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福 [公元1917年-1947年]

  • 朱元福(1917—1947),湖北天门拖市镇金滩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金河滩一带支部书记,1941年至1945年先后任京南区支队长、自卫大队副队长、区中队长。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1947年6月17日晚被敌 杀于家中。拖市镇 天门市辖乡。1949年为潜...[详细]

朱运虎 [公元1918年-1941年]

  • 朱运虎(1918—1941),湖北天门拖市镇拖市村人,1939年春参加革命,1940年1月加入党组织。在天门县游击大队当战士,1940年任新四军四团队二营四连排长。1941年9月19日反击日伪军“扫荡”时牺牲于陈家新场龚家巷。拖市镇 天门市辖乡。1949年为潜江县第一区,1955年划归天门市...[详细]

宗书阁 [公元1920年-1994年,开国大校]

  • 宗书阁,1920年2月出生,河北省磁县磁州镇黄官营村人。1939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1938年5月,宗具臣组建了磁县特别警备队,驻防光禄镇一带。随后,宗具臣请共产党派人来协助工作。同年秋,八路军129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项本立派于守林(系化名,真名林树...[详细]

邹观光 [明]

  • 邹观光 [明](公元一五九五年前后在世)字孚如,德安府云梦(今湖北云梦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八年(公元一五八o年)进士。为吏部郎,公平廉正,门无私谒。性孝友,父卒,庐墓三年。藏书数千卷于学舍,使士子就读;建尚行书院讲学,学者多从之。与吉安邹元标齐名,时称“二...[详细]

邹嘉甫 [公元1915年-1943年,抗日英烈]

  • 邹嘉甫(1915―1943)原名占会。河北蔚县人。1931年,在县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群众参加抗战。1938年秋,任中共广灵县委书记兼县游击大队政委,先后动员万余名青壮年参加八路军,并将所组建的抗日游击队分批编入八路军正规部队。1939年4月,获悉100余...[详细]

祖暅 [三国]

  • 祖暅,字景烁,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之子。同父亲祖冲之一起0 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祖暅原理"。祖冲之父子总结了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详细]

爱新觉罗·胤祜 [清][公元1711年-1744年,康熙第二十二子]

  • 爱新觉罗·胤祜 (1711-1744)清圣祖康熙第二十二子恭勤贝勒,雍正皇帝异母弟,其初行次为第三十二,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二月初三日酉时生(1711年),色赫图氏(康熙谨嫔)出。康熙五十年始(公元1711年)从幸塞外。雍正八年二月(公元1730年)封贝子。雍正十二年二月(公元1734年)晋贝勒。乾...[详细]

爱新觉罗·胤禧 [清][公元1711年-1758年,康熙帝第二十一子]

  • 爱新觉罗·胤禧(1711年2月27日—1758年6月26日)康熙帝第二十一子。原名胤禧,因避雍正帝讳改胤为允。字谦斋,号紫琼,亦作紫噊,别号紫琼崖道人(因得端溪岩石,宝爱特甚,遂以自号)、春浮居士等。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允禧能诗善赋,书画兼长,著有《花间堂诗抄》8卷、《紫琼岩诗抄》3卷...[详细]

爱新觉罗·奕谟 [清]

  • 清仁宗嘉庆帝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第六子。初封不入八分镇国公,再进封贝子,加贝勒衔。卒,无子。光绪二十年以奕详次子载济为后。载济卒,无子。光绪二十三年以醇贤亲王奕譞子载涛为后,袭镇国公,后归宗。后以愉恪郡王允禑五世孙载光子溥佶为嗣孙,袭镇国公。曾孙毓崧,民国十六年袭辅国公 。...[详细]

爱新觉罗·胤祉 [清][公元1677年-1732年,康熙第三子]

  •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胤祉出生于北京紫禁城,胤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一...[详细]

爱新觉罗·保绶 [清]

  • 爱新觉罗·保绶,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七月十七日亥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爱塔之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九月初八日辰时薨,年二十三岁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孙,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第五子。后因其子次子已革和硕裕亲王爱新觉罗·广灵袭爵,爱新觉罗·保绶保绶追封悼亲王。雍正四年(1726),爱新觉罗·广灵夺...[详细]

爱新觉罗·保泰 [清]

  • 爱新觉罗·保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孙,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第三子。 爱新觉罗·保泰,裕宪亲王福全子,初封世子,袭爵。生于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初七日,康熙四十一年封世子,康熙四十二年承袭裕亲王。雍正元年二月管理理藩院事务,任镶黄旗满洲都统,七月议政,九月兼任镶白旗汉军都统。雍正二年二月管理礼部...[详细]

爱新觉罗·常宁 [清][公元1657年-1703年]

  • 爱新觉罗·常宁(1657年11月04日—1703年6月7日)是清世祖顺治帝第五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申时生,母庶妃陈氏。康熙十年(1671年)封为和硕恭亲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任安北大将军,率领右翼军出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详细]

爱新觉罗·胤礽 [清][公元1674年-1725年,清圣祖玄烨第二子]

  •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 胤礽自幼即聪慧好...[详细]

爱新觉罗·胤祎 [清][公元1706年-?,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

  •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简靖贝勒,雍正帝异母弟,其初行次为第三十,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七月二十五日午时生,庶妃高氏即襄嫔出。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乙亥正月初九日已刻卒,年五十岁。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详细]

爱新觉罗·胤祕 [清][康熙第二十四子]

  • 圣祖仁皇帝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胤秘 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胤秘,其初行次为第三十五,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六日已时生,庶妃陈氏即穆嫔出。雍正十一年二月,封諴亲王。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十月二十日卯刻卒,年五十有八,谥恪。有诗见《熙朝雅颂集》。子四人女七人。 嫡福晋乌雅氏,内大臣兼尚书海芳之女;侧...[详细]

爱新觉罗·胤禑 [清][公元1693年-1726年,清康熙帝皇十五子]

  • 愉恪郡王允禑(1693年~1726年),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五,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一月二十八日子时生,庶妃王氏即顺懿密妃出。雍正四年五月,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二月,晋愉郡王。九年辛亥二月初一日已刻卒,年三十有九,谥恪。 清康熙帝皇十五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癸酉十一月二...[详细]

爱新觉罗·对清额 [清][公元1700年-1962年]

  • 爱新觉罗·对清额:爱新觉罗·常宁第四子,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封三等辅国将军,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因病告退。康熙二十年辛酉正月二十八日子时生,母庶福晋萨克达氏,书萨纳之女;乾隆七年壬戌九月初六日戌时卒,年六十二岁。...[详细]

爱新觉罗·福全 [清][公元1653年-1703年]

  • 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1653年-1703年),清朝宗室、将领,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庶妃董鄂氏即宁悫妃出,顺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时出生,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入封镶白旗。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葛尔丹,率清军主力出古北口,于乌兰布通大败叛军葛尔丹。...[详细]

爱新觉罗·奕纲 [清][公元1826年-1827年]

  • 爱新觉罗·奕纲(1826年-1827年),清朝道光帝第二子。奕纲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廿三,生母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奕䜣的亲生哥哥。奕纲只活了5个月,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初八,奕纲病死,咸丰帝即位后,追封哥哥为顺郡王,谥号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