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粉英(1938—1956年) 徐粉英,女,赵巷乡崧泽村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出身于贫苦农家,从小参加农业生产,对封建剥削制度无比仇恨。解放后,翻身当家作主,全家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农业合作化时,加入了农业社,虚心学习农业技术,积极劳动,关心集体,常受到群众赞扬。1...[详细]
徐福(公元前255~?),本作徐巿,字君房,秦代琅琊(今胶南琅琊台附近)方士。 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登泰山勒石颂德。然后经黄县、(月垂)县,攀成山,登芝罘(今烟台)山,...[详细]
徐华明(1922—1945年) 徐华明,又名徐明、徐敏,凤溪古思浜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父亲是大革命时农-动骨干。幼承父教,深明大义。民国24年(1935年)毕业于观音堂小学后,因家境清寒,辍学务农。抗日战争爆发,家乡沦陷,27年春,参加了七区人民抗日自卫队,由战...[详细]
徐彭龄,字企商,青浦镇人。家境清寒,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文思敏捷,为乡里推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文行兼优选为优贡生,是年乡试,与邑人张继斋等四人同举孝廉。翌年中进士,旋以公费留学日本,攻法律,与沈钧儒、陆鸿仪同窗友善。卒业回国,任刑部主事。辛亥革命青浦光复后建立县民政署,徐彭龄被推为...[详细]
许其荣,号泳霓,青浦镇人,同盟会员。辛亥革命青浦光复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早年攻科举,及长目睹政治日非,遂怀维新改革之志,光绪三十年(1904年),毅然赴日留学。在日本得识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冬,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在上海与黄炎培等创办法政讲习所,任法学讲师,并为报纸撰稿,宣传民主...[详细]
徐恕,字心如,白鹤蒋浦人。一岁丧母,由父徐葵抚养。五岁能识字,十六岁中秀才,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任宁海、平阳知县,太常寺博士,宗人府主事,玉牒馆纂修,吏部稽勋司员外郎,湖州、杭州知府,浙江粮道、盐道、按察使,山东、浙江布政使等职。在浙江粮道任时,肖山县被水淹,曾亲自察勘,发放赈济粮,...[详细]
徐万且,西汉胶东王国即墨(今平度东部)人。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专家,著名的《太初历》的主要创制人之一。 在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里,天文历法是一门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学问。西汉立国后,沿用古历,到汉武帝时,因古历久未修订,误差已经积得很大。汉武帝接受了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人的建议,并委托他们选...[详细]
徐文思(1901~1927年),沈巷乡李家埭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幼年丧父,家境贫苦,18岁时经人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印部当学徒。为人诚实敦厚,工作踏实,学徒期满后就成为技术熟练的师傅。民国10年(1921年)商务印书馆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秘密工会,徐文思发动石印部徒工参加,还带领大家...[详细]
许逊(239~374),东晋人,祖籍河南汝南,出生在南昌县,字敬之,年20从吴猛学道。晋太康初,举孝廉,拜旌阳(今属湖北省)县令,为百姓兴利除弊,颇有政绩。后见世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时南昌各地水灾频繁,许逊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成效显著。“许逊治水”的事迹遂在民间广泛流传,经历代衍化加工,逐渐神...[详细]
徐子兴(1899~1931年),原名徐国祥,大吕戈庄(今属刘家庄镇)人。1916年考入青岛明德中学,善英语。1922年考入青岛邮局任邮务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和在电话局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赵鲁玉等一起创建了中共青岛邮局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1927年,徐子兴担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宣传部长...[详细]
杨大全,字浑甫,眉之青神人。 乾道八年(1172)进士,调温江尉,摄邑有政声。绍熙三年(1192),召除监登闻鼓院。五年,光宗以疾久,不克省重华宫,廷臣多论谏者。太学生汪安仁等二百余人-,而龚日章等百余人以投轨-为缓,必欲伏阙。大全谓:“院以登闻名,实明目达聪之地也,今乃使人视为具文...[详细]
杨栋,眉山青神县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在南宋宋理宗(1224年—1264年在位)时期。曾官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只是亲近权臣,一生毁誉参半。生平事迹见《宋史·杨栋传》。 杨栋开始在剑南西川节度手下任职。还没来得及上任,母亲去世。待守丧...[详细]
杨公权,字恢吾,原籍浙江黄岩,姓王,幼年父母双亡,家境贫困,在普陀山佛寺以抄写经书为生,16岁时为白鹤杨姓养子。少年好学,在上海杨树浦布店当学徒时,去夜校读书,以店主不容,未满二年而辞归。在家攻读诗文,得悉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校,遂报名学习英文、机械制图等科。民国11年(1922年)任家乡鹤溪小...[详细]
杨国材(1900—1939年) 杨国材,亦作国才,乳名杨毛,徐泾乡光联村杨家巷人,革命烈士。自幼务农,成年后兼营小型碾米厂。以豪爽侠义,深得群众信赖。抗日战争爆发后,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武装,活动于七宝以西、杜家巷以东、虹桥路以南及机场周围地区。民国27年(1938年)春...[详细]
杨良臣(1461~1528年),字顺卿,号南庄,即墨城里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戊午科举人。初授山西太平县令。太平士民曾为其绘《太平鸣琴图》以颂扬其德。明嘉靖七年(1528年)正月,山西都指挥霍锦、泽州知州王朝雍、潞州知州郭铿合兵对农民军进行“围剿”,农民军愤起抵抗,官兵大败,霍锦被杀...[详细]
杨泰之,字叔正,号克斋,眉州青神(今眉山市青神县)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161—1230年(约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少刻志于学,卧不设榻几十年。庆元元年类试,授泸川尉。累知普、果二州,皆有异政。理宗时,迁大理少卿,屡发谠论(正直之言,直言)。诏直宝谟阁,出知重庆府,主管千秋鸿禧观。泰之著有...[详细]
杨盐(1523~1621年),字尔贡,号炼庵,系杨良臣第三子,出生于山西黎城。杨盐自幼聪敏,4岁即能诵诗,14岁时,不仅文章有成,且洞晓声律,在县内颇有名声。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辛酉科举人,然而后来屡试不第。明万历八年(1580年 )任山西吉州学正。杨盐重视教育,鼓励读书人上进,使吉州...[详细]
姚庆祥(1927~1951年),又名姚清祥,鳌山卫镇姚家庄人。15岁时,随母亲及兄嫂去东北吉林省延边自治州一带谋生。当时,东北被日本侵占,他目睹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心中燃起了仇恨的怒火。1945年7月,他瞒着母亲,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多次立功,荣...[详细]
姚湘涛(1896~1963年) 姚湘涛,又名焕章,字襄陶,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人。民国5年(1916年),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从事教育工作,先赴印度尼西亚任教,两年后回国,在青浦县立师范学校任教,直至民国16年。在这段时间内,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被推选为青浦县教育会副会长,发起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