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绍杰,(曾用名王纯),河北大城人。1939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后,曾任冀中三分区焦远庄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支部书记,任河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青沧交县县委书记、交河县县委书记、青县县委书记;1952年10月,任沧县地委委员、专署副专员;1954年6月...[详细]
杜陟: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卒年不详。唐文宗大和五年(831)辛亥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有李远等人。考官:中书舍人贾餗。杜陟取状元后入仕,曾官度支郎、杭州刺史等职。余事不详。...[详细]
段春华,男,汉族,1959年10月生,河北容城人,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2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 1978.08—1980.12,天津市市政工程学校地铁排水专业学习; 1980.12—1983.06,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团委干部; 1983.06—1...[详细]
段惠黎(1888~1976),亦名平英,号鹏志,笔名夷源、渔子,汪营镇后坝人,社会民主人士。 其父亲段治钦系清恩进士,惠黎自幼聪慧,私塾启蒙后,考入县高等学堂,1903年毕业。时值废科举,兴学校,县令以惠黎品学兼优,派其前往团堡开创新学。办学中虽受地方腐朽势力多方阻挠,但惠黎以革故鼎新为已任...[详细]
锻炼(1954~),荆州市松滋市人,湖北三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湖北省劳动模范,荆州市政协委员。2000年注册三盟机械有限公司。三盟型煤设备获国家实用技术专利6个,产品覆盖国内21省市,成为湖北省确定的大型设备定点生产厂家和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公司实现产值1.6亿元,完成销售1...[详细]
段玉林(1900-1932)又名段书甲。湖北石首人。1923年入武汉中学就读,参加学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5月因反对“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捕。同年8月因肃反扩大化在瞿家湾被错杀。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1926年冬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详细]
段玉仙,女,汉族,1946年12月生,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富河园社区居民。 当丈夫在执行任务头部撞伤成为“植物人”时,段玉仙年仅27岁,女儿只有几个月大。四十几年里,段玉仙婉拒部队照顾,对丈夫不离不弃,自学中医保健 ,照顾着丈夫生活,让丈夫活得有快乐有尊严。 1970年,段玉仙与孟大佐喜结...[详细]
杜春永,1920年生,北京宛平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中共宛平县第一区委会书记。1940年任中共宛平县委执委兼区委书记,中共宛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中共宛平县委书记。194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秘书。1948年4月任中共豫西区党委研究员,中共开封市委秘书、直属党委书记、...[详细]
杜道周,1915年生于河北省枣强县。1938年2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冀南五地委铁路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945年任枣强县委书记。1946年6月,任冀南区总工会主任。1949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党委书记和中直机关党委委员。1978年任工人日报社党组副书记兼党委书记。1995年8...[详细]
杜殿武,男,汉族,1928年11月生,河北省滦南县人。1946年4月在黑龙江省绥棱县林家围子村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绥棱县军政训练班中队长,北安公安局西门派出所所长、执行股副股长,省公安处副股长、黑河地区公安处治安科副科长、政保科长、公安处副处长、处长、专署党组成员、地委委员...[详细]
杜恩训,男,汉族,1919年生,直隶(今河北)献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大六大队和二分校区队长,八路军第二纵队连长,水东地区武装科科长、武装部主任,冀鲁豫区五地委委员,上饶市委书记兼市长。建国后,历任贵阳市...[详细]
杜峰瑞,男,汉族,1925年10月出生,河北井陉人,193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桂林星火机械厂党委书记(副厅级),享受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级医疗待遇的离休干部,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2月3日15时30分在桂林逝世,享年89岁。...[详细]
杜金才,男,汉族,1952年1月生,河北省景县梁集乡大王庄村人。197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1月参加工作,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上将军衔。1969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11月至1972年2月任新疆军区炮兵第十三师四一五团一营战士。1972年2月至19...[详细]
杜竟一,男,汉族,1927年3月24日出生,直隶怀柔(今属北京)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至1948年7月在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水利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士学士学位。曾任河北省水利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56年至1958年任唐山柏各庄灌溉工程局工务处副处长。...[详细]
杜如珊(1905~1947),又名珍,利川谋道镇大兴乡杨柳村人,书法雕刻家。 杜如珊年少时家境寒微,幼年丧父,伶仃孤苦,12岁入私塾,喜爱习字,半年后辍学,靠当佣工度日,工余仍努力习字。16岁随石匠涂秀之学艺,刻苦耐劳,听师教诲,深受宠爱,历经3年,其技艺与师傅不相上下。为精益求精,他又拜著...[详细]
杜善安(1894-1937年),原名杜尚仁,均县(今丹江口市)人。他自幼聪慧,6岁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就读于均县县立小学、乙种农业学校。他与中共均县地下党负责人宋良由交往甚密,每逢假期,宋良由都要从襄樊、汉口带回一些进步书籍给杜善安看。在宋良由等共产党员的帮助教育下,杜善安积极投入反对帝国主义...[详细]
杜树勋(1845—1938年)字黻臣,竹山县城关人。 幼在竹山城关读书。1858年在武昌读书。1874年进京应试获进士衔。1875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水师学堂,杜树勋参加筹建工作。1880年(光绪六年)在北京筹建同乡会。 1898年7月,在京师大学堂任职。此后,参加清政府在中央设立的资政...[详细]
杜子翼(?~1930年),名光翰,兄弟五人中排行第四。杜家世居竹山城关,清末时为竹山屈指可数的富豪之家。杜子翼之父名树勋,清末两任陕西商南知县,民国初在京任议员与段祺瑞、徐世昌、曹锟等政要有私交。 民国初年,竹山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杜子翼凭借财力与父亲在京城的关系,出任一区团总,拥有地方武装...[详细]