员、飞行大队政治委员、第六航校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转业,任国家气象局政治部副政委。“文...[详细]

樊诚 [公元1913年-1947年]

  • 樊诚(1913—1947)郓城县芦庄科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了由中共郓城中心县委领导的鲁西抗日自卫团(又称窝窝队),从事抗日宣传、发动群众工作。 1939年3月,参加了著名的樊坝战斗。之后到八路军一一五师-部工作,先后任宣传干事、政治指导员。1941年至1942年,他所在...[详细]

樊崇 [汉][?-27年]

  • 樊崇(?—公元27年),字细君,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新莽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他英勇善战,富有谋略,使赤眉军由最初的百余人,发展到上百万人,与绿林军一样,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两支农民起义武装。他率部同绿林军一道,血战六年,推翻了以王莽为首的封建王朝,摧毁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绝大部分封建政...[详细]

房纯如

  • 房纯如 (1929~) 笔名村路。吉林大安人。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辽北学院文艺系文学组。历任辽宁省文艺工作团编剧,《辽西文艺》,辽西文联创作组、辽宁省文联创作组、省作协、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编剧。辽宁省文联委员、影协理事。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编剧。著...[详细]

房连水

  • 房连水 (1948~) 笔名威城。河北满城人。1999年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毕业。1965—1984年在北京部队历任文书、书记、秘书等,1985年转业。1987年到《金融时报》工作,历任副刊部、文化部主任,主编文学副刊和文化周刊,高级。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详细]

方令孺 [公元1898年-1976年]

  • 方令孺 (1898~1976) 女。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23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归国后历任青岛大学、重庆国立剧专教师,国立编译馆编审,复旦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主席、党组成员。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二届...[详细]

方铭

  • 方铭 (1934~) 江苏东台人。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苏北治淮指挥部政治处干事,淮南盐区特委宣传部内勤干事,安徽大学校刊组长、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五、六届理事,安徽现代文学会会长,安徽散文学会副会长。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详细]

范季高 [公元1903年-1967年]

  • 范季高(1903—1967)阳谷县人。戏曲作家。自幼热爱京剧。长期参加济南市票社,经常业余演出。1950年参加山东省实验京剧团,擅演《空城计》等剧。后任戏剧股长,从事编导工作。1959年调到省柳子剧团,参与《孙安动本》从舞台演出本到电影剧本的创作。此外,还整理过柳子戏《张飞闯辕门》《观灯》《和先...[详细]

范明乐

  • 范明乐 (1956~) 笔名舜民等。山西永济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鞍山大学中文系。1970年任教,1976年应征入伍。1987年转业后历任永济市委政研室主任,市文联主席。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家族风云》、《龙蛇风云》、《血火风云》、《但愿人...[详细]

樊庆荣 [公元1932年-1994年]

  • 樊庆荣 (1932~1994) 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大学文学系及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电台少儿部、记者,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教师,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文学集《小树苗》、《两个红五分》等。相关院校: 山东大...[详细]

樊世玲

  • 樊世玲 (1926~) 笔名樊斌。河北阜城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东进纵队2团。历任卫生员、司药、医生、卫生队长、卫生科长,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学员。1956年调总政文化部创作室工作。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雪山英雄》,小说《雪山进军》、《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