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赟(1834~1911)字子美,又字蓉裳,别号山门。安徽宁国人。同治三年(1864)举人。壮岁从戎,入曾国藩幕府,曾多次往来九华山下,神往久之。光绪十二年(1886)任青阳训导,受知县华椿委托,总纂《青阳县志》,光绪十七年修成付梓。将所得润笔,悉数捐建育婴堂。其后又主持纂修《九华山志》,至光绪...[详细]
周炳武,1922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青川县,1935年2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战士;1938年1月至1938年6月任甘肃省委通讯员;1938年7月至1945年11月先后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通信班班长、警卫员、学员;1945年12月至1955年...[详细]
周鸿才(1895~1971)青阳县九华柯村人。少时读私塾数年,喜绘画。民国20年(1931),师林恒山学雕工。由于聪颖勤学,学徒仅5月,技艺即超过已学2年的师兄。其后技艺日益精进,遂成县内有名雕匠。曾设计并雕刻九华山祗园寺大供桌和大宫灯,供桌正面7块浮雕为“唐僧取经故事”,形象栩栩如生,人物个性...[详细]
宗康,男,藏族,1942年10月生,青海互助人。藏文高中文化程度。1944年1月认定为青海省塔尔寺第十三世宗康-。历任青海省湟中县政协委员,塔尔寺民管会委员;湟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塔尔寺民管会主任;西宁市政协副主席,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宁市佛教协会会长。2008年1月任青海省政协副主席,西...[详细]
滕宗谅(990~1047)字子京,原籍河南南阳,客籍青阳。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与范仲淹同举进士。二人志趣政见相投,交游甚笃,仲淹极称其才。然其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担任地方州郡从事,始得召试学士院,先后授大理寺丞,迁殿中丞,赠右司谏,拜左正言等京职,其间又因疏论直谏而四遭贬窜。景祐三年(1...[详细]
法若真:生卒年: (1613-1696). 虽非徽派画家,但他是康熙年间山水自成一格的画家。他所作的《树梢飞泉图轴》,为其精心之作。此图画雨后山景,薄雾轻罩,飞泉奔流,山头耸动。整幅画面静中有动,仿佛有声。山石用硬笔勾皴,多次皴染,充分表现出嶙峋的石质,和雨后的苍润。此图于丁卯年所作即公元168...[详细]
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字西园,号南村,别署南阜山人等,胶州(今山东省胶县)人。雍正十一年官泰州巡盐分司。工书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鉴赏,曾收藏秦汉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万余方,各制有谱录,又收藏砚石至千百方,并制有铭词,手书后大半自行刻凿,著有《砚史》一书。尤长于绘画,早年山水...[详细]
东汉官员,官至青州太守。字号、籍贯及生卒年均不见史载龚景,汉官员,官至青州太守。字号、籍贯及生卒年均不见史载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军士。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玄德商议。玄德曰:备愿往救之。刘...[详细]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 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胡铨募乡丁助官军捍御。后除枢密院编修官...[详细]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汉族。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详细]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今山东青州市人,北魏时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做过高阳(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曾先后到过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考察过农业生产情况,后他回到家乡,亲自参加农牧业生产。由于他刻苦钻研农业知识,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并亲自参加生产实践,对农业科学有了精深的研究。大约在公元533至5...[详细]
冷枚(1669~1742) :清画家。字吉臣,号金门外史,一作金门画史,胶州(今山东胶肥)人,焦秉贞弟子。善画人物,有五老朝阳图,尤精仕女。康熙中期进入宫廷供职,五十六年(1717)与画万寿盛典图(总裁为王原祁),直至乾隆七年(1742)尚在。画法工中带写,点缀屋宇益精细细如界画,却生动有致。论...[详细]
刘放 (生卒年月不详),字世疏,本县人。庆历年间(1041-1048)隐居九华山双峰下, 自书“清隐岩”3个直径2尺的大字,并勒于石壁。自嘉佑至熙宁年间(1056-1068),朝野名 流慕名来访者不绝,并多自刻姓名与岩壁,形成今天的“刘冲摩岩石刻”群。宋诗僧希坦有诗 赞曰:“当时若也羁缰锁,挣...[详细]
刘伦学 1948年9月15日生,现任王哥庄街道双台中学校长。自1968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扎根山区教育,从一名民办教师到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为了改变学校的贫穷面貌, 带领师生用砸了8方石子挣来的48元钱做本钱,办起了校办工厂,如今校办工厂发展成了年产值8300万元, 利润820万元的大企...[详细]
刘谦初,名德元,又字乾初,生于1897年,平度县田庄镇刘家庄村人。家世为农。童年时到邻村私塾上学,早出晚归,刻苦自励。十五岁考入平度县知务中学读书,爱好文史,关心时事。1916年,袁世凯窃国称帝,他投笔从戎,冲破学校阻挠,与同学一起去青岛参加了山东学生讨袁军,在高密、潍县战斗中作战英勇。曾获银质...[详细]
李西山(1903~1953年)原名李修爽,字西山,曾用名李旦复、李昧夫、李玉培、姜尚文等,毕家社区人。毕业于青岛李村公学堂师范科。1922年入青岛邮政总局当邮务员。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青岛邮局支部书记,负责党的通讯联络工作。1927年任中共青岛市执委委员。1928年8月任中共泰...[详细]
骆宾基(1917~1994)祖籍山东平度,女作家张洁的舅舅。 1982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 骆宾基 东北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战旗》、《文学报》、《东北文化》主编。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详细]
罗尚忠 (1584-1627),字孝可,号心华,本县杜村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先后任浙江平湖知县、江西建昌知县。他为官清廉,惠政爱民,任内,曾捐俸置田,建义仓,以周济贫民。以政绩迁升户科给事中及刑科、兵科给事中,其间,曾13次上疏-宦官魏忠贤罪行,有《请补建文君谥号》、《恤荫...[详细]
罗竹风(1911~1996)1911年11月出生,山东省平度市蟠桃镇七里河子村人。0党员,语言学家、宗教学家。早年在北京求学,1937年从青州中学罢教回乡,同乔天华组织起平度第一支抗日游击队。1938年加入中国0。任胶东文化联合社编委、胶东文化协会常务委员,1940年任平度县长,1943年任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