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亚(1923.3—1995.4) 别名施阑,河北沧州人。擅长绘画、美术理论。早年从事漫画、中国画创作,多年从事出版工作,曾任华北新华书店总店出版设计,人民出版社书籍装帧设计,文物出版社编审。论文有《文人画的思想基础》、《论中国画的灵魂——哲理性》、《山水画产生的思想根源》、《中国画的表意特征...[详细]
张善平(1928.11—)河北沧州人。擅长油画、中国画。1952年毕业于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196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历任武汉市美协展览部 主任,市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书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作品有《收回英租界》、《神农迷雾》、《有鱼图》等。 出版有《醉山张画选...[详细]
赵海鹏(1945.1—)河北献县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69年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天津塘沽文联副主席、副研究员。作品《静静的黎明》获全国第六届美 术作品展览铜质奖、《沐浴》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探幽》获全国第九届版画 展优秀奖、《听雨》获日本国际金奖。多件版画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赵...[详细]
赵和(1950—)云南沧源人。现任云南省民委副主任。1968年,他从临沧师范学校回乡执教,历时四年有余。1972—1974年10月,赵和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这以后,他曾历任沧源县县长、临沧行署副专员和云南省民委副主任等职务。赵和在沧源任职期间,致力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资...[详细]
郑旭(1959.10—)别名正二,云南澜沧人。擅长版画。198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副研究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 《拉祜风情》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红土》、《过山石》、《远古 的舞》获第九届全国版画优秀创作奖,作品有《色形》、《人形》等。作品为中...[详细]
周宝军 (1951.5—) 河北河间人。擅长中国画。1972年毕业于营口市师范学校美术专业,1983年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1988年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美术大专班。历任小学美术教师、文化馆馆员、美术部主任。现任辽宁画院特聘画师。作品有《乡情》、《春风又绿》、《新烟》等。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详细]
周本贞(1955—)云南耿马人,女,大学教授。1977年,她进入云南师大读政教专业。1980年,大学毕业并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1984年,她考进西安交通大学,并最终0完成了经济学硕士生课程。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她还曾前往中央党校、人大、北大、复旦和首都师大进行培训。其间,周本贞还去过泰国米...[详细]
周鹤龄(子云),观天书屋主人,1959年生于河北任丘市。先后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力班。2005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现北京首都师大美术学院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创作研究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院特约书画家。 ...[详细]
陈嘉谟,字岘亭,清同治十一年出生于河北任丘北汉乡后边庄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 自幼在本村私塾念书,19岁考入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学习二年。 毕业后在冯国璋部历任排长、连长,25岁与冯国璋的侄女结婚,后晋升为营长、团长。1919年在直系吴佩孚部第二十五师任旅长。1921年,在湘鄂混战中受伤,19...[详细]
陈剑垣(1896~1976年),又名杨章奕,海澄县人。 1914年赴缅甸仰光当兴茂商行店员。1917年夏回国,由胡汉民、李烈钧介绍加入中华革命党(后改为中国国民党)。国民党人许卓然等响应孙中山先生号召,组织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剑垣受指派回福建为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筹捐军费,后因反军阀斗...[详细]
陈伦炯(约1685~1748年),字次安,号资斋,同安县安仁里灌口人,后居于厦门。他的父亲陈昂青年时就从事海上贸易,对海岛港门的风潮险易很熟悉。少年的陈伦炯,跟着父亲在海上穿涛踩浪,对海上情况有一定了解。为诸生的时候,又博览群书,特别是有关外国夷情土俗,洋面针更港道等书籍,更是详加阅读,留心记识...[详细]
杜四端(1859~1940年),原名正,字德乾,号四端,同安县马銮乡(今属厦门杏林区)人。自幼聪颖,志行坚卓,以孝友闻。因家贫,未成年即前往香港习商。起初受雇于人,为助理会计,工作勤奋。港地习尚奢侈,而他生活俭朴,不沾染坏习惯,因而得到社会的推崇而信用益著。于是乃自创“杜端记行”,经营进出口贸易...[详细]
方兆瑞 (1904-1973),河北省肃宁县人。1933年来到哈尔滨,在道外万泉涌香油坊做工。业余时间练习唱西河大鼓,后专心致志地钻研大鼓艺术。1939年36岁时,开始登台演唱西河大鼓《杨家将》。后终于成为专业曲艺演员。经常演出于道外的肖家茶社、张家茶社、王家茶社、魏家茶社等,几乎场场满员...[详细]
范介卿 (1874-1946),河北省盐山县人。早年曾在《远东报》工作,1921年《远东报》停刊,从俄人手里接过该报的设备,创办《滨江时报》,与其兄范聘卿共同经营该报。他任社长,其兄任经理。幼年仅读了几年私塾的他,在多年的买办生涯中掌握了一套商业经营的本领。时常以"介"为笔名撰写新闻评论。...[详细]
范聘卿 (?-1933),河北省盐山县(今河北省黄骅县)人。本世纪初毕业于北京武备学堂,被派到哈尔滨充任 教官。之前赴海参崴谋生的范介卿投靠乃兄,先任方正县 局马巡录巡官兼拘留所长,不久进入滨江自治会,任第一选举调查主任。1916年,他在道外裤裆街经营发行《远东报》,并出任中东铁路商务代办...[详细]
郭玉峰,河北省海兴县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三分区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定唐支队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三支队七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四纵队十旅三十团、二十八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详细]
胡振华(1931—) 回回名穆哈麦德,回族,男,山东省青岛市,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中国诞生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民族语言知名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贡献的专家。1948年——1953年先后就读于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阿拉伯语科、山东大学文学院外文系俄语专业和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维吾尔语专业,1953年...[详细]
金灵芝 (1907-?),女。原名李桂芝。河北省献县人,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县。幼年家贫,曾是个捡破烂的女孩。1921年农历正月在开原入营口李子祥共和班,拜张玉璞为师,工评剧花旦,并随班流动北上,边学边登台演唱,学一出唱一出,一唱就红,还常有自己的发挥。遂与男旦小金钟、金镶玉轮换唱主角。途径四...[详细]
吉万山,男,生于1903年,河北省献县高坦村人,从6岁起跟父亲学习家传少林大红拳、埋伏拳,后拜当地武术名师--"铁塔王"、"铁臂王三"王汝生学习绵掌拳、形意拳。他在1918年(15岁),因家乡受旱灾,只身独闯关东来哈尔滨谋生,先在一俄侨家中放养奶牛,后又到一俄侨开的熟皮工厂当学徒。哈尔滨当时俄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